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親子規劃整理術:養省心孩子,做甩手媽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4782
- 條形碼:9787500874782 ; 978-7-5008-747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親子規劃整理術:養省心孩子,做甩手媽咪 本書特色
1.國內**本親子規劃整理書,規劃整理塾(CALO)親子規劃整理課程補充教材,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師協會(JALO)認證規劃整理師合集。 2.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思維特點、性別、性格、獨生或二胎家庭等情況,給出從空間規劃、物品收納到思維能力、親子溝通各方面的操作建議。 3.四色圖文,通過真實生活場景和親子互動案例,全面展示國際認證專業規劃整理師的親子整理技巧經驗。
親子規劃整理術:養省心孩子,做甩手媽咪 內容簡介
作為靠前本親子規劃整理書、規劃整理塾(CALO)親子規劃整理課程補充教材、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師協會(JALO)認證規劃整理師合集,本書不僅提供親子規劃整理的理念、方法,還匯集動人的親子規劃整理故事,講解對孩子更為友好的空間規劃和收納方式,以及包括衣服、書籍、玩具、文具在內的各種物品的整理方法和收納技巧,并根據孩子的成長發育階段、思維習慣特點推薦更為有效、合適的方式引導孩子一起做規劃整理,既可以作為整理師學習親子規劃整理的教材,也可以供廣大整理收納愛好者和重視親子教育的父母閱讀。 本書分為理論篇、故事篇和工具篇。理論篇介紹了規劃整理及親子規劃整理的理念和方法,故事篇精選16位親子規劃整理師與孩子的整理成長故事,工具篇介紹了頭腦7問、整理力等級測試表、親子整理游戲、21天親子整理打卡步驟表4種親子規劃整理實踐操作工具。
親子規劃整理術:養省心孩子,做甩手媽咪 目錄
序言 / 001
理念篇 什么是親子規劃整理
01 規劃整理的基本理念 / 002
02 用價值觀引導孩子有意識地生活 / 004
03 通過慣用腦測試找到*適合孩子的整理方法 / 007
04 用四分法提高孩子的決策能力 / 015
05 親子規劃整理的流程 / 018
故事篇 親子規劃整理師與孩子的整理故事
01 蹲下來,我看到了你 / 030
02 和孩子一起打造新居、迎接新生 / 044
03 讓玩具收納跟著孩子一起“長大” / 056
04 給孩子一個Ta愛的家 / 068
05 這樣做,孩子會自然而然懂得整理 / 080
06 每個角落都是樂園 / 092
07 整理是一門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必修課 / 104
08 親子整理讓愛流動起來 / 116
09 用整理教會孩子獨立 / 130
10 不會整理的媽媽很難培養出有條理的孩子 / 144
11 愛Ta就陪Ta一起整理 / 158
12 播下一顆整理小種子,就能長出好習慣大樹 / 170
13 孩子的世界,Ta 說了算 / 186
14 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 200
15 通過整理來培養親子關系 / 214
16 整理,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 226
工具篇 親子規劃整理實踐操作表
01 頭腦 7 問 / 242
02 孩子整理力等級測試表 / 247
03 親子整理游戲 / 249
04 21 天親子整理打卡步驟表 / 254
親子規劃整理術:養省心孩子,做甩手媽咪 節選
序言 規劃整理是對生活乃至人生進行規劃,通過整理收納的方法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規劃整理推行的不是簡單的家務勞動技能,而是在發達國家已經傳承 30 余年的生活方法論。 作為傳播規劃整理理念的權威機構,規劃整理塾(CALO)是由國內知名整理專家敬子、日本文化專家王菊、家庭教育專家郭巖聯合創立的專業整理機構,旨在向社會大眾傳播規劃整理方法(Life Organizing)、培養專業規劃整理師(Life Organizer)并普及整理教育。 規劃整理塾的理念和方法論得到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協會(JALO)的大力支持,由敬子老師帶領國內優秀整理師們進行落地迭代創新,與美國整理師協會 (NAPO)等數家規劃整理協會一起在各國推進整理教育。規劃整理塾于 2017年在國內開展整理教育事業,截至 2020 年,已經培育超過 200 名專業規劃整理師,讓上千個中國家庭享受到了規劃整理教育以及服務。 