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寶鼎之光:春秋戰(zhàn)國文明一本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923841
- 條形碼:9787514923841 ; 978-7-5149-238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寶鼎之光:春秋戰(zhàn)國文明一本通 內容簡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諸多方面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春秋戰(zhàn)國的文化甚為耀眼。諸侯爭霸的政治環(huán)境促進了各種思想流派的產生和發(fā)展,諸子百家著書講學,互相論戰(zhàn),出現(xiàn)了文化上的繁榮景象,后世稱之為“百家爭鳴”
寶鼎之光:春秋戰(zhàn)國文明一本通 目錄
文明新紀元:冶鐵的興起
鐵農具開啟新文明征途
農業(yè)技術進步的標志:牛耕
戰(zhàn)國的農田新技術:糞肥
造福后世的水利工程
中華文明的瑰寶:都江堰
擴展閱讀都江堰水文化
第二章 百家爭鳴——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
“百家爭鳴”戰(zhàn)士:士階層
“百家爭鳴”的基地:稷下學宮
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思想
儒學大師:荀子
老子開啟玄妙之道
莊子:逍遙游
墨子與“兼愛”天下
百家中的陰陽五行派
縱橫捭闔的“縱橫家”
兼收并蓄,雜合百家
擴展閱讀列子射箭
第三章 變法建制——春秋戰(zhàn)國的政治變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變革家
變法先驅李悝與《法經》
華夏文明的大變革:商鞅變法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
燕昭王招賢勵志圖強
擴展閱讀五張羊皮換相國
第四章 天時攜地利——春秋戰(zhàn)國的商業(yè)文明
商業(yè)發(fā)展新契機
國際貿易“大賈”:管仲
一代儒商:子貢
承前啟后的鄭國商業(yè)
商圣范蠡的商業(yè)智謀
商業(yè)祖師:白圭
擴展閱讀大冶鐵主郭縱
……
第五章 車馬如龍——春秋戰(zhàn)國的水陸交通網
第六章 爭奇斗艷——春秋戰(zhàn)國的文學成就
第七章 流光溢彩——打開后世藝術之大門
第八章 鐵戈兵馬——春秋戰(zhàn)國的軍事文化
第九章 夢回故朝——春秋戰(zhàn)國文明的遺物
寶鼎之光:春秋戰(zhàn)國文明一本通 節(jié)選
《寶鼎之光:春秋戰(zhàn)國文明一本通》: 夏商周是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早期階段,那時的文化政策是“學在官府”,文化教育完全被官府所壟斷。執(zhí)掌文化大權的是“巫”“史”“祝”“卜”等世襲人士,大凡卜筮、祭祀、歷史記錄‘、星象觀察、文化教育、醫(yī)藥、音樂歌舞、婚慶喪葬等活動,均由他們掌控。章學誠在《校讎通義·原道》中曾經對這種文化現(xiàn)象做過總結:“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書,故官守其書;有書斯有學,而官傳其學;有學斯有業(yè),故弟子習其業(yè)。官守學業(yè),皆出于一,故天下以同文為治,故私門無著述文字。”系統(tǒng)總結了三代時期“學在官府”的文化現(xiàn)象。 然而,那時的巫、史、祝、卜等處在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下,他們是奴隸主上層貴族的附庸,缺乏自由從事文化創(chuàng)造的身份和能力,因而他們還算不上真正成熟的知識階層。 及至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這種土地制度上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封建等級制也隨之瓦解,周天子權威一落千丈,舊奴隸制的社會秩序分崩離析,新的社會關系開始逐步建立。與此同時,隨著王綱解紐,昔日“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文化局面變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乃至“自大夫出”的局面。加之春秋時期各國之間激烈的兼并戰(zhàn)爭活動,需要大量的杰出人才,迫使統(tǒng)治者不得不打破傳統(tǒng)的“尊尊”“親親”的宗法舊制招賢納士。這一切大大動搖了周代的官學基礎,直接沖擊著位居社會中流要沖的士階層。一大批昔日在王宮任職的文化人士依靠“二父子相傳,以持王公”取得食祿的優(yōu)裕生活不復存在了,他們被迫走出王宮,除一部分在地方諸侯國就職外,另一部分則日漸流落民間。《論語·微子》曾描繪春秋末期王室樂隊四散天下的圖景:“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人于河,播鼗武入于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他們既無定主,又無恒產,背井離鄉(xiāng),游走四方,“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為了生存,只好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謀生計,故一時間著書立說者有之,聚眾講學者有之,襄禮贊儀者有之。先前傳統(tǒng)的學術授受關系發(fā)生了變化,開始由官府轉向私門。從此,長期被壟斷在官府的學術文化逐漸下移,新興地主、商人、平民子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打破了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文化知識滲透到社會的不同階層,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推廣。 到春秋末,私立學門的現(xiàn)象已很普遍。如周守藏史老聃“見周之衰,乃遂去”,著《老子》,創(chuàng)老學。孔子亦興辦私學,親刪《詩》《書》,以六藝教授門徒,相傳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藝者七十二,成為創(chuàng)私學、興教育方面成就*高者。又如魯國樂師師襄子、鄭人鄧析、萇弘等,也都收徒授學。 隨著私學的興起和學問的漸次播散,民間甚至于邊遠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一些精于禮樂的文人。如身為“夷人”的郯子居然到禮儀之邦的魯國大談禮樂,連魯人都自愧不如,可見中國文化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一個具有鮮明文化標志的社會階層——“士”階層崛起的新時期。 ……
寶鼎之光:春秋戰(zhàn)國文明一本通 作者簡介
姜越,女,筆名西江月、水墨清淺,江蘇省沭陽縣人。2002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自幼酷愛文學,大學畢業(yè)后長期從事文化工作。曾成功策劃出版了“青春有約”系列、“青少年心靈綠茶”系列、“青春少年樣樣紅”系列、“青少年讀史嘗鮮”系列、“心靈醫(yī)生”系列、“紅顏才女”系列圖書,著有《找對婆家嫁對郎》《正兒八經地生活》《順勢者昌》等作品。現(xiàn)供職于北京圖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并任總經理。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