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華為破局:如何理性地突破巨頭封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26928
- 條形碼:9787516826928 ; 978-7-5168-2692-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為破局:如何理性地突破巨頭封鎖 本書特色
1、**熱點圖書,華為破局就是中國破局! 今年*大的熱點,除了疫情之外,就是美國對中國瘋狂的打壓事件。華為作為我國高科技上的明珠,不可避免地成了美國重點打擊對象。這也引起了民眾大范圍的關注和支持華為現象,華為挺住,就為中國的高科技發展保留了希望;華為能夠破局,就能幫助中國突破美國的科技霸權。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華為破局就是中國破局! 2、灰度哲學適用于中興、小米、抖音等出海奮斗的中國企業學習,也適用于每一家面對行業巨頭壓力的中小公司學習,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的案頭**參考書。 “灰度”是介于白色和黑色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既不過于激進,又不過于保守;既有創業者、開拓者的**,又有守成者、發展者的穩重。可以說,正是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才為華為爭取了生存、成長的空間,才成就了**的華為公司。 3、《華為破局》搭配《美國陷阱》看,效果*好,兩本書讓你看透美國霸權思維,以及突破這種霸權的方法。 4、百萬級暢銷書作家高原先生繼《潛意識》、《自制力》后*新力作,以其獨特的**視角,幫你分析世界亂象,看清未來走勢。
華為破局:如何理性地突破巨頭封鎖 內容簡介
本書分十章, 內容包括: 灰度哲學: 華為突破巨頭封鎖的核心奧秘 ; 摒棄極端管理思維, 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 “鐵三角”文化: 以客戶為中心, 以奮斗者為本, 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等。
華為破局:如何理性地突破巨頭封鎖 目錄
**章灰度哲學:華為突破巨頭封鎖的核心奧秘
01 開放、妥協、“灰度”:植根于華為文化的三大主義 ......002
02 注重均衡,保持動態的戰略平衡 ......007
03 從崇尚“狼道”競爭到尋求合作、平衡與共贏 ......011
04 為什么說《華為基本法》是華為的*高綱領 ......015
05 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不斷成長 ......020
延伸閱讀:為什么選擇《華為基本法》 ......024
第二章摒棄極端管理思維,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06 華為的輪值CEO制度 ......026
07 摒棄極端思維,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030
08 管理者要有寬文化背景 ......033
09 堅持自我批判和寬以待人相結合 ......036
10 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常創新 ......038
延伸閱讀:任正非的管理思維與華為的發展 ......040
第三章“鐵三角”文化: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
11 華為文化有什么特色:廣譜型文化 ......044
12 華為超越競爭對手的全部秘密:“三個根本保障” ......047
13 以客戶為中心 ......051
14 以奮斗者為本 ......054
15 長期堅持艱苦奮斗 ......058
延伸閱讀:“三個根本保障”之間,是如何達成動態均衡的 ......060
第四章企業戰略:從崇尚“狼道”進攻到注重均衡發展
16 華為早期崇尚的“狼道”文化 ......064
17 哪些故事讓華為的戰略思維發生改變 ......067
18 戰略聚焦:華為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通信制造 ......072
19 均衡發展:華為三大業務領域齊發力 ......076
20 擴張背景下的精細化管理 ......078
延伸閱讀:華為的“壓強原則” ......081
第五章人才思維:員工值多少錢,自己說了算
21 知本主義:華為人才價值創造體系 ......086
22 *重要的永遠不是能力,而是貢獻 ......090
23 華為價值分配體系:員工值多少錢,自己說了算 ......092
24 員工培訓,人才戰略的重中之重 ......096
25 讓員工成為行業內的專家:一線員工擁有表決權 ......100
26 末位淘汰制與輪崗制 ......103
27 考核永遠只是方式,而不是目的 ......107
延伸閱讀:華為藍血文化與人才管理 ......110
第六章客戶服務思維:顧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28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118
29 以需求為導向,發揮產品經理的作用 ......122