作為規劃整理的重要分支,親子規劃整理不是“整理”和“育兒”的簡單加法,而是環境營造、父母自身管理、孩子成長、親子關系提升等一系列知識和方法論的融合。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規劃整理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讓孩子在管理物品和房間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去尋找物品、布置空間的樂趣,提高選擇力和決策力;明白屬于自己應該完成的事情父母不會代勞,增強責任心和自覺性。如此一來,家長做家務不再是孤身奮戰,也不用每天幫孩子找東西,可以顯著節省做家務的時間,與孩子共創舒適生活空間。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不會規劃整理就容易丟三落四、做事沒有條理,導致大量的時間被浪費在找物品甚至重新購買物品上,不僅干擾了自己的學習狀態還會給周圍的人添麻煩,不僅浪費了自己的生命還侵占了他人的時間,不僅浪費了金錢還消耗了精力。反之,做好規劃整理之后,節省下來的時間是自己的,可以做喜歡的事情;平時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物品和房間亂糟糟而不好意思請小伙伴來玩…… 為了讓父母們得到良好的親子規劃整理教育、使孩子們接受更好的規劃整理教育,規劃整理塾于 2018 年立項研發親子規劃整理項目;2019 年開始正式培養并認證了國內首批親子規劃整理師;2020 年與中國工人出版社合作策劃,集結數位具備親子規劃整理經驗和獨特技巧的規劃整理師生動呈現親子規劃整理的理念、方法,組織出版國內**本親子規劃整理書。 親子規劃整理項目是規劃整理塾的亮點研發項目,由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師協會(JALO)提供日本腦整力教練內容和認證,由 P.E.T.父母效能訓練工作坊提供親子溝通內容和認證,由規劃整理塾(CALO)提供親子規劃整理服務、教育內容和認證。獲得認證的親子規劃整理師們不僅可以面向家庭提供親子規劃整理上門服務,還可以面向社會大眾提供媽媽班、親子沙龍、小學生規劃整理班、幼兒園整理班等各項講座支持。 作為國內**本親子規劃整理書、規劃整理塾(CALO)親子規劃整理課程補充教材,本書不僅提供親子規劃整理的理念、方法,還匯集動人的親子規劃整理故事,講解對孩子更為友好的空間規劃和收納方式,以及包括衣服、書籍、玩具、文具在內的各種物品的整理方法和收納技巧,并根據孩子的成長發育階段、思維習慣特點推薦更為有效的親子溝通方式引導孩子一起做規劃整理,既可以作為整理師學習親子規劃整理的教材,也可以供廣大整理收納愛好者和重視親子教育的父母閱讀。希望讀完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不但收獲一個整潔的家,而且培養出更優秀的下一代。 理念篇 什么是親子規劃整理 01規劃整理的基本理念 對于很多人來說,一提到整理,好像就是把房間收拾得干干凈凈;一提到收納,好像就是用很多收納用品把東西擺得整整齊齊,整理和收納仿佛是一種行為規范,甚至是一種不得不遵守的標準。 整理收納的確有規范和標準的一面,但是要長期做到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真實落地、永不復亂,還需要更具智慧的方法論和倡導尊重、開放、接納的“以人為本”精神。 哲學家尼采說:“You have your way. I have my way. As for the right way, the correct way, and the only way, it does not exist.”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并不存在。 規劃整理倡導的正是這樣一種理念——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獨特的成因。任何人適應不同的方法都需要花費時間,就整理收納來說也是一樣。 每個家庭由于情況不一樣,并不需要遵循“唯一”的正確答案和標準規范來進行整理收納。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生活的地域、房子的戶型、相處的模式、父母的習慣、孩子的性格……各方各面都有自己的特點。聰明的父母不會一刀切,而是會為自己的家庭找到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在本書 16 位親子規劃整理師的故事當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個孩子身上運用得當的方法,在另一個孩子身上并不奏效。因此,每位親子規劃整理師都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按照自家情況推行了不同的整理收納方法。 