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巫師(一部恐懼史)(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29092
- 條形碼:9787559829092 ; 978-7-5598-2909-2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巫師(一部恐懼史)(精) 本書特色
魔鬼的仆人,教會的獵物 巫師,被想象和被戮的對象 數千年來如何承載著人類深層恐懼的投射 本研究將微觀史學的細致專注,融于廣闊的地理搜查之中。 1.緊密關聯大眾文化,揭秘巫術觀念的歷史根源。 在大眾文化中,“巫師”作為始終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對立的破壞性角色,頻繁現身于影視作品、游戲設定以及兒童文學;在人類歷史中,巫師想象更是如影隨形,反映著人們對于未知和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對發泄焦慮的持續需求。本書內容緊緊關涉這一經久不衰的大眾文化,廣泛收集了各地歷史中的巫術現象,卻不流于表面、止于獵奇,而是深挖巫師信仰的歷史和文化源頭,并肩負起消解刻板印象、消除巫師恐懼的責任,兼具可讀性、學術性及社會價值。 2.體系龐大,無所不包。 本書涉及大量資料,將巫術視為從古至今全共同面對的問行討論。因此,時間跨度從埃及記錄直至當代文本,地理范圍穿越歐洲并延伸至全球。不僅囊括了古代材料,也吸納了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不僅聚焦歐洲大陸,也將非洲、中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北美和南美對于巫術的態度做了系統的比對。因此,本書兼具地理范圍上的廣度和歷史溯源上的深度,是目前為止巫師研究領域少有的集大成之作。 3.人類學與歷史學方法結合,研究方法。 將人類學和歷史學的方行綜合,試圖將英語國家學者和歐洲大陸學者用于研究巫師有關信仰和巫師審判程序的不同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從而提高每一種方法的效用,并兼顧到它們的局限性。在橫向,用人類學的方法對范圍做出了宏觀介紹;在縱向,用歷史學的方信仰的傳統與演變過行了系統的梳理。這不僅僅是一本歷史書,更是通過人類行為、文化和社會心理審視歷史概念的嘗試,旨在揭示導致巫師迫害之根源。
巫師(一部恐懼史)(精)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中心問題是:民族志的比較關系,在書面文本的傳播及地方流行傳統中體現的古代及中世紀早期的巫術觀念,它們究竟與近代早期巫術信仰和巫師審判模式及性質之間有著怎樣的相關性?本書由三個逐步收縮的視角構成,分別對應書中的三個部分。個視角介紹的是近代早期資料能夠,并且已經置身其中的廣闊語境。第二個視角展示了如何將部分的見解應用于作為近代早期巫師審判背景的歐洲大陸的中世紀研究中,還應用于考察現存的當地傳統——特別是大眾傳統——對這些審判模式和性質的意義。第三部分將前兩部分的方法和資料用于研究不列顛群島這個特定的歐洲地區。
巫師(一部恐懼史)(精) 目錄
題記
導言
D一部分 深度視角
全球語境下的巫術
古代語境下的巫術
薩滿語境下的巫術
第二部分 大陸視角
儀式性魔法——古埃及的遺產?
夜間軍團
中世紀巫師的形成
近代早期巫師形象大拼盤
第三部分 不列顛視角
巫師與妖精
巫師與凱爾特
巫師與動物
結論
巫師(一部恐懼史)(精) 作者簡介
羅納德·赫頓(Ronald Hutton)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員、英國文化遺產信托基金專員,研究領域涉及基督宗教、民間傳說和民俗文化。其著作主題廣泛,包括14至17世紀英國史、英國古代和現代異教,以及西伯利亞薩滿教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