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匠人營國:中國歷史上的古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67750
- 條形碼:9787214167750 ; 978-7-214-16775-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匠人營國:中國歷史上的古都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以豐富的考古史料和學術研究成果為依據,將中國古都的興起、發展、變遷與演化故事娓娓道來。在中華共同體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在人類社會早期,城與國往往合為一體,一城大多就是一國,一國更多的只有一城。這些國或城分散在神州各地,規模、形式并不見得都相同,但相互之間卻總有些聯系,或爭戰、或交易,就在這分分合合、糾結不清的過程中,*終形成中華共同體,城也就成為這一民族共同體重要的物化標志。到了夏商時期,中華共同體已經穩步發展,并在中心地帶的河洛地區首先建造了*早的都城。夏商之后的西周,在武王伐紂,尤其是在周公平叛三監之亂后,封建諸侯,以屏蕃周。各諸侯就國后所做的**件事就是興建王城。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個皇權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并改西周實行的分土而治的封建制為分民而治的郡縣制。秦雖二世而亡,但其制度卻為西漢政權所繼承。漢興之初,高祖劉邦即“令天下縣、邑城。”據此,全國興起了一波筑城的風潮。。盡管兩漢都還來不及將儒家的禮制完全貫徹到都城規劃與都城建設中,但這一理念卻從此深入人心,因此無論是六朝建康,還是曹魏鄴都,都力圖在城市建設中體現出儒家禮制,把國家意識形態具體化。唐代,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國都長安及東都洛陽城市建筑宏偉壯麗。其規劃整齊的坊市,巍峨壯觀的宮城,成為當時周邊國家,如日本、渤海國和南詔國爭相模仿的典范。事實上,唐代的長安確實是將儒家禮制應用到都城規劃中的又一個經典之作,它直接承襲了北魏洛陽的規劃思想與城市布局理念,并且對后世的都城規劃影響深遠,尤其是元大都的修建隱約透露出唐長安的影響。這一時期中國的城市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國都之外的城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長江流域的揚州與益州(今成都)“號為天下繁侈”,其城市規模與經濟生活都達到了十分可觀的水平。事實上,這也是我國經濟中心南移的一個重要表征,由此反映出經濟活動已開始在城市發展中居于重要位置。 宋、遼、金、元,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從都城規劃上,出現了元大都這樣*完美地實現了《周禮?考工記》儒家禮制的都城;與此同時,地方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大批地方城市的出現,其規模與地位可與都城分庭抗禮,成為從唐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轉折時期。被西方漢學家稱為“帝國晚期”的明清時期,城市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城市規劃方面雖沒有創新,但地方城市的興起,使得城市在全國經濟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市鎮經濟的發展,幾乎成為這一時期*重要的經濟特征。通讀全書后,讀者不但可以了解以上這段歷程,而且可以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匠人營國:中國歷史上的古都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中國歷史上古都與城市變革的系統性學術研究成果,本書分為三編,上編“考古與傳說時代”考察了早期城市的起源,探尋夏商周時代的都城歷史;中編“古都”介紹、描述了古都的確立與遷移、首都與陪都、都市形態的演變和都城社會的發展;下編“城市”分析了古代中國的城市與經濟、城市與交通以及城市與中外交流。
匠人營國:中國歷史上的古都 目錄
**章 城??市——早期城市的起源
一 致天下之民
二 造郭以守民
三 聚天下之貨
第二章 都??邑——夏商周都城
一 夏都二里頭遺址
二 盤庚遷殷與殷墟的發現
三 武王伐紂與豐鎬二京的建立
四 營建成周
中編 古 都
第三章 京??師——國都的確立與轉移
一 定都之議
二 四塞之地長安與四方之中洛陽
三 天下之樞開封
四 南北往復
????
第四章 都??京——首都與陪都
一 東西二京
二 五京制度
三 京師拱衛
第五章 城??郭——都城形態的演變
一 匠人營國
二 居主奧區
三 承天之序
四 萬世之邦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會的發展
一 閭里阛阓
二 坊肆謹嚴
三 繡旆相招
四 勾欄瓦舍
下編 城 市
第七章 市??鎮——城市與經濟
一 宋代草市
二 明清市鎮
第八章 水??城——城市與交通
一 水陸會通
二 運河城市
三 江海通津
第九章 中??外——城市與中外交流
一 絲路城市
二 開埠城市
匠人營國:中國歷史上的古都 作者簡介
張曉虹,女,1965年生。199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工作。現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歷史地理中心主任、《歷史地理研究》期刊副主編。 主要從事歷史城市地理和歷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區域的分異與整合——陜西歷史文化地理研究》《古都與城市》,編著有《萬民所依:建筑與意象》《洞天福地》等,在SCI、SSCI和CSSCI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六十余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