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異彩紛呈 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923865
- 條形碼:9787514923865 ; 978-7-5149-238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異彩紛呈 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本書特色
魏晉南北朝雖然戰亂紛繁,但是在社會經濟、民族融合、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發展進步。從經濟來說,南方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民族大融合、哲學與政治思想的發展、交通文明、文學、藝術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技術等。
異彩紛呈 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非常頻繁的時期之一,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混亂的時代,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富有智慧、熱情與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異彩紛呈 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目錄
民族大融合的出現
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胡漢服飾的融合
胡姓漢化
音樂舞蹈藝術的融合
擴展閱讀西域音樂的傳人
第二章 木牛流馬——交通運輸文明新開拓
造車技術的發展
畜力運用的變化
車船制作的革新
晉代開通的運河
擴展閱讀諸葛亮與木牛流馬
第三章 興衰際遇——群雄逐鹿下的經濟文明
兩晉時期經濟概況
南北朝時期經濟概況
獲得長足發展的南朝農業
繁榮的莊園經濟
東晉南朝的手工業
群雄割據下的對外貿易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賦稅制度
擴展閱讀饅頭等面食的由來
第四章 鼓角爭鳴——魏晉南北朝的軍事文明
魏晉時期的兵戶制度
南朝武裝力量的構成
南朝的兵種與編制
北朝武裝力量的構成
北朝的兵種與編制
重裝騎兵的興起
車陣的再興
魏晉南北朝的軍事服飾
擴展閱讀周武帝對府兵的改革
……
第五章 山水庭院——魏晉南北朝園林文明
第六章 哲學奧妙——魏晉時代的玄學
第七章 駢文詩賦——魏晉南北朝的文學
第八章 百戲雜技——民族交融中的技藝創新
第九章 筆酣墨暢——魏晉南北朝的書畫藝術
第十章 如夢如幻——魏晉南北朝的樂舞
第十一章 日新月異——歷史夾縫中的科技文明
異彩紛呈 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節選
《異彩紛呈: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古代中國陸路交通運輸動力,說到底,無非是人力、畜力兩大類(水路可用風力),談不上什么機械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六朝時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同樣是人力、畜力,其使用的方式、規模、手段、效益,各個時期卻大有不同。 先說用馬。三代時期,中國人一直用馬來駕車,春秋戰國之際,馬作為騎乘之畜才為中國人所普遍使用。豢養馬,鑒別馬的知識與技能也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西漢時一度為了得到馬,國家專門頒布法令,要求家家養馬,不許10歲以下的馬出關出界,甚至不惜發動戰爭,派大將去西域索取汗血馬,視之為“天馬”。東漢著名將軍馬援,有見于“馬者甲兵大本,國之大用”,認真總結了前人的相馬經驗。他說:相馬的知識光靠口耳傳授不行,“傳聞不如親見,視影不如察形”。然而,任何一匹具體的馬,又不可能兼具各種特點,“今欲形之與生馬,則骨法難備具,又不可傳之于后”,于是鑄成一尊銅馬,高三尺五寸,胸圍四尺四寸,將良馬的口齒、身中、唇髫等各部位的特色集于一身,使人一目了然,而且可以長久留存。馬援鑄的銅馬模型被稱作“名馬式”,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利用模型進行相馬經的直觀教育,馬援是很有科學頭腦的。到了六朝,在用馬方面,又有了新的改革。即是馬蹬的使用。古人騎馬不用蹬,體力消耗極大。六朝人發明了馬蹬,騎馬就很方便了。這是一個極簡單而有很大實用價值的發明。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先生說:馬蹬傳到歐洲,促進了歐洲人的騎兵建設。可惜我們無從知道這馬蹬的發明者與*初的使用情況了。據考,三國時人騎馬仍是不知道用蹬的。從長沙西晉墓出土的馬俑看,西晉時也只有三角形的單蹬,只供上馬用。而十六國時期北燕的馮素弗墓的出土文物中,已經有了雙蹬,這是迄今發現的*早的雙蹬。看來,馬蹬是北方人發明的,因其實用,遂推及于南北。 再說用牛。在中國,用牛駕車的歷史不短于用馬,《尚書》中就有“服牛乘馬”的說法。漢初缺馬,“將相或乘牛車”(《史記·平準書》)。在漢人心目中,乘牛車是不得已的。到漢武帝即位時,經濟發展了,“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于是“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母馬也沒人駕乘了,牛車更為有財有勢之人所不屑乘。漢人更愿意把牛用于耕地。不過,到漢武帝后期,王侯們又開始駕乘牛車了。那是出于不得已,因為戰爭,國家少馬。 六朝時不同,駕乘牛車竟成了富豪貴族以至皇家的一種時髦講究。據說牛性穩實,而只要駕馭得法,其速度也相當可觀,所以受到歡迎。 南朝人愛乘牛車,北朝人也一樣。北魏時,北海王元祥、咸陽王元禧、彭城王元勰數人,曾共乘犢車,去朝見宣武帝元恪。《北齊書·武成十二王傳》說:“魏氏舊制,中丞出,清道,與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遙住車,去牛,頓軛于地。以待中丞過。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可見北魏官員普遍乘牛車。《魏書·術藝·晁崇傳》載:天興五年(402年)“牛果大疫,輿駕所乘巨牾數百頭亦同日斃于路側,自余首尾相繼。是歲天下之牛死者十之七八”。看來,北方貴族與皇家乘牛相當普遍。牛已成了極重要的交通動力。 ……
異彩紛呈 魏晉南北朝文明一本通 作者簡介
姜越,女,筆名西江月、水墨清淺,江蘇省沭陽縣人。200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自幼酷愛文學,大學畢業后長期從事文化工作。曾成功策劃出版了“青春有約”系列、“青少年心靈綠茶”系列、“青春少年樣樣紅”系列、“青少年讀史嘗鮮”系列、“心靈醫生”系列、“紅顏才女”系列圖書,著有《找對婆家嫁對郎》《正兒八經地生活》《順勢者昌》等作品。現供職于北京圖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并任總經理。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