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日本思想全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92028
- 條形碼:9787510892028 ; 978-7-5108-920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思想全史 本書特色
l 紀伊國屋2015本屋大賞讀者票選人文書。 l 首部涵蓋日本思想史全貌的通史著作。 l 日本高校思想史研究教材,具有權威性。 l 從遣唐使到朱熹、王陽明,日本一直被中國文化深刻地影響著。但是在近代“黑船來航”后,日本卻選擇接受西方文化,實施明治維新,迅速崛起。日本是如何選擇接受西方思想,進而成為發達國家的?“菊與刀”的定義準確嗎?本書對這一過程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l 從一直受外來文化影響,到日本文化(動漫、游戲、文學)輸出、影響全世界。日本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讀《日本思想全史》,理解日本人,讀懂日本。
日本思想全史 內容簡介
紀伊國屋2015本屋大賞讀者票選人文書 從遣唐使到黑船來航,再到明治維新。日本始終處于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和選擇之中。日本有自己的思想史嗎?或者“日本思想史無通史”?(丸山真男語) 為回答這個問題,日本思想史學者清水正之梳理日本各個時期的思想家、流派、代表作品,從古代到現代,全面了解這個國家的思維方式。 本書在作者為日本放送大學授課的教材基礎之上編寫而成,具有權威性。
日本思想全史 目錄
前 言······················ ··1
**章 古 代·····················7
第二章 中 世·····················77
第三章 近 世·····················127
第四章 近 代·····················209
第五章 現 代·····················277
結語/后記/參考文獻/日本思想史年表
日本思想全史 節選
物語的成立 假名文學的確定促進了“ 物語” 這一形式的繁榮。《源氏物語》繪合卷中如此評價《竹取物語》:“ 物語始自竹取翁。” 可見《竹取物語》是現存*早的創作物語。隨著《源氏物語》的出現,創作物語登上又一個高峰。《源氏物語》作為享譽世界的宏大作品,由三部分構成,前、中部分以光源氏為主人公,后半部分筆鋒急轉,講述了光源氏的正妻出軌而所生之子薰的故事(這部分又稱《宇治十帖》)。光源氏年幼喪母,愛上了其父桐壺天皇美貌的皇后——藤壺。這段戀情的結果有了東宮的出生,對整個故事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此后光源氏與眾多女性的交往,也正是由于這件事,或者說是光源氏這種不得已的“ 宿命” 因果。這種將人身不由己的傾向及界限視為佛教前世因果的觀點,在后半段的描述中體現得尤為深刻。 《源氏物語》不直接描繪貴族社會政治的黑暗,而是將重心放在光源氏與女性的交往上,為四季的流轉以及人的風貌、舉動與心境配以適當的和歌贈答,以纖細的筆觸進行刻畫。后世的本居宣長因這種纖細的筆觸,認為通過《源氏物語》“可知物哀”。《源氏物語》的這一本質深刻影響了本居宣長。他試圖盡量不帶佛教色彩去理解《源氏物語》,但其實這部作品已深深染上佛教的世界觀,這一點需切記。主人公光源氏的出生、成長對其日后的影響,正是一部因果物語。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也意識到了這是一部“ 創作” 物語。同樣出自紫式部之手的《紫式部日記》則通過在宮中服侍的女官之眼,切身描繪了所參與的社會及這一社會中生活的女性,作者的感性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貴族的生活與思想——從《紫式部日記》談起 我們通過紫式部的日記( 記載了1008—1010 年的事跡),可知教科書中所寫的“ 密教已流于表面而式微” 這句話的含義。如前所述,天臺宗與真言宗均“ 密教” 化,據此進行的活動、加持祈禱等,給了平安貴族的生活以重大影響。密教的行事方式從國家級活動開始擴展至個人活動,如祈禱升遷等涉及現世利益之事。 