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064427
- 條形碼:9787563064427 ; 978-7-5630-644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大學圖書館知識服務、信息檢索、學術寫作及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等相關論題展開研究,全書編寫過程中堅持了“繼承與發展”的原則,在總結國內外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信息檢索技術與信息素養教育領域已有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基礎之上,根據當前新的工作環境做了新的探索,對增強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提高青年讀者的信息素養等具有積極的意義。
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章文獻信息與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
**節信息與信息學發展
第二節文獻與大學圖書館文獻服務
第三節知識與大學圖書館知識服務
第四節文獻信息檢索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第二章信息資源的收集與分析
**節信息資源的收集
第二節圖書館在信息收集中的作用
第三節檢得信息的科學管理模式
第四節現代信息資源的科學分析
第三章大學圖書館資源建設和應用
**節圖書館概述
第二節圖書館服務的特點和內容
第三節館藏目錄的建設及應用
第四章大學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
**節圖書館學科資源導航
第二節圖書館虛擬參考服務
第三節圖書館定題服務
第四節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
第五節科技查新服務
第六節圖書館服務發展趨勢
第五章信息檢索與檢索效果評價
**節信息檢索概述
第二節信息檢索的方法
第三節信息檢索的步驟
第四節大學生常用信息網站
第五節搜索網上信息資源的方法與技巧
第六節信息檢索的途徑和檢索效果評價
第六章檢索語言與檢索工具
**節檢索語言概述
第二節分類檢索語言
第三節主題檢索語言
第四節檢索工具的類型與功能
第五節檢索語言的發展
第七章文獻檢索工具及其使用技巧
**節文獻檢索工具概述
第二節文獻檢索工具及排檢法
第三節各種文獻檢索工具的使用
第八章網絡信息檢索基礎知識
……
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節選
第三節知識與大學圖書館知識服務 一、知識的含義 知識(knowledge)概念與信息概念的關系*為密切。知識概念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中不斷演變,眾說紛紜。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典知識觀認為知識就是真理。知識是由兩要素構成的:真理和對實在的理解。科學主義知識觀則將知識看作正確的描述體系或判斷體系。實用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是一種認識和處理相對模糊的、非形式的、不確定的、處于連續變化中的活動范圍的方式。”“知識是對人類有機體適應或調整的相對非形式的、非精確的、不確定的、連續變化的刺激源的過程的表述。外界事物通過人類心靈這一有機體發展了生物機能,吸取相對說來未形成的原料,并通過選擇和定義來學習怎樣做出反應和回答。知識就是這一學習過程的結果。因此,知識是一種調整活動,借助這種調整活動,相對非形式的活動范圍被建構到生存環境中。”當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就是個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結構;儲存于個體之內的結構性信息可稱之為主觀知識,儲存于個體之外的結構性信息則可稱之為客觀知識。 《辭海》(1980年版)中將“知識”定義為“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并指出“從本質上說,知識屬于認識的范疇”。簡言之:人類認識世界的結果就是知識。它包括兩種:一是個人知識存儲于大腦、依賴于人的記憶;二是社會知識、書本記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知識”定義為“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我國有些學者綜合了以上說法,認為“知識是人們通過學習、發現以及感悟所得到的對世界認識的總和,是人類經驗的結晶”。盡管以上說法可以被認為是我國關于“知識”的權威定義,但它們還是極其簡單、樸素而且不完整的。 根據《韋伯斯特(Webster)詞典》(1997年版)的定義,知識是通過實踐、研究、聯系或調查獲得的關于事物的事實和狀態的認識,是對科學、藝術或技術的理解,是人類獲得的關于真理和原理的認識的總和。總之,知識是人類積累的關于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我們認為,這一定義基本概括了人類經過實踐積累而逐漸形成和深化的對“知識”的較為全面的理解。 知識經濟中的知識概念和對知識的劃分擴展了知識的范圍,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識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1996)提出了知識的4W概念:①知道是什么(know-what);②知道為什么(know-why);③知道怎么做(know-how);④知道是誰(know-who)。 袁正光解釋道:“①知道是什么的知識(know-what),指關于事實方面的知識,如紐約有多少人口、中國有多大面積。②知道為什么的知識(know-why),指原理和規律方面的知識,如牛頓三大定律、市場機制、供求規律等。③知道怎么做的知識(know-how),指操作的能力,包括技術、技能、技巧和訣竅等。④知道是誰的知識(know-who),包括特定關系的形成,以便可能接觸有關專家并有效地利用他們的知識,也就是關于管理的知識和能力。” 從廣義上來說,知識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人類社會包括人工環境、人工智能所創造的一切經驗形態、智慧形態的總和,并且都外化為知識信息。知識就是經驗和信息,其表現形式是人類社會經驗和信息的符號系統。從狹義上講,知識是人類社會實踐創造活動的產物,是一切思想體系、理論體系、工具體系的總和。因此,可以說知識是現實世界的數字符號系統,是思想、理論、工具、邏輯的數字符號系統。 考察知識概念演化史,目的是對知識概念做出界定,我們傾向于這樣的知識定義:知識是“認知主體以其認知圖式適應、同化被認知客體的信息內容,經整合重構而再現的觀念化、符號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張現龍,男,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采編部主任,副研究館員。對信息管理、圖書分類、大數據技術等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發表論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地廳級科研項目近20項,出版著作4部,多次獲河南省省廳級學術成果獎。兼任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圖書館學會交流與合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圖書專業招投標評審專家,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評標專家,河南省發改委綜合評標專家庫評審專家,漯河市圖書資料專業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