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包郵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豆瓣8.1分,德國著名心理學及溝通專家所寫關于溝通心理的權威心理學著作,多角度闡明了溝通雙方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提供了改善人際溝通的工具和指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08-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66
讀者評分:5分3條評論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9.2(3.7折) 定價  ¥5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61709
  • 條形碼:9787201161709 ; 978-7-201-1617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l 溝通心理學領域鼻祖級教材。
l 作者為溝通心理學開創(chuàng)者,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人際溝通專家。
l 開創(chuàng)了溝通的四維模型 ——自我表達維度、事實維度、關系維度、訴求維度。
l 上百幅溝通場景、模型圖。加強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和實用能力。
l 現(xiàn)為德國溝通心理學教學領域的標準教材,在中小學、大學和職業(yè)技能培訓中廣泛使用。
l 整個系列經過無數(shù)的課堂、大學考試以及職業(yè)培訓的印證。促進了溝通心理學的發(fā)展,。
l 出版至今,發(fā)行量已超過200萬冊。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德國著名心理學及溝通專家寫的一套關于溝通心理學的著作。全書分為兩個部分, **部分說明影響信息發(fā)送者與接受者的四個不同面向, 分別是“事實”“關系”“自我宣稱”和“訴求”, 所以, 同樣一句話, 放在不同的情境中, 就可以被解讀成四種不同的意思 ; 第二部分深入觀察這四個面向, 以及在心理學上的相關問題。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目錄

**部分 人際溝通的基礎
**章 剖析一則信息
**節(jié) 事實維度:我在發(fā)送什么信息
第二節(jié) 自我表達維度:我想表達什么
第三節(jié) 關系維度:我對你的看法
第四節(jié) 訴求維度:我想達到什么效果
第五節(jié) 信息:溝通心理學的“診斷”對象
第二章 用“四只耳朵”接收信息
**節(jié) 信息接收者的“自由選擇”
第二節(jié) 接收信息的“四只耳朵”
第三節(jié) 到達的信息:接收者的“粗加工產品”
第三章 與接收結果的邂逅
**節(jié) 信息的“化學反應”
第二節(jié) 信息接收的三個過程
第三節(jié) 幻想的事實檢驗
第四節(jié) 信息接收者的責任
第四章 互動
**節(jié) 個體特性與互動結果
第二節(jié) 加標點:誰先開始的
第三節(jié) 系統(tǒng)理論觀察法
第五章 元溝通
第二部分 人際溝通的“四個維度”
**章 信息的自我表達維度
**節(jié) 自我表達的恐懼
第二節(jié) 自我表達和自我隱藏
第三節(jié) 自我表達技巧的作用
第四節(jié) 自我表達的指導方針
第五節(jié) 自我表達真實性的討論
第二章 信息的事實維度
**節(jié) 客觀性
第二節(jié) 理解性
第三章 信息的關系維度
**節(jié) 概覽(如何與我交談)
第二節(jié) 捕捉關系事件的工具
第三節(jié) 他人的看法
第四節(jié) 關系定義環(huán)
第五節(jié) 信息消息的長期作用:自我概念
第六節(jié) 如何處理關系干擾
第七節(jié) 賦予關系層面功能性
第四章 信息的訴求維度
**節(jié) 表達和效果
第二節(jié) 失敗的訴求
第三節(jié) 隱藏的訴求
第四節(jié) 矛盾的訴求
第五節(jié) 公開的訴求
后記
寫給所有心理學家及喜歡心理學的人
一、“心理學”溝通帶來的機遇和危險
二、元溝通
三、“職業(yè)病”
四、心理學術語
五、治療行為作為操縱工具和武器
六、心理學行為方式的兩面性
七、“人工”的原始性
展開全部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節(jié)選