紫式部作為《源氏物語》的作者聲名顯赫,她還是服侍一條天皇的皇后——中宮彰子的女官。中宮彰子之父為藤原道長。紫式部日記的大部分都與中宮彰子生產皇子有關。 開頭描寫了九月十日黎明之事: 十日,拂曉之時,御所物品已悉數換成凈白模樣。中宮移步白御帳( 貴人寢所。兩席大小,四周掛有帷帳)。道長大人、幾位公子及四品五品的官人們慌忙為帳臺掛起絹綢,來來往往搬運褥墊,甚是喧囂。 這個場景之后的描述十分耐人尋味。彰子在床上坐臥不安,她的身邊是為“ 使惡靈附體于下人” 的念咒聲,源源不斷。為驅除附在中宮身上的妨礙生產的惡靈,“ 數月來被請入宮邸” 的,除了高僧,“ 山山寺寺” 有業力的修行者及“ 世間所有” 陰陽師都被請來擊退惡靈。此外,南邊的房間里還有高貴的僧正、僧都重重圍坐,發出祈愿之聲。同時不斷往寺廟里派遣“ 御誦經” 的使者。 這樣喧鬧的生產場景,也可以說是當時佛教作用的體現。若所生為皇子,則將來成為天皇的希望很大,這關系到藤原道長的榮華是否屹立不倒,因此生產這一場景十分重要。所以才每次動員眾多佛僧、陰陽師來祈福。從各種文學作品中都可見貴族的迷信之深,他們心里想的其實完全是自己的榮華富貴。 與紫式部同期,學識豐富、聲名鵲起的是清少納言。清少納言服侍一條天皇的另一皇后——定子。但是,自彰子為一條天皇誕下皇子之后,紫式部與清少納言的命運就徹底不同了。 自負、憂愁、躊躇 下面繼續來看《紫式部日記》的內容,主要看一下紫式部作為一名女官的心境。接下來記述的是一條天皇首次來見剛出生的皇子,將要行至道長的土御門邸前的場景: 天皇行幸之日將近,殿下準備也幾近完美:遍尋世間珍奇菊花栽下,園中種滿了一點點變色的白菊、盛開中的黃菊等各式菊花。趁朝霧初散放眼望去,不知為何,竟有遲暮之感。 紫式部看到為迎接天皇行幸而收集世間珍貴菊花栽種的美好景象,心情卻急轉直下,想著自己若能夠無憂一身輕,那該也可以輕松風流地度過這無常的一世吧。而自己每每看到、聽到美好有趣之事,總是容易往憂思而去,徒增嘆息。“ 多思無益,罪孽深重。” 如此茫然望著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水鳥,紫式部賦歌一首: 水鳥水上游,庸人庸世憂。將人比水鳥,浮世亦多愁。 那么紫式部自稱自己處境“ 罪孽深重” ,到底是為何呢?紫式部乃十分優秀的女官,因其教養多識而負責接待貴客,承擔著外交作用。在對美的感受和審美意識上,更可以看出她不落人后的自負。《源氏物語》曾有“ 才” 與“ 大和魂” 的對比(《少女》卷),“ 才” 為漢學方面的修養,與此相對,“ 大和魂” 為處理日常、實務的智慧才能。在這層意義上,紫式部可謂“ 才” “ 魂” 兼備。其不凡的自負之心也有跡可循,從其對競爭對手清少納言的批判可見一斑。 清少納言是那種滿臉自信之人。裝作學富五車的樣子,到處亂寫漢字,可是仔細一推敲,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不過畢竟對女性而言,宮中還有生存艱難的一面。日記中有體現女性論的地方。紫式部說道,必須盡量低調。稍有高調之處,如果其人性直率,還情有可原;一旦被其他人視為眼中釘,則背影都會被人議論。可見宮中同僚對女官批判之尖銳。 凈土信仰的產生 我們留意到了紫式部提到的“ 罪” 字。究竟是什么牽引著她,接下來將究明這一點。那是對當時逐漸發展的凈土信仰的傾斜。據記載,紫式部的父親曾教紫式部之兄漢籍,而其兄記憶力很差,于是父親感慨,紫式部要是男孩就好了。可見紫式部才華橫溢,擁有萬事手到擒來的能力與自負。與此同時,自己心里又深深覺得現在的處境并非自己應在之處,卻又沒有直接信仰阿彌陀。紫式部直率地寫道,在現世生活與自己的信仰之間搖擺不定,而自己又安于這種搖擺之中。 “我對紅塵已無絲毫留戀之心。若出家修行,定當不會有絲毫懈怠” 。但是,“ 在我出家之后,到乘上來迎的祥云之前( 阿彌陀前來迎接之前),說不定會內心有所動搖。因此才安于這種心情的搖擺之中。” 紫式部因這種優柔寡斷而稱自己為“ 罪孽深重之人” ,認為這是自己前世的宿命導致了現在的局限。 如此,從紫式部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舊佛教已無緣個人的救贖,而此時出現的凈土信仰捕獲了貴族的心,自然彌補了這一空缺。
日本思想全史 作者簡介
【日】清水正之,1947年生于橫濱,日本思想史學家,主攻倫理學,日本倫理思想史。現為圣學院大學校長。主要著作有:《國學的他者肖像:誠實與虛偽》(2005)、《日本的思想》(2008)、《日本思想全史》(2014)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