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學基礎/石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578763
- 條形碼:9787502578763 ; 978-7-5025-78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學基礎/石磊 本書特色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中等醫藥職業技術教育一直按中等專業教育(簡稱為中專)和中等技術教育(簡稱為中技)分別進行。自□0世紀90年代起,國家教育部倡導同一層次的同類教育求同存異。因此,全國醫藥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教材建設委員會在原各自教材建設委員會的基礎上合并組建,并在全國醫藥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的組織領導下,專門負責醫藥中職教材建設工作。 鑒于幾十年來全國醫藥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一直未形成自身的規范化教材,原國家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應各醫藥院校的要求,履行其指導全國藥學教育、為全國藥學教育服務的職責,于□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出面組織各校聯合編寫中職教材。先后組織出版了全國醫藥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系列教材60余種,基本上滿足了各校對醫藥中職教材的需求。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教育管理□□和教學改革,使人才培養更加適應□□□□建設之需,自□0世紀90年代末,中央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包括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據此,自□000年起,全國醫藥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組織開展了教學改革交流研討活動。教材建設更是其中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 幾年來,在全國醫藥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的組織協調下,各醫藥職業技術院校認真學習有關方針政策,齊心協力,已取得豐碩成果。各校一致認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應定位于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管理、服務□□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專業設置必須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根據市場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和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則要突出職業技術特點,注意實踐技能的培養,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各校先后學習了《□□□□□□□職業分類大典》及醫藥行業工人技術等級標準等有關職業分類、崗位群及崗位要求的具體規定,并且組織師生深入實際,廣泛調研市場的需求和有關職業崗位群對各類從業人員素質、技能、知識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針對特定的職業崗位群,設立專業,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素質、技能、知識結構,建立技術考核標準、課程標準和課程體系,□后具體編制為專業教學計劃以開展教學活動。教材是教學活動中必須使用的基本材料,也是各校辦學的必需材料。因此研究會首先組織各學校按國家專業設置要求制訂專業教學計劃、技術考核標準和課程標準。在完成專業教學計劃、技術考核標準和課程標準的制訂后,以此作為依據,及時開展了醫藥中職教材建設的研討和有組織的編寫活動。由于專業教學計劃、技術考核標準和課程標準都是從現實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中歸納出來的,因而研究會組織的教材編寫活動就形成了以下特點: 1.教材內容的范圍和深度與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要求緊密掛鉤,以收錄現行適用、成熟規范的現代技術和管理知識為主。因此其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突破了傳統教材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局限,突出了職業技能特點。 □.教材編寫人員盡量以產學結合的方式選聘,使其各展所長、互相學習,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內容脫離實際工作的弊端。 3.實行主審制,每種教材均邀請精通該專業業務的專家擔任主審,以確保業務內容正確無誤。 4.按模塊化組織教材體系,各教材之間相互銜接較好,且具有一定的可裁減性和可拼接性。一個專業的全套教材既可以圓洪地完成專業教學任傷,又可以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地區特點,或市場需求變化供相近專業選用,甚至適應不同層次教學之需。 本套教材主要是針對醫藥中職教育而組織編寫的,它既適用于醫藥中專、醫藥技校、職工中專等不同類型教學之需,同時因為中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技術操作型人才,所以本套教材也適合于同類崗位群的在職員工培訓之用。 現已編寫出版的各種醫藥中職教材雖然由于種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仍留有諸多遺憾,上述特點在各種教材中體現的程度也參差不齊,但與傳統學科型教材相比畢竟前進了一步。緊扣社會職業需求,以實用技術為主,產學結合,這是醫藥教材編寫上的重大轉變。今后的任務是在使用中加以檢驗,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及時修訂并繼續開發新教材以促進其與時俱進、臻于完善。 愿使用本系列教材的每位教師、學生、讀者收獲豐碩!愿全國醫藥事業不斷發展!
中醫學基礎/石磊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全國醫藥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教材之一,由全國醫藥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組織相關專家編寫。本書在繼承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內容和框架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采用新穎活潑的問答體例,語言表述淺顯流暢易懂,提問順序符合邏輯思維,以期能為中等職業學校教材編寫做出有益嘗試。全書內容包括緒論,中醫學理論的哲學基礎,認識正常人體,認識疾病,預防和治療原則五部分,可供中等職業學校中醫藥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參考和培訓用書,同時也是中醫學入門教育的很好選擇。
中醫學基礎/石磊 目錄
**節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
1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中醫學理論的哲學基礎是什么?
3中醫學是如何認識正常人體的?
4中醫學是如何認識疾病的?
5中醫學是如何診斷疾病的?