人們通常認為,所謂心理學家就是使用一些玄奧的語言講述一目了然的事物的一群人。其實只要描述個人經歷中發(fā)生的事情,就會出現(xiàn)這種“他人看不穿”的問題。盡管心理學在旁人看來晦澀難懂,但在本書中,我將竭盡所能對其做通俗易懂的講解。
另外,這本書會涉及每個人日常生活中都會發(fā)生的事情:關于人際溝通,關于理解和交流的方式,關于如何與他人相處。可以說,你在這本書中看不到什么“新鮮干貨”,甚至,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但是,這本書無疑提供了全新的角度,讓你重新審視這些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場景,讓你重新認識至今仍隱藏在蒙眬中的事物。
也許有人會問,心理學是否真的能夠像其描述的那樣——既能從科學理論方面闡釋人際溝通,又能在實際上改善人際溝通?答案是肯定的。雖然至今仍沒有人能夠利用心理學知識和實驗成果提高個人的溝通能力,但是,已經有了一些初具效果的相關知識、手段和訓練方法,可以幫助到那些希望學習溝通技巧的人。
*初,我并無意編寫這本書,因為書的內容對于我個人來講并無太大意義。當我高中時光徹底結束,被貼上“成年人”的標簽時,我的溝通能力已經達到了盡管缺少個人經歷,但仍能做到得體且隨機應變地描述事實的水平。即使不理解事實,也可以隱藏自己的“青澀”,對并沒有過的經歷夸夸其談。
我并不想批判什么,正是這項技能才讓我的大學生涯更加順利,但是我并不能因此而自滿,也更不能因此在大學時停止探索。盡管成了“成年人”,但在人際溝通中我仍然表現(xiàn)得甚為幼稚,這讓我不禁感嘆:上高中的時候為什么沒有開設“如何與他人交往”的課程!后來,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不安和迷茫之后,我下決心學習心理學。當時,我還不知道踏入這個未知領域會對我和他人的交往帶來怎樣的影響。
雖然我暗自設下目標,想要成為交際中的主導者,以確保自己可以在宏觀層面上了解和把控交際的走向。但事實表明,這種認知并不正確。直到后來我才意識到,這個目標讓我一度陷入窘境。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開始借助學到的心理學基本知識(后面會提到這些基本知識)幫助自己了解人際交往。但理性的認知并沒有讓我在交往中如入無人之境。相反,卻讓我飽嘗痛苦——我常常有一種“掉隊”之感—— 一方面,思想認知的進步仿佛插上翅膀般地一日千里;另一方面,感覺和行為卻保持著以往的步調,蝸牛般地一毫米一毫米地緩步向前。
結合我的實際經驗,這本書的教學目標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摸索和訓練才能夠實現(xiàn)。盡管如此,我仍然堅信,客觀的知識可以引導并輔助個性的形成。此外,我也發(fā)現(xiàn),在理智思考中處于“主導地位”的人(像我)更可能在情緒中被一些認知所誤導——比如被本書所闡釋的內容所誤導。
首先,我要對一些人詬病的心理學中難以理解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有兩個經歷促使我一步步“舍棄”了那種專業(yè)的學科性的語言。1969年,我的老師萊茵哈德·陶施在漢堡的一個研究項目中提出了一個問題:信息如何才能準確地傳達?經過幾年的研究,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理解建立在四個層面之上:簡單(語言組織),結構和邏輯順序(篇章結構),簡明扼要(而不是冗長煩瑣)和附加刺激(調動情感的形式)。
但是,比這個發(fā)現(xiàn)更加重要的是,我們成功地將四個層面量化并將其運用在具體的訓練中。關于這個訓練,我會在后面的內容中結合相關例子進行論述。這個研究項目對于我個人的講座和文章風格產生了持久且深刻的影響。
其次,我在為父母、老師和各種從業(yè)者舉行的無數(shù)次訓練課程中發(fā)現(xiàn),本書的科學理論并沒有滲透到課程之中。事實上,可以說是這些學員直接促使了本書的問世。我在書中介紹的人際溝通模型正是受到這些課程的啟發(fā)。
1970年,一家漢堡的企業(yè)與萊茵哈德·陶施的研究小組聯(lián)系,詢問是否可以為他們的員工組織一次提高溝通能力的培訓。起初,我們并不知道這個項目會對我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或許這個請求可以看作“漢堡理解項目”研究的開始;或者可以看作陶施和安妮·瑪麗·陶施的合作風格形成的開始。
事實證明,二者都是。人際交往有多個維度。保羅·瓦茲拉威克曾經將這一事實描述成一個公理:每一次交流都有內容和關系方面……
當時,一些問題出現(xiàn)在我和同事伯納德·福提科、哈德·朗格的面前:怎樣才能將不同的心理學方法(例如卡爾·羅哲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露絲·科恩、弗里茨·波爾斯和保羅·瓦茲拉威克)結合在一起?這些理論成果結合起來對解決實際溝通問題是否有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fā)現(xiàn)了四組問題。這四組問題分別從四個維度影響著人際溝通的過程:
事實維度——怎樣才能清楚地理解事實?對于溝通的這個維度,我們的“漢堡理解項目”可以提供大量佐證。
關系維度——個人的溝通方式如何影響溝通對象?我對溝通對象的說話方式直接表明了我對他的看法。相應地,對方會感受到被接受、被尊重,或者被輕視、被約束、被敷衍。萊茵哈德和安妮·瑪麗隨后在他們的《教育心理學》中事無巨細地研究了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會受到關系維度的極大影響。