30 搭建客戶服務平臺,建立客戶檔案 ......125
31 *好的服務是將客戶升級為合作者 ......127
32 對手也可以變成客戶 ......129
延伸閱讀:華為的客戶關系管理 ......133
第七章市場思維:抓住市場,才能把握機遇
33 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壟斷市場 ......136
34 既要做高端也要做低端 ......139
35 機會主義永遠都不可取 ......142
36 擴張有利有弊,必須慎重對待 ......144
37 要有坐10年冷板凳的耐心 ......147
延伸閱讀:華為的并購史 ......150
第八章國際思維:不做井底之蛙,全新的國際視野
38 國際領先,其實沒什么大不了 ......154
39 海外市場,拒絕投機,果斷決策才是王道 ......157
40 品牌是企業的生命 ......160
41 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164
42 勇于競爭,主動加入國際投標 ......168
43 組建海外人才梯隊 ......172
44 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打敗對手 ......174
45 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 ......170
延伸閱讀:華為國際營銷人才的培養 ......173
第九章創新思維: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
46 一味模仿,企業是不可能長久的 ......178
47 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 ......182
48 科研隊伍是創新的人才保證 ......187
49 研發投入是創新的資金基礎 ......190
50 完善創新驅動機制,打造創新研發體系 ......193
51 理念創新有時候比技術創新更重要 ......196
52 知識產權保護是華為新的課題 ......201
延伸閱讀:華為與三星的“戰爭” ......206
第十章危機思維: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53 惶恐才能生存,偏執才能成功 ......210
54 活下去,永遠是硬道理 ......214
55 華為是在不斷失敗中成長起來的 ......216
56 鯰魚效應:危機時刻存在 ......222
57 木桶理論:著重解決短板 ......225
58 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具備預見并解決困難的能力 ......228
延伸閱讀:華為有“互聯網+”思維嗎 ......232
參考文獻 ......235
附錄 華為大事年表......237
華為破局:如何理性地突破巨頭封鎖 節選
作為如今全球范圍內*優秀和*具成長性的科技公司之一,華為的崛起歷程和商業思維一直是人們重點研究的對象。在創始人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從一家小微企業起步,經過3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成功地登上了全球*佳品牌排行榜,它的企業管理哲學深受人們的關注。任正非認為,華為之所以能堅定不移地走到今天,取得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每一位華為人的辛勤勞動,另一方面也是華為管理精髓“開放、妥協、‘灰度’”哲學的正確引導。開放、妥協、灰度,這三個詞深深扎根于華為的企業文化中,也是每一位華為人身體力行的準則。 那么如何理解這三個詞呢? 開放:不要固守一處,要有開闊的思維和包容的心態,了解和學習新鮮事物; 妥協:為了實現目標,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適當的交換、合作來達成,這樣不僅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還能節省企業的資源,一舉兩得。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妥協并不意味著一味地退讓,妥協是為了前進,這是妥協的前提。 “灰度”:在具體執行的時候,不需要精確到位,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間,利于適度的管理和調控。“灰度”,給予了每一位員工適當的操作空間,也給企業一些彈性的管理原則,同樣也不是毫無節制的。 “灰度哲學”是什么 作為一名管理者,任正非曾多次在不同場合闡述過華為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思想。其中有兩個著名的觀點,**個是“華為的冬天”,第二個就是“灰度哲學”。“華為的冬天”體現了華為在經營上強烈的危機意識,“灰度哲學”表達了華為別具一格的管理思想。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想要發展,必須有恰當的管理。恰當的管理可以使企業的每一位員工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任正非認為,企業要在技術或商業模式的層面取得進步是比較容易的,但管理的進步卻非常困難。