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儒學.第十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1773
- 條形碼:9787520371773 ; 978-7-5203-717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儒學.第十五輯 本書特色
《中國儒學》由中華孔子學會主辦,承什剎海書院協助,立足于學會,面向海內外,廣泛聯合儒學研究者,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儒學傳統展開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討,不斷激活其內在的精神和的價值,俾之在人類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國儒學.第十五輯 內容簡介
《中國儒學》第十五輯內容包括“早期儒學研究”“儒家倫理”“宋明儒學”“現代儒學的展開”“儒學縱橫”五個方面的內容, 收錄了包括劉豐、沈順福、王正、黃保羅等儒學領域25名學者的23篇文章, 主要涉及《論語》《儒行》《儒效》等經典文獻的思想, 闡述孔子、荀子、王陽明、牟宗三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 研究天人之辨與儒家人類主體意識、儒學的信仰及其“類宗教性”、儒家的道德情感與主體超越、中國哲學“自我”覺醒的歷程等, 是一本關于中國儒學學術研究的高水平的理論結集。
中國儒學.第十五輯 目錄
劉豐 從《儒行》到《儒效》:先秦儒學的發展與轉折
林宏星 荀子的“政治正當性”理論
——以權力來源為中心
王正 重思荀子的“大清明”
袁曉晶 以氣養身:孟子的氣論與身體
宋明儒學
黎業明 與陳白沙之間是否存在學脈傳承關系?
——束景南《年譜長編》相關論述辨正
解光宇 劉艷 晚明徽州陽明
翟奎鳳 《論語》“觀過知仁”章新詮
——以朱子為中心的討論
趙金剛 體性與體用
現代儒學的展開
唐文明 現代儒學與人倫的規范性重構
——以梁啟超的《新民說》為中心
陳鵬 馮友蘭新理學哲學話語的構建方法
盧興 牟宗三與黑格爾哲學
盛珂 牟宗三對康德“物自身”概念的接受與轉化
匡釗 “科學性”的新探求
——1949—1978年的中國哲學史研究
任蜜林 中國哲學“自我”覺醒的歷程
——四十年來中國哲學研究之反思
儒家倫理
儒學的信仰建構及其“類性”
[美]亨利·羅斯文(Henry Rosemonp)著 安繼民譯 家庭和家庭價值觀
李春穎 儒家道德情感與主體
王楷 當代儒家倫理研究的方法論省思
田探 孔子義利之辨的誤說糾謬與其義利關系新說
——兼論“義利兼顧說”的謬誤
儒學縱橫
國學應該往何處去?
——黃保羅與郭齊勇教授對談
[土耳其]王成明(CUMEN NIYAZI) 土耳其儒家研究現狀管窺
楊威 謝丹 古今相映:傳經以言志,誦典以修心
——評《(孟子)七篇解讀》
中國儒學.第十五輯 作者簡介
王中江,男,1957年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先后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河南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孔子學會常務副會長。 李存山,1951年生于北京市,1978至198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本科和中國哲學史專業的研究生,獲碩士學位;畢業后到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工作,曾任哲學編輯室主任、雜志社副總編輯;2001年調入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現任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并《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1986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