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聞寫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7313
- 條形碼:9787565727313 ; 978-7-5657-273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聞寫作 內容簡介
《新聞寫作(第三版)》詳細介紹了新聞報道的敘事形態與寫作要求、信息選擇、新聞語言、報道文體,重點闡述了消息、通訊和深度報道的結構和寫作方法,學理性和應用性兼備。 《新聞寫作(第三版)》本次修訂在保留經典框架的基礎上,吸收了新聞界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并緊跟時代發展,加上“融合新聞寫作”一章,對這種開放式新聞寫作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新聞寫作(第三版)》知識體系完整,內容豐富,案例經典,實用性強,可以作為新聞傳播專業相關的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媒體從業者與愛好者的學習用書。
新聞寫作 目錄
**節 新聞報道的敘事形態
第二節 新聞報道的寫作要求
第二章 新聞報道中的信息選擇
**節 信息是新聞報道的核心
第二節 新聞寫作中不同信息的選擇
第三節 信息凈化與信息組塊
第四節 報道角度與信息選擇
第三章 新聞語言
**節 新聞語言的含義和特點
第二節 新聞語言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新聞報道文體
**節 新聞報道文體的內在規定性
第二節 新聞報道文體類型
第五章 消息的結構
**節 消息標題
第二節 消息導語
第三節 消息主體與結尾
第四節 新聞背景
第五節 消息的結構形式
第六章 消息寫作
**節 事件性新聞與非事件性新聞
第二節 事件性新聞寫作
第三節 非事件性新聞寫作
第七章 通訊寫作
**節 通訊概說
第二節 人物通訊
第三節 事件通訊
第四節 風貌通訊
第八章 深度報道寫作
**節 深度報道概說
第二節 解釋性報道
第三節 分析性報道
第四節 調查性報道
第九章 融合新聞寫作
**節 融合新聞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融合新聞的敘事元素與文本構成
第三節 融合新聞的寫作
第四節 融合新聞的創新與局限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新聞寫作 節選
《新聞寫作(第三版)》: 第三節 信息凈化與信息組塊 主要信息是一篇報道的中心。對信息做凈化處理,有利于突出主要信息,而將一些相關信息組織到一塊,往往能充分體現主要信息的深層內涵。因此信息的凈化與信息的組塊同樣是信息傳播中重要的技巧。 一、信息凈化 為了讓傳播的信息準確清楚,對夾雜在信息中的雜音、噪音進行凈化是十分必要的。早在1946年4月23日,新華總社向各地發出的《電訊要簡練》的信中,就指出新聞報道中信息雜亂的情況:“材料不知取舍。一條新聞什么都有,這也要,那也要,瑣碎的事實堆了一大堆,成為一篇流水賬和一盤雜貨攤;而不知掇其精華,棄其糟粕,文字冗長噦唆,而真正典型和重要的內容反而無法突出。” 新聞報道中的雜音、噪音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有損主要信息的負信息,二是湮沒了主要信息的亂信息,三是沒有實質性內容的空信息。 (一)報道中的負信息,與主要信息產生抵觸,大大影響了傳播效果 有些負信息,記者在使用時并未意識到,但讀者結合一定的社會語境,就有可能讀出與記者傳播意圖相悖的信息來。徐光春先生稱此為“正打歪著”現象。范敬宜在談關于“鐵法官”譚彥的報道時說:“鐵法官譚彥的事跡確實很感人,但是我認為過多地描寫了他如何有病不肯休息、不肯治療、堅持工作這一方面。*近有好幾個典型人物都突出了這一方面。這就會在導向上出現一個問題:一方面,我們大力呼吁要保護中青年知識分子、干部的健康,指出近幾年英年早逝的知識分子過多;另一方面卻贊揚他們有病未治。這在宣傳上是矛盾的,而且也容易給讀者造成領導對他們太不關心的印象。比如這位譚彥,辦公室在四樓,‘上一層樓像爬一次長城’,既然如此困難,領導為什么不把他的辦公室調到一樓呢?譚彥的肺‘已爛得像蜘蛛網’(這明顯是夸大,我已刪去),領導怎么還讓他繼續工作?而且,這種開放性的肺結核,對周圍人的健康不構成嚴重威脅嗎?”可見,負信息不僅會干擾主要信息的傳播,還會產生負面效應。 (二)報道中信息太雜亂,可能湮沒主要信息 信息過于雜亂,會讓讀者不得要領或不知所云。請看這條報道《廣外在日修學學生暫未有受傷報告》: 本報訊國內發生地震,在中國學習工作的日本人也心急如焚,希望能盡快與家人獲得聯系。記者昨日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獲悉,該校正緊急聯系在校的日本留學生和外教,確認家中親人是否平安。同時,還成立緊急領導小組,聯系在日修學的學生。 廣外負責留學生工作的王老師介紹,學校有日本留學生20多人,除去無法聯系上的,僅有2人還未與日本家人取得聯系。記者獲悉,地震發生后,廣外立即組織國際交流處、東語學院等單位,以*快的速度聯系日本留學生和日本外教,確認家中情況。東語學院還成立緊急處理領導小組,聯系在日的交換生,落實師生是否平安。據悉,廣外在日修學學生有34人,在日訪學教師1人,截至記者發稿時,暫無受傷報告。 來自日本東京石奈川縣的橋本司是廣外的日語外教,為4個班接近100人授課,其學生分別為大二和大三的本科生。昨天下午,他在網上得知日本發生地震的消息,還沒等他聯系家人,學校已打來電話,詢問其家人情況。他先后撥打5次家中電話,但一直無法接通。不過,從小經過多次地震考驗的橋本司并沒有特別的擔心,“生命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他說。日本一般都是這樣,他每年回兩三次日本,都會碰上地震,今年寒假回去的時候都有發生地震。不過,能在東京引發海嘯的地震還是很少見,他通過網上消息得知,東京的地鐵和電車都停了。 橋本司家中有父母和一個弟弟。父母都已退休,卻選擇返休工作,父親負責安全管理,母親在超市工作。弟弟也已工作,不過具體什么工作他倒還真不清楚。橋本司平時與家人也會網上聯系,他今天下午還沒有收到新郵件。昨天他告訴記者,晚上回到家中以后會再給家人發郵件試試。 全文近700字,通篇信息混亂,令人不知所云。主要問題是: **,標題與正文信息錯位。這篇報道的標題為《廣外在日修學學生暫未有受傷報告》,但正文主要說的卻是在廣外的日本留學生與日本教師關注日本國內地震。文章導語一開頭就說:“國內發生地震,在中國學習工作的日本人也心急如焚,希望能盡快與家人獲得聯系。記者昨日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獲悉,該校正緊急聯系在校的日本留學生和外教,確認家中親人是否平安。”再看第二段,主要內容為:“廣外負責留學生工作的王老師介紹,學校有日本留學生20多人,除去無法聯系上的,僅有2人還未與日本家人取得聯系。 ……
新聞寫作 作者簡介
郭光華,教授,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新聞實務教學與研究。先后在湖南省、廣州市宣傳、新聞出版部門擔任新聞閱評、報刊審讀工作,長期關注新聞媒體一線的實踐活動,被聘為湖南、廣東多家媒體的新聞業務顧問。自1996年出版《現代新聞寫作》以來,已出版新聞實務方面的教材7部、專著6部,發表論文80余篇。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