對一家企業而言,技術的變革時刻都在進行,管理的變革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因為管理直接觸及的是人的利益,這也是“灰度哲學”形成的客觀原因。 “灰度哲學”的核心是均衡。企業領導人通過運用“灰度哲學”,使公司所有人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即,不論行走的線路如何變化,企業都可以向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 用“灰度哲學”武裝起來的華為,看到的是一個“全聯接”的世界。華為懂得用供應商的眼睛看世界,從客戶的角度研發產品。在“灰度哲學”的指導下,一切基于實用思維,在管理中對癥下藥,堅持利益共享,既讓員工成為企業發展的獲利者,又巧妙地掌握著一個中間尺度,使員工不至于成為完全的食利階層,從而激活了企業的狼性精神,推動著華為快速發展。 不斷地開放與學習 在華為的文化內核中,開放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經營一家現代企業,必須向*先進的榜樣開放,向全世界所有的智慧開放,而不應自滿于已有的成果。 華為從來不是保守的,從成立到現在,華為的管理思維一直都是處于不停的更新中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企業,它們的管理經驗、組織經驗都是華為始終學習的對象。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華為多次邀請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Hay Group(美國合益集團)等全球著名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國內外著名的管理學家為華為打造一套適應華為的管理流程體系。這套管理體系,前前后后花費了超過100億美元,這當然不是結束,實際上它還在持續升級中,始終保持在世界領先水平。華為之所以愿意花費這么大的代價,就是希望時刻能夠學習到世界上的先進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實力。 開放讓華為能夠源源不斷地收集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而專注則是讓華為尋找到有價值的信息之后可以保持心無旁騖的狀態向前發展。任正非明白,一個人必須時刻將自己放空,才可能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得到,并且知道智慧在哪里,懂得從什么地方汲取營養。一個成功的企業也是如此。華為廣泛地開展了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和技術合作,為了順利地開展卓有成效的技術合作,華為先后和英特爾、西門子等世界電子巨頭采用多種合作方式,比如成立聯合實驗室、合資公司,從而達到技術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 華為不僅向成功者學習,也會向失敗者學習,同時還善于從全世界發生的事件中汲取經驗。比如,阿富汗戰爭期間,任正非從新聞報道中總結出美軍的作戰思想,并利用它對華為的管理體制進行了一次革新,而且創造性地發明并強化了“鐵三角”體制;另外,他還計劃拿出一大筆錢改造公司的管理團隊,在公司實行“一線直線決策”的理念,讓每個員工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讓大家都有話語權。 任正非說:“‘灰度哲學’就是向所有的智慧開放,向*前沿的科學思想開放,也向*新的技術思維開放。”華為是理想主義者,是拿來主義者,同時也是現實主義者。對今天的創業者和未來的企業家來說,具有重要的思考和借鑒意義。 沒有妥協,就沒有“灰度” 華為的文化很實在,任正非也是一位超級務實的企業家。在華為的“灰度哲學”中,妥協是一個關鍵的元素。從字面意義上看,妥協好像就是讓步,但在具體的實踐中,妥協意味著“堅定地向目標曲線前進”。 現在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是一腔熱血的理想主義者,年輕、沖動,他們血氣方剛,豪氣沖天,卻不太懂得“必要的妥協”,因此在行動中常常遇到無法克服的阻力。這正是華為非常在意的問題,它希望自己的骨干員工是“高效的行動家”,同時又是“柔和的合作者”。 任正非曾經以中國歷史上的變法者舉例來說明妥協的重要性:“我們華為有很多干勁沖天的干部,一往無前,不懂妥協。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屢次變法,雖然對中國社會的進步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卻大多沒有實現變法者的愿望。我認為,原因是面對變法者自己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采取的變革太激進,太僵化,沖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們用較長的時間來實踐,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可能會好一些。其實,這就是缺少灰度的表現。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條直線,也許是不斷左右搖擺的曲線,在某些時段中來說,還會畫一個圈,但是我們離得遠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然是緊緊地指著前方。” 