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224218
- 條形碼:9787510224218 ; 978-7-5102-242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 本書特色
《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在很大程度上回應了我國正當防衛理論研究中的疑難問題和司法認定中的疑難案例,因而該書是一部在正當防衛理論上的創新之作和前沿之作,推動、促進了我國正當防衛的理論發展,同時也對于司法機關辦理正當防衛案件具有指導意義。
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 內容簡介
在《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中,陳璇從侵害人角度對正當防衛的根據進行思考,以此重構正當防衛本質論,這是具有新意的。陳璇認為,在正當防衛中,法律為受害人的法益所設置的保護屏障已經在一定范圍內被撤除。不法侵害人的法益之所以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被逐出了法律的庇護所,是因為它值得保護的程度較之于遭受侵害的法益來說,出現了雙重下降:一,侵害人在本可避免的情況下自陷險境。在防衛人采取防衛措施實施反擊之前,危險是否發生都還處在侵害人的掌控之中;正是他把自己從一個相對安全的狀態帶人到了利益沖突的危險境地之中。二,侵害人違反了不得侵犯他人法益的義務。既然防衛行為的受害人為侵害他人的法益而單方違背了自己對該人所承擔的義務,那么在為保護該法益所必要的范圍內,防衛人對受害人所負有的不得侵害的義務原則上也歸于消滅。當然,陳璇也并不是完全否定從防衛人角度對正當防衛本質的揭示,而只是認為這還是不夠的,還應當從侵害人角度論證正當防衛的本質。正如陳璇指出:“正當防衛的合法化根據除了在于法益保護之外,還在于侵害人利益值得保護性的雙重下降!敝挥袕姆佬l人和侵害人這兩個維度才能為正當防衛的正當化提供完整的論證。
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 目錄
一、本書的問題意識
二、本書的主要內容
三、未竟課題的展望
**章 理論根基之探尋:正當防衛的本質
一、問題、視角與目標
二、“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與法秩序維護說
三、侵害人視角下正當防衛本質論的重構
四、結論
第二章 “道德潔癖”的克服:自招侵害與正當防衛
一、聚焦“何強聚眾斗毆案”
二、合法的自招行為與正當防衛權
三、違法的自招行為與正當防衛權
四、原因中的違法行為理論之批判
五、結論
第三章 “維穩優先”的反思:緊迫性要件與防衛權
一、聚焦“于歡故意傷害案”
二、緊迫性要件的理論與實務考察
三、緊迫性要件的添加與罪刑法定
四、緊迫性要件既不合理亦非必要
五、結論
第四章 公力救濟的優先:防衛權的行使條件
一、聚焦“范木根故意傷害案”等案件
二、行政行為公定力與公力救濟優先
三、民法請求權糾紛與公力救濟優先
四、結論
第五章 “唯結果論”的糾偏:防衛限度的雙層結構論
一、聚焦“于歡故意傷害案”
二、正當防衛限度與比例原則
三、結果導向思維的深層成因
四、行為導向的雙層檢驗機制
五、防衛限度相關的兩個問題
六、爭議性案件的剖析與反思
七、結論
第六章 “誤判特權”的邊界:風險分擔與判斷時點
一、聚焦“于海明致劉海龍死亡案”
二、爭議焦點的探尋與理論基礎的確定
三、類型1:關于侵害存在與否的誤判
四、類型2:關于侵害嚴重程度的誤判
五、類型3:關于侵害是否持續的誤判
六、結論
第七章 防衛過當的罪過:防衛意識與犯罪故意
一、爭點聚焦與典型實例
二、以防衛意識內容的重構為切入點的立論
三、以刑法條文解釋的協調性為視角的論證
四、以假想防衛過當罪過形式為對象的解析
五、結論
第八章 防衛過當的罪量:“明顯”過限與“重大”損害
一、“特色條款”引出的問題
二、防衛過當民刑二元模式之證成
三、防衛過當罪量要素的認定方法
四、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案例索引
正當防衛:理念、學說與制度適用 作者簡介
陳璇(1982-),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00-2009年在武漢大學取得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9-2011年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博士后工作人員;2012年至今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已出版專著《刑法中社會相當性理論研究》(2010年版),并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