自我表達維度——一個人說話的時候,就是在表達自我。無疑,這個特點讓每一條說出的信息都成為窺視測試者性格的樣本。因此,也讓被測試者在測試中(或與專家的接觸中)產生了一絲憂慮。隨著人文主義心理學在德國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意識到——“生活在表面之下”確實可以消除自我表達的恐懼,卻是以損害心理健康為代價的,這為人際溝通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訴求維度——一個人說話,通常都會帶有一定的目的性。通過言語產生某種影響或達到控制的目的,這樣的形式不僅出現(xiàn)在廣告宣傳中,還出現(xiàn)在教育學習中。從普通的溝通交流到精神問題的治療,這種溝通目的無處不在。(至少)從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起,心理學家就開始認識到,訴求維度對一個人的人際交往有著長遠的影響。并且,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種種表現(xiàn)也許和這種潛在的目的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想到所有這些問題,我又想起卡爾·布勒所說的“語言的三個功能”——符號、表達、呼吁。于是,我結合瓦茲拉威克和布勒的觀點,使用四邊形展示信息的不同維度(見圖1)。
我必須承認,我對這個四邊形模型的誕生感到非常滿意。它既適用于具體問題的分析,又可以用于檢測各種溝通干擾,更可以將溝通問題簡明地劃分成多個區(qū)域。
作為一種心理學分析工具,它構成了本書的核心。通過這個四邊形模型,你立刻就能抓住三點內容:
**,每一次明確的溝通都建立在四個維度之上。如果有人說:“我已經給你打了五次電話!”可以說,打了五次電話這一事實十分明確。然而,信息接收者可能并不清楚信息發(fā)送者到底想要傳達什么(是失望還是情緒的起伏),不清楚發(fā)送者對接收者的看法和態(tài)度(也許是控訴“你又去哪里了?”或者“你對我非常重要!”),也不清楚發(fā)送者的目的(也許是“你應該給我回個電話!”)。
因此,信息接收者或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雖然他說的每一個字我都能明白,但他真正想告訴我的是什么?”而且,接收者經常會傾向于接收他們并不清楚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產生于他們的幻想、期待或擔憂。可以說,他們其實是接收了自己發(fā)送的信息,并將臆想或希望的內容填充進對方發(fā)送的信息中。
第二, 一個信息包含許多消息,這些消息圍繞四邊形組合排布。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無所知的接收者必須(在內心)對所有的消息做出反應,這個過程中,消息非常容易變得混亂。在我還小的時候,一次在電車上的經歷讓當時的我困惑不已,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我坐在祖父旁邊,旁邊站著幾個沒有座位的成年人。一位先生大聲地斥責我的祖父:“從沒有見過小孩子占著老人的座位的。”我祖父用相同的音量反擊:“你在這里發(fā)什么牢騷?”一來二去之后,我祖父突然說出一句讓我驚訝不已的話:“是,你說的有道理!”隨即,他讓我站起來,并補了一句:“但你沒必要因此這么氣憤!”這是我**次發(fā)現(xiàn),原來人可以同時既是錯的又是對的。
信息有四個維度,我的祖父在事實和訴求維度肯定了那位先生,但是,在關系維度否定了他。如果信息接收者不能理清內心的不同反應,就無法對外界的信息做出明確的反應,發(fā)送者和接收者面臨的將是一場混亂的溝通。
因此,如果面臨一些復雜且困難的交流情景,向溝通心理學家尋求幫助并不是什么丟臉的事,他們可以作為觀察員,也可以作為“助產士”為你會診, 讓“難產”的信息順利“生產”。現(xiàn)在,溝通心理學使用的場合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夫妻相處、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合作中。
第三, 四邊形的邊長是相等的。這與溝通的四個維度在原則上具有相同重要性的論點相似(盡管在具體情況中,可能只有某個維度*為重要)。與此觀點相反的是,在學校和工作中過分強調事實維度。有人說,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頭重腳輕”——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帶領學生了解社會。即便在工作中,人們也多是用事實說話。
但是,自我表達和關系并非不存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情緒能量依靠這兩個方面得以宣泄。然而,由于這些問題被認為是不客觀的從而遭到否定,這就仿佛是特洛伊木馬——事實隱藏在迷惑人的表面之下。
溝通心理學旨在消除對信息其他維度的偏見,將單一事實維度的交流轉化為生動的四維度溝通。然而,由于長期的單維度事實交流,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對處理信息的其他三個維度疏于練習。因此,可以通過系統(tǒng)訓練、自我摸索和治療讓落后的維度趕上來。
溝通心理學不僅從科學理論角度闡明了信息在發(fā)送者和接收者之間傳遞的過程,還為人們提供了改善人際溝通的工具和指南。但是,我們要知道成功的溝通是什么樣子的,以及失敗的溝通又是什么樣子?
十年前,剛開設培訓課程時,我們理所應當?shù)卣J為——成功的溝通應該具有“吸引人的外表”,因此,也就認定——如果一個人說“別再胡說八道了”,會不利于溝通;相反,如果一個人說“我或許不能完全贊同您的觀點”,效果會更好(見圖2)。
我們當時認為,只要讓參與者明確感受到兩個版本之間的情感差異,并將這種理想的談話風格加以練習,就能改善不良溝通,為心理健康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
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事情其實更加復雜。**種方式表達出的雖然是負面情感,但卻是內心的一種真實寫照。這種真實包括:我該如何處理這種心境?怎么察覺內心的不快(注意到我怎么了)?如何理清他與我的關系以及我與他的關系?怎么在不責怪他的情況下和他說話?
