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民俗掌故日歷3.0版(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6035
- 條形碼:9787532656035 ; 978-7-5326-560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俗掌故日歷3.0版(2021) 本書特色
★ 48開布面精裝,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3.0版《民俗掌故日歷》,是繼2019年初版,2020年2.0版的延續
★ 掌故部分以初版于民國的《事物掌故叢談》為藍本。該書是中國民俗和文學史專家楊蔭深先生的代表作,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事物的初來源和歷史演變;既是一部濃縮了的中華民俗史,也是內涵廣博而底蘊厚重的百科全書
★ 每周末呈現一條與當年生肖有關的成語、俗語或歇后語
★ 潘方爾的水墨漫畫圓軟通透,筆底磨盡歲月的火氣,一派澹澹清華,有前輩大家豐子愷的流風遺韻,與歲時節令、游藝雜耍等民俗文化內容珠聯璧合
★ 日期部分以潘方爾秦風漢韻、古樸雅致的印章和趙澄襄鐵畫銀鉤、拙樸自然的書法呈現
★ 書后附有三百年的星期速查表及便捷好用的音序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看日歷、學民俗、賞插畫,每日新知、傳承中國文化。打開二〇二一年的3.0版《民俗掌故日歷》,一張國潮復古大師剪紙生肖年歷片必定會吸引你的目光。你和家人的記憶中,是否曾經有這樣一張細心收藏在錢夾里的年歷片。讓我們的國潮年歷片,打開那久遠的溫馨回憶。年歷片共有三款,隨機贈送。 民俗是可以嘗的。邊讀日歷,邊來一口綿軟香甜,豆粉香撲鼻的驢打滾,品一塊清甜精致、祛暑止渴的綠豆糕。民俗是可以玩的。春節前去廣州游花街,正月里去哈爾濱看冰燈。五月玫瑰花盛開的季節,維吾爾人為你送上一支紅玫瑰。九月牲畜肥壯時,內蒙古大草原盛情邀請您赴一場那達慕大會。 民俗是對生命的敬意。長輩給新生的嬰兒贈送見面禮,媽媽給孩子縫一個花布雞,保佑孩子這一年都不得病。民俗是抵御災疫的智慧。人們在端午節掛菖蒲,懸香包,辟瘟除病。在發生疫病后,更會采取遷移,隔離,清潔,醫方等多種方式阻斷疾病傳播。民俗是先民對神明的迎來送往,瑰麗想象。人們迎財神,送五窮。想象龍寶寶和龍媽媽在農歷五月二十分離,又在五月二十五相會。他們開心得落淚,在人間下起大雨。先民對神明的祭祀禱祝,終究是祈愿農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春花秋月、四時更迭,3.0版《民俗掌故日歷》節日與民俗對應更精準,全新版式、留白新增格線,記錄生活日常;更新節氣插畫,開啟賞花之旅;新增四季平安藏書票,可題簽留念;延續2.0版首創的每周末來上一條當年生肖成語俗語歇后語…… 《民俗掌故日歷》是適合全家共賞,典藏傳承的讀物。它是中國人對土地的樸素深情,對歲月的堅韌守護。愿您擁有一部《民俗掌故日歷》,相伴365天!
民俗掌故日歷3.0版(2021) 內容簡介
看日歷、學民俗、賞插畫,每日新知、傳承中國文化。打開二〇二一年的3.0版《民俗掌故日歷》,一張國潮復古大師剪紙生肖年歷片必定會吸引你的目光。你和家人的記憶中,是否曾經有這樣一張細心收藏在錢夾里的年歷片。讓我們的國潮年歷片,打開那久遠的溫馨回憶。年歷片共有三款,隨機贈送。
民俗是可以嘗的。邊讀日歷,邊來一口綿軟香甜,豆粉香撲鼻的驢打滾,品一塊清甜精致、祛暑止渴的綠豆糕。民俗是可以玩的。春節前去廣州游花街,正月里去哈爾濱看冰燈。五月玫瑰花盛開的季節,維吾爾人為你送上一支紅玫瑰。九月牲畜肥壯時,內蒙古大草原盛情邀請您赴一場那達慕大會。
民俗是對生命的敬意。長輩給新生的嬰兒贈送見面禮,媽媽給孩子縫一個花布雞,保佑孩子這一年都不得病。民俗是抵御災疫的智慧。人們在端午節掛菖蒲,懸香包,辟瘟除病。在發生疫病后,更會采取遷移,隔離,清潔,醫方等多種方式阻斷疾病傳播。民俗是先民對神明的迎來送往,瑰麗想象。人們迎財神,送五窮。想象龍寶寶和龍媽媽在農歷五月二十分離,又在五月二十五相會。他們開心得落淚,在人間下起大雨。先民對神明的祭祀禱祝,終究是祈愿農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春花秋月、四時更迭,3.0版《民俗掌故日歷》節日與民俗對應更精準,全新版式、留白新增格線,記錄生活日常;更新節氣插畫,開啟賞花之旅;新增四季平安藏書票,可題簽留念;延續2.0版首創的每周末來上一條當年生肖成語俗語歇后語……
《民俗掌故日歷》是適合全家共賞,典藏傳承的讀物。它是中國人對土地的樸素深情,對歲月的堅韌守護。愿您擁有一部《民俗掌故日歷》,相伴365天!
民俗掌故日歷3.0版(2021) 節選
民俗掌故日歷3.0版(2021) 作者簡介
主編:仲富蘭 民俗學家、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多年潛心研究中國民俗文化學、民俗傳播學,是中國民俗文化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承擔多項國家與上海市多項文創研究課題,已出版《上海六千年》《圖說中國人生禮儀》《中國民俗學通論》《水清土潤:江南民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視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民俗傳播學》《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等40多部著作,部分論著被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 編著:楊蔭深(1908-1989) 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歷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等職。民俗學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游藝研究》《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日常事物掌故叢書》(1985年改稱《事物掌故叢談》)等。 繪畫、篆刻、書法:潘方爾 篆刻家、水墨漫畫家。十四歲受何樂之先生啟蒙,后拜著名文物鑒定家、篆刻名家王敦化先生為師,成為其關門弟子。在《西泠藝叢》《文化》《篆刻》等書刊中有文章作品及專題介紹。多次參加海內外書法篆刻展并屢獲獎項,作品入藏海內外相關機構團體。著有《潘方爾印譜》與漫畫集多部。已連續三年繪制《民俗掌故日歷》,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 文:錢 瓊 先后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西南大學中文系。現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曾評注、出版《論語》(“親子悅讀國學鑒賞”系列之一)等。 題簽、剪紙:趙澄襄 筆名澄子、雅舍和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汕頭畫院畫師。中國畫作品入選第八、第九、第十屆全國美展,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展等幾十次重要展覽,獲文化部、省、市各級獎項及國際獎項。作品入藏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海內外相關機構團體。出版有個人畫集、剪紙集、散文集十余種。 藏書票:楊以磊 1948年生,浙江遂昌人,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版畫及藏書票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展覽並獲獎。出版有《楊以磊木版書票集》《楊以磊中國民間玩具書票集》(日本吾八書房出版)。 數碼繪畫:陳若煜 羅德島設計學院插畫系大三學生。2017年作品曾在“藝術廈門”展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