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極樂鳥海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7569
- 條形碼:9787521207569 ; 978-7-5212-075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極樂鳥海岬 內容簡介
《極樂鳥海岬》是翻譯家朱世達耗費十七年心血著成的長篇小說,小說采取人稱敘述方式,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追憶在新英格蘭極樂鳥海岬上的時光,講述了男主人公段牧之,一個文學狂熱的追求者,婚姻失敗后負笈美國,到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研究喬伊斯,和一個“美的精靈”青鳳之間含蓄而純潔的愛情故事。從東方到西方,一群風華正茂的留學生在新的國度的熏陶下,各自成長,完成自我的洗禮。他們中有詩人、畫家和音樂家,也有生物學者、金融專家等,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呈現出不同的人生軌跡。極樂鳥海岬見證了這些年輕人癲狂的夢,關乎未來和愛情,有歡樂與期待,也有哀怨和愁苦,人人渴望成為超越境遇的極樂鳥。書中隨處可見作者的博學和通識,他筆下的文字如同交響樂,彰顯了他作為翻譯家非凡的美學功底。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如同親臨現場,步入他用文學、詩歌、哲學和音樂精心構筑的小說世界。
極樂鳥海岬 節選
一 我在*狂野的夢中也不會想到我會在波士頓遇到她,這么一個一頭柔軟的披肩發,有一對絕頂明亮、美麗、會說話的黑眼珠,白皙、豐腴的中國女人。在我見到她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整個兒地改變了。哦,Vita nuova!新生活!這一切都從她開始的,從那個充滿熱情、火和精力,然而又像謎一樣的女人開始的。 我帶了一箱書籍、一箱衣物什物和一顆勃勃的雄心,從華盛頓取道紐約,乘“大灰狗”來到波士頓。我在波士頓,可以說一個認識的人也沒有。我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人行道上,從海灣吹來一陣陣涼風,遠處是灰色的約翰·哈威德摩托旅社,樓頂亮著血紅色的霓虹燈,一輛接著一輛汽車,像一只只巨獸,又是一輛接一輛車的紅色的尾燈,像一根永遠扯不斷的、由點組成的紅線。在救火車的尖叫聲中,在裸露著女人的好萊塢電影廣告中,一種漂泊之感向我襲來。我好像一個在浩瀚的大海中孤獨的游泳者。 我踱進車站的快餐店,一位戴白橄欖帽、胸脯豐滿、健康、笑容可掬的金發姑娘站在擺滿面包、五顏六色的澆頭、咖啡壺和牛奶的柜臺后面,墻上是玻璃的物價表,亮著燈光。我要了一份漢堡包和一盒冰牛奶。 當我在車站大門口見到羅伯脫·巴拉德教授時,我簡直把他當成海明威的再現了。魁梧、高大的身材,大腦袋,滿臉紅光上圍著一圈濃密的絡腮胡子。在蜂擁而出的旅客中,在金發的白人、黑人、西班牙裔人和印第安與西班牙人混血兒中,只有我一個人是黃皮膚的中國人,他一下子就把我認出來了。 “段牧之?” 從他熱情的擁抱中,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熱情、好客的教授。雖然我從春天開始就不斷地與他有書信往來,但真正見到他,這還是**次。他的一身白襯衫、牛仔褲裝束,他的發自心底的微笑,將我在見到哈佛教授前的恐懼與疑慮一下子冰釋了。穿一身鮮紅套裙的、一頭白卷發的巴拉德夫人將車開到街沿石旁邊。巴拉德教授一拎起我的箱子就往車后箱里放。 “好沉!”他開玩笑地說,“你是不是剛從加利福尼亞開采金礦而來?” “都是書。書很沉!蔽一袒蟮卣f。 我后來從同學處得知,巴拉德教授十七歲從明尼蘇達州開著福特T型老爺車跨過查爾斯河來到哈佛就學,他得以自由地鉆研他所選定的領域:莎士比亞、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文學批評及比較文學。 一年秋天,巴拉德前往艾略特樓**次拜訪詩歌教授T.S.艾略特,和他共進午茶。于此,開始了他們之間漫長的友誼。巴拉德說,他的猶太長相從來沒有影響艾略特對他的友好態度。 小車駛過查爾斯河上的大橋,來到一個幽靜的小鎮。一幢幢新英格蘭式樣的兩層屋宇,屋前是一小片寧靜的草地。這些屋宇中大都居住著來哈佛讀書的學生。樹極多,在陽光下,一叢叢濃黑的樹影籠罩在青草地上。遠處,可以看到波士頓中心巍峨的天際線。 在車上,巴拉德教授說,我將住在極樂鳥海岬他的家里,這樣可以省去好多找房子的麻煩,立即開始我的研究工作。 巴拉德夫人一面駛上高速路,沿著大西洋海灣開車,一面側過臉來對我說:“那棟房里還住著一個中國人!
極樂鳥海岬 作者簡介
朱世達,當代翻譯家、作家、學者。安徽涇縣人,復旦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美國社會與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英文新聞寫作專業副教授。1987-1988作為富布萊特學者前往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進行研究。1998年重返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進行美國市民社會研究。 主要作品:小說:《相愛在哈佛》(中國文學出版社);專著:《當代美國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英譯中:詹姆斯·喬伊斯(愛爾蘭)《青年藝術家畫像》(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多斯·帕索斯 (美)《北緯四十二度》《一九一九》(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0);納博科夫 (美)《絕望》(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西爾維婭·帕拉斯 (美)《鐘罩》(漓江出版社,1991,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中譯英:馮友蘭《通論道學》,李澤厚《莊子與禪》《宋明理學片倫》;英文論文:“Lin Yutang's Perception of the U.S.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99,2)。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