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5511
- 條形碼:9787300285511 ; 978-7-300-2855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 本書特色
學生們從寫的角度、在遣詞造句中感受古典詩詞的魅力,積累典故,鑒賞審美的能力自然提高,還體會到運用雅言的快樂,學會一種文雅凝練的表達方式。古典詩詞以這種方式走進學生心里,我相信它們真的會在學生心里生根發芽。這是不是就是現在所倡導的傳統文化的落實呢?作為語文老師,我總是希望我們培養的學生能有一點兒中國人的特質,那該是炎黃的血脈和詩的氣質,或沉靜優雅,或剛健質樸,總之他們一定是文化的中國人。 ——王艷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 《走進古典詩詞寫作》是一本很好的詩詞習作啟蒙書、入門書,不僅適用于在校學生,也適用于廣大詩詞愛好者,即便是已成名的詩人,讀一讀也大有裨益。 ——易行 中華詩詞學會顧問
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人大附中“中國古典詩詞寫作課”教材——
覆蓋近體詩、古風、詞三大體裁。
名篇領路,點破創作之道,初窺門徑。
習作穿插,配合精彩點評,輕松登堂。
視頻講解,攻破重點難點,熟練上手。
重煥詩詞容光,再現名校課堂。
本書版結合古典詩詞的發展簡史和文體特征,清晰闡述了基本的作詩填詞之法。修訂版新增了“近體詩的情感與意象”“古風的謀篇布局”“研讀詞話,知好詞之‘所以然’”“今人填詞的主要方向”等內容,點評了更多學生習作,重在講解如何創作出更地道的古典詩詞,為讀者“指出向上一路”。
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 目錄
緒論 從“詩騷”到“詩詞” 中國詩歌發展簡述
詩歌的源頭:先秦“詩騷”
詩歌的演進:漢魏六朝的古體詩
詩歌的巔峰:唐代近體詩
詩歌的新變:詞與曲
余談
**章 近體詩的寫作
什么是近體詩?
近體詩的平仄
近體詩的對仗
近體詩的句法與篇法
近體詩的情感與意象
學生作品選評
近體詩的幾種“玩法”
第二章 古風的寫作
什么是古風?
古風的文體特征
古風的表達技巧
古風的謀篇布局
談詩歌的格調
第三章 填詞
漫話小詞
詞體常識
填詞技法
詞的風格、美感與創作指要
研讀詞話,知好詞之“所以然”
今人填詞的主要方向——以人大附中師生作品為例
詞在音樂層面的再開拓
第四章 古韻今聲
附錄
后記
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 節選
第二章 古風的寫作 談詩歌的格調 興象與義理 中國古代詩歌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醞釀,至唐代而成一高峰,詩作數量之多,表現形式之豐,取材范圍之寬,皆超邁前代,蔚為大觀,不意竟給后來的宋人造成詩源枯竭的困境。天地運轉,世道輪回,宋人所見之山川風物,所經歷的世事滄桑,與唐代相比并未有巨大的變化,故而對宋人而言,唐人幾乎已經將種種自然物象、人間冷暖寫盡。這就使得有宋一代的文人,必須為詩歌創作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宋人非常清楚自己的這個處境,他們常常在專門的詩論或隨手的信札中表現出對宋詩發展路徑的思考。比如蘇軾曾批評李白的詩歌“華而不實,好事喜名,不知義理之所在”,認為李白的詩歌雖用語高華大氣,但缺乏深刻的、值得玩味的義理;而嚴羽則在《滄浪詩話》中說“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興”,批評宋詩議論過多,缺乏物象描摹與直覺的傳達,乃至苦澀。拋開他們對唐宋詩歌的高下評判,我們看到他們都敏銳地意識到了宋詩與唐詩的不同路向,即唐詩側重對物象的描摹,而宋詩重視對義理的挖掘。 從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經驗來看,詩歌的意境構成不外乎興象與義理這兩個方面。所謂“興象”,即在詩歌寫作中,通過對物象的描摹,傳達*直接的感受,折射*真切的情志;所謂“義理”,即注重運用理性與學養,借由一事一物寄托自己的趣味與哲思。一者追求真切動人,一者追求深邃有味。 在自然景觀和社會生活環境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宋人要在興象上超越唐人是很困難的,但是在義理思考方面,宋人因其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和文化素養,于唐人更有優勢。因而,蘇軾、黃庭堅等*具代表性的宋詩大家,并不在描摹興象上與唐人一較高下——盡管他們的才學并不下于李杜高岑等唐代前輩。他們憑借自己的哲思與學養,在義理的方向上別開一路。所以,唐詩重情,宋詩重意,唐詩重寫境,宋詩重寫心。 我們現在的中學教科書,有重唐輕宋的傾向。這一方面受時代風尚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考慮到中學生人生體驗和學養的有限。錢鐘書先生曾說:“一生之中,少年才氣發揚,遂為唐體,晚節思慮深沉,乃染宋調。”唐人如少年人,血氣方剛,情感迸發;宋人如中年人,情思內斂,胸懷淡泊。少年讀宋詩,常常感覺字句古奧,表意曲折,不如唐人的詩歌表達流暢自然,氣勢瀟灑痛快。然而我們在經過大量的經典閱讀,并經歷世事滄桑之后,反而會更欣賞宋詩中的深味。 思想往往起始于對自然物象的感觸;而深思本身又可以觸發更深的思考,從而使人類的思想本身成為一個獨立的世界。自然物象有限,而人類的思想無限。日月山川,亙古恒常;人類的思想世界卻可以層層擴展,不斷演進,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興象與義理,這兩種并舉對等的創作路向,雖然在審美趣味上是不分高下的,但是后者所通向的世界之廣卻遠超乎前者。所以,就我們學習詩歌創作而言,學唐詩固然有熟悉典范、夯實基礎的意義,但是要想開創天地,變化乾坤,就不能忽視宋人為我們開拓的廣闊的天地。 ……
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 作者簡介
解村,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人大附中語文教師。古典詩詞寫作課主講教師,講授近體詩部分。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五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結業學員,兼事文學翻譯,譯有莎士比亞戲劇《無事生非》等。 王強,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文學碩士,人大附中語文教師。古典詩詞寫作課主講教師,講授古風部分。連續多年承擔高三一線教學工作。自2013年開始探索中學生國學經典研讀教學工作,在校內開設“國學讀經班”。著有《中學論語專題精講》等。 昌盛,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大附中語文教師。古典詩詞寫作課主講教師,講授填詞部分。兩屆全國中學生朗誦大會指導教師特等獎得主。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全國高級古箏教師。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