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佛教漢語研究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056410
- 條形碼:9787100056410 ; 978-7-100-05641-0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教漢語研究 內(nèi)容簡介
佛教漢語,是以翻譯佛典的語言為代表漢文佛教文獻的語言。這種語言無論在詞匯還是在語法方面,都與其他漢語文獻有較為明顯的區(qū)別,可以看作是漢語歷史文獻語言的一個非自然的獨特變體。本書收錄23篇論文,對佛教漢語全面深入的探討。
佛教漢語研究 目錄
代前言:佛教混合漢語初論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
*早的佛經(jīng)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
犍陀羅語與早期漢譯佛經(jīng)的再思考——以《妙法蓮華經(jīng)》為個案
關于佛典語言的一些研究
略論唐以前的佛經(jīng)對音
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
《大孔雀明王經(jīng)》咒語義凈跟不空譯音的比較研究——唐代中國北部方音分歧初探
試論佛經(jīng)語詞的“灌注得義”
論梵漢合璧造新詞
《道行般若經(jīng)》和“異譯”的對比研究——《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難詞
考釋佛經(jīng)中疑難詞語例說
從鳩摩羅什的佛經(jīng)重譯本與原譯本的對比看系詞“是”的發(fā)展
從語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經(jīng)的翻譯年代問題——以《舊雜譬喻經(jīng)》為例
佛教與東亞白話文的興起:國語的產(chǎn)生
簡述漢文佛典對梵文語法的介紹及其對中國古代
語法學發(fā)展的影響——從“語法”的出處講起
佛經(jīng)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匯的影響
音譯梵書與中國古音
中國的梵文研究
再談“浮屠”與“佛”
怎樣研究梵漢翻譯和對音
南北朝人名與佛教
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zhuǎn)向所顯示的意義
佛教漢語研究論著目錄(1980-2006)
編后記
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
*早的佛經(jīng)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
犍陀羅語與早期漢譯佛經(jīng)的再思考——以《妙法蓮華經(jīng)》為個案
關于佛典語言的一些研究
略論唐以前的佛經(jīng)對音
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
《大孔雀明王經(jīng)》咒語義凈跟不空譯音的比較研究——唐代中國北部方音分歧初探
試論佛經(jīng)語詞的“灌注得義”
論梵漢合璧造新詞
《道行般若經(jīng)》和“異譯”的對比研究——《道行般若經(jīng)》中的難詞
考釋佛經(jīng)中疑難詞語例說
從鳩摩羅什的佛經(jīng)重譯本與原譯本的對比看系詞“是”的發(fā)展
從語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經(jīng)的翻譯年代問題——以《舊雜譬喻經(jīng)》為例
佛教與東亞白話文的興起:國語的產(chǎn)生
簡述漢文佛典對梵文語法的介紹及其對中國古代
語法學發(fā)展的影響——從“語法”的出處講起
佛經(jīng)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匯的影響
音譯梵書與中國古音
中國的梵文研究
再談“浮屠”與“佛”
怎樣研究梵漢翻譯和對音
南北朝人名與佛教
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zhuǎn)向所顯示的意義
佛教漢語研究論著目錄(1980-2006)
編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