第二種溝通方式雖然被認為是正確的溝通方式,實際上卻否定了內心的真實情感。這種方式可能適用于一些平穩(wěn)順暢的交流,但并不適合作為一個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心理健康的溝通模型。相反,我不得不擔心,未宣泄出的不滿在心中會不斷擴張,再加上一些隱藏的情緒,可能會增加你內心的負擔。
那時,我們還沒有看到人際溝通的這種“深層維度”。因此,在訓練中,我們更多針對的是語言形式的訓練,而在情感處理方面并未給予太多指導。作為教練,我們自己也遵循著這種溝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對自己情感的感知和分析,尤其要避免對內心世界的表達。
我們當時一心認為,應當將“舞臺上展示的禮儀”帶入訓練之中。因此,對于我們來說,保持一種堅定的、善解人意的、始終如一的友好態(tài)度并沒有錯(我真希望我的這些描述帶著幾分夸張,但事實就是如此)。
事實證明,追求“吸引人的外表”是一條歧路。于是,我們將“清晰”和“統(tǒng)一”設為測定溝通是否有意義的新標準!敖y(tǒng)一”不僅意味著內心、目標和價值觀與溝通的一致性,還意味著溝通對象的內心、真實情況與溝通的一致性。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溝通受到干擾,使用元溝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補救方法。元溝通,即關于溝通的溝通,關于彼此互動方式的溝通。溝通治療師曼德爾在1971年曾寫道:“明確元溝通其實并不常見,人們對此(對于開誠布公的分析相處方式)感到羞恥。如果下一代能把它(元溝通)當作習慣,這簡直是人類的一次重大進化。”
本書在向讀者傳授如何讓外在表達和內心分析更加清楚明白的方法之外,也會引導讀者初步認識元溝通。本書的目標讀者首先是心理學從業(yè)者和心理學學生,他們(未來)的工作是領導團隊工作學習,進行溝通培訓,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促進伴侶、家庭和工作團隊的關系,以及增進交流。
其實,許多方法都已經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一些教師已經開始將其中一些方法教授給他們的學生。我一直熱衷于溝通心理學,而不是把它鎖在“藏經閣”里成為秘密。但我意識到心理學隨時有“落入壞人之手”的危險,被利用去控制他人或做不道德甚至是違法之事。另外,對于人際溝通過程的科學研究也可能導致人際關系過分教條化、規(guī)則化。
所以在本書后面的章節(jié)內,我將對人際溝通心理科學的畸形發(fā)展做出一些預設。我堅信,時間會證明,學習如何清晰地表達和分析,對于更好地理解性格的形成和人際關系之間的關聯(lián),一定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另外,在進入**個章節(jié)之前,我還有一些話要說。我認為改善人際交往可以從三個不同的方面著手。
**,個人。為個人提出建議或進行培訓。一方面,有機會讓未發(fā)育成熟的人格得到二次發(fā)育,同時加強個人自主能力(從人文心理學的角度);另一方面,溝通受到干擾的原因和危險只能通過個體分析得出。因此,煩人的學生會讓心理醫(yī)生“不勝其煩”——他們在得到醫(yī)生幫助的同時,還會被貼上“精神異!钡臉撕。盡管如此,煩人的學生可能只是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受到干擾的*顯著“癥狀”。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方面的訓練了。
第二,相互。我們所說的“病人”并不指個別的“另類”,而是一個群體性的思維系統(tǒng)。這里說的“思維系統(tǒng)”是治療夫妻及家庭溝通問題以及現(xiàn)在學校心理輔導的基礎。
這種溝通治療法與行為也有關系,某些特定的溝通方式不會因溝通對象(原則上)自由的行為表現(xiàn)而改變?梢哉f,溝通方式早已經“在腦子里”編程好了。意識到了這一點,就可以開始第三方面的訓練。
第三,對制度的分析和反思。無論是改變個人還是幾個人之間的相互溝通都沒有太大意義,真正需要的是全人類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的改變,讓他們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或者至少意識到自己的溝通方式有待改進。
例如,在一個層次分明的工作環(huán)境中,升遷機會很少,同時又需要同事之間的緊密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雙面”溝通:表面上表現(xiàn)為合作,但背地卻以競爭為導向。
即便是在學校,也有所謂的“開小灶”事件,往往會給師生關系和同學情誼戴上“枷鎖”,這注定會造成“溝通干擾”。從這個角度客觀來看,前面提到的補救措施——無論是學生心理輔助還是教師溝通培訓,抑或師生關系互動治療,作用都過于有限,并沒有從根源解決問題。因此,如果事實證明該制度符合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就可以進行制度變革,在政治層面重新制定新的基本社會制度。
對于我的一些學生來講,當說到這本書主要指導**、第二兩個方面的訓練時,他們可能已經沒了興趣。他們認為,這是將問題“心理化”——著眼于治療癥狀,卻掩蓋了根本問題,以維持病態(tài)社會系統(tǒng)表面上的正常運作。
我知道,如果忽視第三個方面的反思,會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我同樣也意識到,只強調第三方面而忽視前兩個方面,同樣十分危險——人怎能自信滿滿地想要改變社會,卻不從自身開始做起呢?