在管理中,人和人之間互相要有理解和寬容。我們對于正確方向的堅持,和妥協并不是對立與矛盾的,因為在必要的時候,妥協恰恰是一種對正確方向的堅持。可以這么說,沒有妥協,就沒有“灰度”。妥協的不是方向,也不是原則,而是在目標實現過程中采用的應對策略。只要有利于目標的實現,為什么我們不能適當妥協一下呢?在很多人看來,妥協好像就是軟弱和不堅定,似乎只有絕不妥協才是英雄本色——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對于企業的發展非常有害。在目標方向明確的前提下,妥協一下,換一條路徑,總要強過停滯不前。因此,妥協的思想基礎是基于現實環境的務實和變通,是為了在某種條件下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可如果只有社交的話,還不足以和瓦崗集團競爭,人家的新任CEO李密也是“關隴集團”的人,憑什么聽你的? 李淵的第二個絕活叫“線上+線下”。他經過實地考察和聽取報告,發現了其他人的致命弱點:口號喊得震天響,可根本不能落到實處。 比如竇建德說“為農民謀福利”,可他常年處于戰爭狀態,根本沒有精力考慮農民兄弟。比如瓦崗集團,“社交+流量”的路子很順利,卻偏偏要打造名人效應,把貴公子李密推上前臺。堂堂的瓦崗集團成了貴公子的獨角戲,普通群眾說一萬句都不如人家一句響,心都涼透了。比如杜伏威在戰場上很厲害,但格局小。 這樣一看,問題就比較簡單了。李淵出身高貴,手中掌握著大量優質的社交關系,加上摸清了時代脈搏,知道用戶想要的是什么,要做的就是盡力滿足他們。他還有一個“撒手锏”李世民,為他開拓市場。在別人看來紅利消失的時候,創業者李淵卻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真正讓李淵勝利的是第三個秘籍——買買買。 大家出來創業,都是為了混口飯吃,能和氣生財,絕對不會打打殺殺。于是李淵開了一場發布會:“我們是統一天下的團隊,大家快來加入啊。”于是,周文舉、楊士林、王薄、周法明等都來投降了。對李淵來說,雖然他不認識這些人,但也不影響雙方的交易。你信任我,我信任你,就可以達成共識。想要官職的,可以入朝也可以在地方;想要股份的,看實力給爵位。 在李氏“三板斧”的威力下,僅僅8年時間,大唐集團就一統天下。 624年,草莽英雄的時代結束了。 杜伏威投降后,坐上了大唐的第四把交椅,其地位僅在李元吉之下。在他的心目中,35歲前退休的夢想實現了。偏偏此時他的好兄弟輔公祏在江淮扯旗造反。唐軍派來討伐輔公祏的是李靖。跟“托塔天王”打架,你以為你是孫悟空啊?不到半年,輔公祏就被傳首長安,杜伏威也被賜死。再加上幾年前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兵敗被殺,大唐基本一統天下。 草根創業時代的結束,首先來自流量紅利的徹底消失。10年前隨便跑馬圈地,都會有大把的流量供創業者們揮霍。而各地的人們驚奇于時代的變革,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于是一拍即合,全天下有幾百支創業團隊。經過10年的大浪淘沙,創業者們經過優勝劣汰,角逐出*適合人們的產品——大唐集團。 留下有留下的道理,消失有消失的理由,*重要的是,人口沒有增長,也就意味著沒有新的流量涌入。而現有流量全被大唐霸占,新的創業者就沒有了開始的土壤。在這樣的局面下,投資人——突厥集團,也束手無策。 創業時代結束了,但新的時代正在開啟,機會的大門永遠不會關閉,也許只差一個轉身。 新的時代有新的玩法,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選擇。 徐世是瓦崗集團的核心骨干,在瓦崗敗落、大唐崛起的關鍵時刻,他投身到大唐的陣營中來。這個華麗的轉身,讓他拿到了原始股。從此以后,他就安心在大唐集團努力奮斗,*終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為英國公,官拜宰相。因為功勞大而被賜李姓,后來也叫李。 他的新玩法屬于創業變現。 那么不屬于大唐朋友圈的人該怎么辦呢?“五姓七家”[ 即五姓七望。隋唐時代,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 ]的選擇是閉門讀書。他們是關東的士族門閥,當初支持過竇建德,和大唐不是一個陣營的,現在索性就留在老家種田、讀書、考科舉,等待新的機會。 130年后,“安史之亂”爆發。這時的大唐急于尋找新的合作者,于是經過百年積累的關東門閥就趁勢而起,成為大唐新的支柱。此后的150年,是屬于“五姓七家”的時代。 “滎陽鄭氏”連出宰相,號稱“鄭半朝”;“清河崔氏”有10位宰相;“趙郡李氏”連出17位宰相;“范陽盧氏”中進士者超過百人,“八相佐唐”傳為佳話。 關東門閥的選擇是等待機會。既然時代變化已成定局,那就只能調整自己的節奏來順應時代。適者生存,要學會做個聰明人。 唯一不變的宗旨是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會有無限可能。每個時代都不缺少機會,缺的是發現機會的眼睛。
華為破局:如何理性地突破巨頭封鎖 作者簡介
高原,暢銷書作家,管理咨詢師,長期從事企業管理咨詢及高端培訓工作,為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提供顧問服務和專業支持,十幾年來與上千名全球各行業的精英有過深入的合作。著有百萬級暢銷書《潛意識》、《自制力》等,他的書斬獲電商“終身五星級圖書”榮譽。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