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識:理學視域下的人性善惡論新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7823
- 條形碼:9787542667823 ; 978-7-5426-678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識:理學視域下的人性善惡論新探 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史研究專著。以先秦儒家孟子和告子爭辯的湍水之喻為引子,將重點聚焦于理學興起之后宋明儒者繼承和發展先秦儒學人性論的過程中,受釋道思想影響下所凸顯出的不同理論范式和解釋框架;并通過張灝對宋明理學發展到劉蕺山那里所彰顯的“幽暗意識”為楔子,對儒家人性論及相關的中國哲學未來走向進行展望。
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識:理學視域下的人性善惡論新探 目錄
摘要
導論
(一)理學視域下的基本思路與研究范圍
(二)圍繞“概念一問題”的研究方法
**章 歷史與哲學的“抽離”危險——以《朱熹的歷史世界》看理學研究的進路分野
(一)理學研究的“哥白尼式回轉”
(二)“委婉客套”背后鋒芒畢露的“**序”問題
(三)對國是、道學與內圣外王連續體的不同理解
(四)價值世界的“真信仰”與“假意識”
第二章 孟子“湍水之喻”的經典化及其反思
(一)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
(二)“水喻”在“孟告之辨”中的潛在問題
(三)由白圭治水看孟子對水之性質的理解
(四)對孟子“水喻”的多角度反思
第三章 由程顥“清水濁水之喻”到朱熹“清水鹽水之喻”
(一)《明道論性章》對“湍水之喻”的修正與發展
(二)“元初水”、“清水”、“濁水”的三層結構
(三)朱熹“清水”、“鹽水”的二元結構
(四)胡宏對程顥“水喻”的繼承
第四章 牟宗三“三系論”判教的天臺佛學背景
(一)五峰圓教與龍溪圓教的潛在矛盾
(二)判教與圓教
(三)以天臺圓教為參考標準的“三系論”
(四)儒家圓教的*終定位與縱貫系統的提出
第五章 “五峰一蕺山”系再探:以“惡之來源”為中心
(一)“三系論”及其引發的討論
(二)劉蕺山對“惡之來源”問題的探討及其意義
(三)明道與五峰對“惡之來源”的討論
(四)“具善惡而至善”與“惡是善之缺乏”結構性差別
第六章 劉蕺山《人譜》中的“幽暗意識”與“超越意識”
(一)《人譜》及其創作背景
(二)“幽暗意識”的儒、佛、耶思想淵源
(三)蕺山由“意”與“念”區分對幽暗意識的重視與應對
(四)幽暗意識與超越意識的相輔相成
第七章 小結
附錄:朱熹“格物致知”思想中的工夫論——以“因其已知之理”為中心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識:理學視域下的人性善惡論新探 作者簡介
徐波,哲學博士,現就職于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任講師;中華孔子學會陽明學研究會理士,上海儒學研究會理事。曾在《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學術月刊》等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