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作者簡介

弗德曼??舒茨??馮??圖恩
1944年出生,德國著名心理學家及溝通學專家。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專攻協(xié)商與訓練!墩勗捠ソ洝肥瞧浯碜,且已成為德國許多學校師生與職場工作者必讀的權威著作。由此延伸并與多位作者和著有:《解釋協(xié)助:治療師、談話指導者與主持人的手冊》、《交談:給主管們的溝通心理學》等。他的著作銷量超過百萬本,翻譯成多國語言。做為溝通咨商專家,他在很多領域,都有極廣的影響力。

商品評論(3條)
  • 主題:溝通的力量:極簡溝通的四維模型

    書不錯,就是感覺作者或者翻譯的表達能力不夠犀利

    2025/2/25 16:18:08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循序漸進的一本方法論,看開頭會覺得啰嗦,到后面融會貫通的部分就好很多

    2025/1/9 21:13:45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心理學鼻祖的一本書,塑封完整,印刷清晰

    2024/8/20 9:31:29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丝国产| 亚洲日韩天堂 |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 成人精品一区日本无码网 |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无套中出学生姝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 | 性欧美一区 | 国产综合精品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 黄片毛片免费观看 |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 伊人网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 国产一级淫片a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一级第一级毛片 | 囯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线 | 国产精品爽爽久久久久久蜜臀 | 少妇大乳a级毛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一区天堂 | 久草免费资源站 | 一级片黄色a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欧美 |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黄色软件在线播放 | 欧美毛片大全 | 日本色中色 | 国产永久在线 | 久久免费成人 |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黄网| 欧美一级α片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免费看毛片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