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7938
- 條形碼:9787521717938 ; 978-7-5217-179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本書特色
1、來自全國/全球博物館的千年寶貝,驚艷的博物館之旅,20件奇趣世界歷史文物,全球10大博物館鎮館之寶。除每冊10個主文物外,兩冊共有200+件關聯文物。 2、好玩有趣且專業的歷史文化知識,沒有枯燥的知識點講解,用故事的形式串聯國寶中的細節,帶你從文物整體認知,到具體細節觀察。從文物看歷史,讓專家們帶你走進文物所詮釋的那個文明,身臨其境體驗當時的文化生活。 3、有故事的博物館珍寶,文物不再嚴肅乏味,歷史也不再是大道理,變得非常有意思。兩冊各精選10個中國/世界國寶,選取有動物元素、色彩鮮明、造型獨特或故事有趣的國寶,通過故事引導孩子對歷史的興趣。 4、兩冊書包含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中國古代等多方面文化內容,讓孩子們在了解中國歷史的同時放眼世界,對世界進行啟蒙認知。 5、運用博物學思維,將國寶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及研究價值融合在內容中,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開放思維。有別于傳統的文物書或歷史書,讓小讀者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和文化熏陶。 6、高清文圖圖片配上手繪插圖,清新可愛。沉浸式閱讀體驗,拆分式講解,高清大圖查看文物細節,帶領孩子從文物整體認知,到具體細節觀察。專門為每章繪制相關的插圖,參考當時文物花紋,增加閱讀樂趣。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內容簡介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共2冊——中國國寶篇、世界國寶篇,每冊共10章,介紹了13個博物館里20個我國各歷史時期或世界古典文明的精美文物。《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選取中國各歷史時期或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分10個章節為我們呈現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從紅山文化的玉龍,到古蜀文明的太陽神鳥金飾,從商代的婦好玉鳳,到唐代花鳥人物螺鈿青銅鏡。每篇都選取代表性文物并配圖來進行描述,展現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及研究價值,深刻地揭示國寶所折射出的民族命運與歷史興衰。讓你仿佛身臨其境,帶你回到幾千年前的時空,去領略古老文明的美。不僅滿足小讀者了解中國燦爛文明的情感需要,而且讓小讀者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和文化熏陶。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目錄
玉龍趙寶溝文化或紅山文化
商朝王后家的“動物園”
婦好玉鳳商朝
喂!你把我轉暈了
太陽神鳥金飾商周時期
西周人隨身佩戴的“樂器”
六璜聯珠組玉佩西周
姜家二小姐的定情信物
子仲姜盤春秋時代
草原之王的寵物
鷹頂金冠飾戰國時代
地底下藏著一頭大金獸
金獸西漢早期
長在頭上的“搖錢樹”
牛頭鹿角形金步搖北朝
銅鏡銅鏡,誰是世界上*美麗的人?
花鳥人物螺鈿青銅鏡唐朝
*炫民族風,在腰帶上跳舞
胡人樂舞紋玉帶遼朝
后記
參考文獻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節選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古代的帝王甚至將它“占為己有”,作為自己的御用形象,皇帝穿的袍叫龍袍,皇帝坐的椅子叫龍椅,皇帝又自稱真龍天子。 龍作為一種神異動物,能力是相當出眾的,能飛、能走、能興云作雨。在《西游記》中,就有鎮守東南西北四大海洋的四海龍王,他們不僅掌管著四海的生靈,還能夠控制自然界的風雨雷電。 龍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吉祥元素。當新人大婚時,我們常常能看到龍鳳呈祥的圖案,寓意新人恩愛相隨;在春節的時候還有舞龍活動,也是為了祈求來年紅紅火火、平安祥瑞。 聽說,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躺著一條號稱“中華**龍”的龍,讓我們一起去見識見識吧。 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古代中國陳列”展廳,昏暗的燈光下,“中華**龍”就靜靜地躺在展柜內,它和我們想象中那張牙舞爪的神龍可真不一樣啊! 這條玉龍卷曲若鉤,瞇著眼睛好像在打瞌睡,它沒有閃閃發光的鱗片.膚色看上去還有些暗沉,它何以被稱為“中華**龍”呢? 說起來,這條玉龍的來歷還有些曲折,在它還沒被確認為國寶之前,居然是一個小孩兒的玩具!1971年的一天,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有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他正拖著一個黑乎乎的“鐵鉤子”在村里玩耍,這“鐵鉤子”還是他的哥哥干農活的時候無意間挖出來的。沒想到.這個“鐵鉤子”在地上越蹭越亮,在陽光下竟然顯現出碧綠光澤來。這竟然是一件玉器。后來,這件玉龍就被征集到了當時的翁牛特旗文化館。 直到1984年,專家們才確定了它不凡的身份。專家們一面仔細鑒定.一面向文化館工作人員了解這件玉器的出土地點和征集過程,并且根據甲骨文的字形和早期的各種龍形藝術品,推測這可能是一件來自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一前2900年)的玉器,也是當時國內首次發現的玉雕龍,這才有了“中華**龍”的美譽!1989年之后便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安了家。 什么是紅山文化呢?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它大致分布于內蒙古的東部和遼寧的西部地區。若你去往內蒙古赤峰,城區東北角就矗立著一座紅色的山,叫作紅山,因紅山文化首次發現于此地而得名。 但是,這件玉器是從老百姓那征集而來的,并非專家挖掘出土,已經失去了地層信息,因此它究竟是不是屬于紅山文化,至今也沒有定論。 撲朔迷離的身世為這條玉龍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它干變萬化的形象也同樣充滿著奇幻的色彩。 玉龍帥氣的“發型”也非常奪人眼球,一頭飄逸的“長發”向后一甩,瀟灑神氣,動感十足,像不像一匹正在飛奔的駿馬呢? 再來看玉龍小小的臉蛋——修長的嘴巴,微翹的鼻頭,那對稱的兩個小圓點便是它的鼻孔,就像是豬八戒的鼻子,似有豬首特征。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它酷似馬首,也有人認為是鹿頭,你覺得像什么呢? ……
走!去博物館學歷史·中國國寶篇 作者簡介
國際珠寶歷史與傳承研究院院長 源博物館館長。史永院長推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生活方式。從事的行業決定了他需要不斷深入地去探索學習新的知識。除了精讀細品各類書籍外,他還會出席***重要的古董藝術展會,深入公立、私立博物館,去探尋常人難得一見的珍貴藏品。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