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對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爾為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7222
- 條形碼:9787532597222 ; 978-7-5325-972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對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爾為中心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研究者本書系作者的博士論文,對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的發展,特別是以伊犁、喀什噶爾二城為個案,作了詳細介紹和論述,內容詳實,研究角度獨特,論證扎實,理論水平較高,作者的學術水準亦可見一斑。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對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爾為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新疆邊境城市史的研究著作,將邊境城市作為區域城市和獨特的城市類型,使用區域研究和對比研究的方法,重點以伊犁、喀什噶爾為中心進行分析研究。作者認為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的發展道路不同,都經歷了邊疆政策變遷、邊境變化、建置變遷等重要的歷史演變,一同疊加在新疆邊境地區地理空間發展歷目前。伊犁城市主要是受到邊疆政策變化的因素影響,喀什噶爾則以傳統城市經濟發展和清政府的政治軍事建置為合力,推動城市發展。新疆建省以后,伊犁和喀什噶爾在城市職能不斷完善,都發展為邊境綜合職能城市。在這對比過程中可以發現:邊境地區城市經過各階段的發展,其功能由差異而趨同。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對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爾為中心 目錄
序
緒 論
**節 學術史回顧
第二節 研究緣由及思路
第三節 相關概念說明
第四節 章節與結構
**章 伊犁、喀什噶爾城市地理要素對比分析
**節 城市地理要素概況
第二節 城市發生、發展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對比
第二章 18-19世紀伊犁、喀什噶爾地區中心城市政治軍事職能比較
**節 清代治新政策變遷概述
第二節 伊犁、喀什噶爾城市政治軍事職能對比
第三節 城市政治軍事職能對比與特征分析
第三章 清代新疆建省時期伊犁、喀什噶爾地區中心城市政治軍事職能變化
**節 西北邊疆危機與地區政治中心城市的變化
第二節 新疆建省時期全疆政治軍事布局變化對邊境城市的影響
第四章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中心城市經濟職能的變化與比較(上)
**節 18-19世紀新疆邊境地區中心城鎮經濟職能比較
第二節 19世紀20年代起邊境地區城市經濟職能的衰退
第三節 邊境地區開埠通商與俄國對城市經濟的影響
第五章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中心城市經濟職能的變化與比較(下)
**節 新疆建省時期邊境城市的經濟發展
第二節 19世紀晚期俄國與伊犁、喀什噶爾貿易的對比
第六章 清代新疆伊犁、喀什噶爾城市人口變遷對比與城市結構形態對比
**節 人口演變各階段對比
第二節 人口演變特征對比
第三節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地域結構對比
結 語
后 記
表格目錄
清代新疆邊境地區城市對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爾為中心 作者簡介
吳軼群,女,生于1971年,籍貫浙江麗水。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自2001年在新疆大學人文學院任教,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新疆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歷史地理學,歷代邊疆治理研究。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