人本主義是規劃整理的精神血統。對于親子規劃整理來說,更需要做到以人為本——相比對孩子的物品和房間進行整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整理”。這就需要你去了解孩子的情感和價值觀,掌握孩子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征,在尊重、接納的基礎上打造適合孩子并能讓孩子獨立完成的物品、空間整理方式和技巧。因此,親子規劃整理追求的不是整齊劃一的兒童房,而是協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整理方法和收納方式。 雖然規劃整理倡導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對方,但由于孩子尚未具備成熟的思維和穩定的心智,你可以用規劃整理去引導孩子提升能力和培養習慣。學習規劃整理之后,孩子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喜好,了解自己的優勢,強化分類思維,提升決斷能力、空間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養成物歸原位的自律習慣。 整理是自我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規劃整理可以協助孩子成為一個具備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接下來,本書將用價值觀、慣用腦、四分法和全套整理流程帶你和孩子一步一步學會規劃整理。 02用價值觀引導孩子有意識地生活 簡單來說,價值觀是指一個人覺得什么東西是重要的。在規劃整理中,價值觀既涉及你覺得什么物品是重要的、你喜歡什么樣的房間,也涉及你在生活中喜歡做什么、在不同事情上設置的優先級和時間、精力投入分配。 顯然,“什么東西是重要的”是因人而異的。與成人務實的價值取向相比,孩子對東西是否重要的判斷會增加更多情感要素。在父母眼里,某件物品已經沒有用了,可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它卻是*珍貴的寶物。 親子規劃整理尤其需要理解孩子的價值觀,而不能粗暴地以成人的價值觀為判斷標準。幫助孩子在規劃整理之前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可以讓你清楚地知道孩子重視什么、在意什么,然后通過整理對孩子進行正面影響,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得到更好的成長。這是幫助你深入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也是親子教育的重要內容。 你可以通過“為筆排序”的小游戲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價值觀。 告訴孩子,現在有 5 支筆。 **支筆是充滿回憶的筆,是老師在幼兒園畢業典禮上發給每個孩子的禮物,非常有紀念意義。 第二支筆是卡通人物筆,上面印著當下*流行的小黃人、漫威卡通人物等,是在小伙伴當中非常受歡迎的筆。 第三支筆是自己做的手工筆,上面印著自己的名字和自己設計的圖形。 第四支筆是高檔筆,不僅價格很貴,而且是人人都知道的名牌。擁有一支這樣的筆,會讓同學們羨慕。 第五支筆是多功能筆,具備圓珠筆、彩色熒光筆、自動鉛筆的效果。 問問孩子會以什么樣的順序來排列這 5 支筆,你就可以知道孩子重視什么以及判斷標準是什么。 **支筆代表重視情感關系。 第二支筆代表重視流行性。 第三支筆代表重視動手原創。 第四支筆代表重視他人認可。 第五支筆代表重視實用性。 在做這個小游戲時,你可以對比自己和孩子的價值觀選擇,討論彼此排列順序和判斷標準的異同。 除了做游戲之外,你還可以直接問孩子覺得什么東西比較重要,從而在整理時尊重孩子的價值判斷,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判斷為標準。
親子規劃整理術:養省心孩子,做甩手媽咪 作者簡介
規劃整理塾(CALO),國內培養規劃整理師并支持其職業發展、傳播規劃整理知識和推廣規劃整理上門服務的機構,是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師協會(JALO)協會在國內的合作伙伴。2016年,將JALO的專業認證課程帶到國內。2019年,注冊商標CALO(China Association of Life Organizer)。致力于發展成為中國專業的傳播規劃整理理念、方法,對整理愛好者和整理師進行培訓、職業認證、就業指導、從業支持的組織。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