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匠心閱讀:人間有趣 (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91657
- 條形碼:9787555291657 ; 978-7-5552-916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匠心閱讀:人間有趣 (精裝)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是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在中國近代文學**具有獨特地位。 本書精選了汪曾祺先生的經典文章,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讀汪曾祺的文字,就如同在雨后初晴,一縷陽光灑在身上之時,就著空氣中的彩虹,品讀美、品讀人生。
匠心閱讀:人間有趣 (精裝) 內容簡介
《人間有趣》從汪曾祺眾多作品中擷取了20余篇膾炙人口的小說,選編成三輯。小說講述的都是平凡人、平凡事,但是讀起來卻有不平凡的意趣。這其實與汪曾祺的人生際遇有關。汪曾祺一生跌宕起伏,顛沛坎坷,卻能隨遇而安,這實在是一種大智慧。
匠心閱讀:人間有趣 (精裝) 目錄
故里雜記
故里三陳
故鄉人
徙
小學校的鐘聲——茱萸小集之一
小學同學
輯二 浮萍鬧市一壺茶
鎖匠之死
八千歲
水蛇腰
鮑團長
王四海的黃昏
如意樓和得意樓
七里茶坊
輯三 人生到處知何似
小孃孃
百蝶圖
勿忘我
皮鳳三楦房子
*響的炮仗
獸醫
茶干
賣眼鏡的寶應人
匠心閱讀:人間有趣 (精裝) 節選
《人間有趣》: 李三 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他住在土地祠。土地祠每坊都有一個。“坊”后來改稱為保了。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寫疏文,寫明死者籍貫,還沿用舊稱:“南贍部洲中華民國某省某縣某坊信士某某……”云云。疏文是寫給陰間的公事。大概陰間還沒有改過來。土地是陰間的保長。其職權范圍與陽間的保長相等,不能越界理事,故稱“當坊土地”。李三所管的,也只是這一坊之事。出了本坊,哪怕只差一步,不論出了什么事,死人失火,他都不問。一個坊或一個保的疆界,保長清楚,李三也清楚。 土地祠是俗稱,正名是“福德神祠”。這四個字刻在廟門的磚額上,藍地金字。這是個很小的廟。外面原有兩根旗桿。西邊的一根有一年教雷劈了(這雷也真怪,把旗桿劈得粉碎,劈成了一片一片一尺來長的細木條),只剩東邊的一根了。進門有一個門道,兩邊各有一間耳房。東邊的,住著李三。西邊的一間,租給了一個賣糜飯餅子的。—糜飯餅子是米粥搗成糜,發酵后在一個平鍋上烙成的,一面焦黃,一面是白的,有一點酸酸的甜味。再往里,過一個兩步就跨過的天井,便是神殿。迎面塑著土地老爺的神像。神像不大,比一個常人還小一些。這土地老爺是單身,—不像鄉下的土地廟里給他配一個土地奶奶。是一個笑瞇瞇的老頭,一嘴的白胡子。頭戴員外巾,身穿藍色道袍。神像前是一個很狹的神案。神案上有一具鐵制蠟燭架,橫列一排燭釬,能插二十來根蠟燭。一個瓦香爐。神案前是一個收香錢的木柜。木柜前留著幾尺可供磕頭的磚地。如此而已。 李三同時又是廟祝。廟祝也沒有多少事。初一、十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掃一下,準備有人來進香。過年的時候,把兩個“燈對子”找出來,掛在廟門兩邊。燈對子是長方形的紙燈,里面是木條釘成的框子,外糊白紙,上書大字,一邊是“風調雨順”,一邊是“國泰民安”。燈對子里有橫隔,可以點蠟燭。從正月初一,一直點到燈節。這半個多月,土地祠門前明晃晃的,很有點節日氣氛。這半個月,進香的也多。每逢香期,到了晚上,李三就把收香錢的柜子打開,把香錢倒出來,一五一十地數一數。 偶爾有人來賭咒。兩家為一件事分辯不清,—常見的是東家丟了東西,懷疑是西家偷了,兩家對罵了一陣,就各備一份香燭到土地祠來賭咒。兩個人同時磕了頭,一個說:“土地老爺在上,若是某某偷了我的東西,就叫他現世現報!”另一個說:“土地老爺在上,我若做了此事,就叫我家死人失天火!他誣賴我,也一樣!”咒已賭完,各自回家。李三就把只點了小半截的蠟燭吹滅,拔下,收好,備用。 李三*高興的事,是有人來還愿。坊里有人家出了事,例如老人病重,或是孩子出了天花,就到土地祠來許愿。老人病好了,孩子天花出過了,就來還愿。儀式很隆重:給菩薩“掛匾”—送一塊橫寬二三尺的紅布匾,上寫四字:“有求必應”。滿爐的香,紅蠟燭把鐵架都插滿了(這種蠟燭很小,只二寸長,叫作“小牙”)。*重要的是:供一個豬頭。因此,誰家許了愿,李三就很關心,隨時打聽。這是很容易打聽到的。老人病好,會出來扶杖而行。孩子出了天花,在衣領的后面就會縫一條二指寬三寸長的紅布,上寫“天花已過”。于是李三就滿懷希望地等著。這豬頭到了晚上,就進了李三的砂罐了。一個七斤半重的豬頭,夠李三消受好幾天。這幾天,李三的臉上隨時都是紅噴噴的。 地保所管的事,主要的就是死人失火。一般人家死了人,他是不管的,他管的是無后的孤寡和“路倒”。一個孤寡老人死在床上,或是哪里發現一具無名男尸,在本坊地界,李三就有事了:拿了一個捐簿,到幾家殷實店鋪去化錢。然后買一口薄皮棺材裝殮起來;省事一點,就用蘆席一卷,草繩一捆(這有個名堂,叫作“萬字紋的棺材,三道紫金箍”),用一把鋤頭背著,送到亂葬崗去埋掉。因此本地流傳一句罵人的話:“叫李三把你背出去吧!”李三很愿意本坊常發生這樣的事,因為募化得來的錢怎樣花銷,是誰也不來查賬的。李三拿埋葬費用的余數來喝酒,實在也在情在理,沒有什么說不過去。這種事,誰愿承攬,就請來試試!哼,你以為這幾杯酒喝到肚里容易呀!不過,為了心安理得,無愧于神鬼,他在埋了死人后,照例還為他燒一陌紙錢,磕三個頭。 ……
匠心閱讀:人間有趣 (精裝)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沈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家,京派文學小說的代表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家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家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