6中醫學防病和治病基本原則是怎樣的?
第二節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7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一、整體觀念
8什么是整體觀念?
(一)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9人體的各部分是怎樣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
10怎樣從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幾方面理解人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
(二)人與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
11環境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二、辨證論治
12病、證、癥的概念是什么?
13什么是辨證論治?
第三節中醫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14標志著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典籍是什么?
15可與《黃帝內經》媲美的典籍是什么?
16*早確立辨證論治的書籍是什么?
17現存*早的藥物學專著是什么?
18**部中醫病因、病機和證候學專著是什么?
19“金元四大家”是指哪些醫家?
20“溫病學派”*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第二章中醫學理論的哲學基礎
**節陰陽
21什么叫陰陽?
22如何對事物進行陰陽分類?
一、陰陽的相互關系
23陰陽的相互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24什么是陰陽的互根互用?
25什么是陰陽的對立制約?
26什么是陰陽的消長平衡?
27什么是陰陽的相互轉化?
二、陰陽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28人體如何分陰陽?
29人體陰陽平衡的含義是什么?
30人體陰陽失調的含義是什么?
31如何調整人體的陰陽?
第二節五行
32什么是五行?
33五行的特性是什么?
34如何對事物進行五行歸類?
一、五行的相互關系
(一)相生與相克
35什么是五行的相生?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怎樣的?
36什么是“母子關系”?
37什么是五行的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什么?
38相生與相克之間有何關系?
(二)相乘與相侮
39什么是五行的相乘?五行相乘的次序是什么?
40什么是五行的相侮?五行相侮的次序是什么?
41相乘與相侮有何關系?
二、五行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42人體臟腑如何分屬于五行?
43五行原理可以用于解釋臟腑間在生理上的相互關系嗎?
44五行原理可以用于解釋臟腑間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嗎?
45五行的原理可以用于疾病的診斷嗎?
46五行的原理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療嗎?
第三章認識正常人體
47人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節臟腑
48中醫學的臟腑與西醫學的內臟有什么不同?
49五臟、六腑和奇恒之腑有什么不同?
一、臟腑的生理
(一)心與小腸系統
50心與小腸系統的組成有哪些?
心的生理功能
51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52什么叫心主血脈?它的**條件是什么?
53什么叫心藏神?
54心藏神與心主血脈有何關系?
心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
55心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是什么?
56什么叫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57什么叫心開竅于舌?
58什么叫心在液為汗?
59什么叫心在志為喜?
小腸的生理功能
60小腸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61什么叫小腸主受盛和化物?
62什么叫小腸主分別清濁?
心與小腸的關系
63心與小腸在生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64心與小腸在病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二)脾與胃系統
65脾與胃系統的組成有哪些?
脾的生理功能
66脾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67什么叫脾主運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68什么叫脾主升清?表現在哪些方面?
69什么叫脾主統血?
脾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
70脾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是什么?
71什么叫脾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唇?
72什么叫脾開竅于口?
73什么叫脾在液為涎?
74什么叫脾在志為思?
胃的生理功能
75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76什么叫胃主受納和腐熟水谷?
77什么叫胃主通降?
脾與胃的關系
78脾與胃在生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79脾與胃在病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三)肝與膽系統
80肝與膽系統的組成有哪些?
肝的生理功能
81肝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82什么叫肝主疏泄?
83肝主疏泄對人體的影響主要在哪些方面?
84什么叫肝主藏血?
肝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
85肝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是什么?
86什么叫肝在體合筋?
87什么叫肝開竅于目?
88為什么說肝其華在爪?
89什么叫肝在液為淚?
90什么叫肝在志為怒?
膽的生理功能
91膽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92什么叫膽主貯藏和排泄膽汁?
93什么叫膽主決斷?
肝與膽的關系
94肝與膽在生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95肝與膽在病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四)肺與大腸系統
96肺與大腸系統的組成有哪些?
肺的生理功能
97肺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98什么叫肺主氣?它包括哪些方面?
99什么叫肺主宣發?它體現在哪些方面?
100什么叫肺主肅降?它體現在哪些方面?
101什么叫肺主通調水道?它體現在哪些方面?
102什么叫肺朝百脈?
肺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
103肺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是什么?
104什么叫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105什么叫肺開竅于鼻、喉為肺之門戶?
106什么叫肺在液為涕?
107什么叫肺在志為悲(憂)?
大腸的生理功能
108大腸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肺與大腸的關系
109肺與大腸在生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110肺與大腸在病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五)腎與膀胱系統
111腎與膀胱系統的組成有哪些?
腎的生理功能
112腎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13什么叫腎主藏精?
114什么是精?什么是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115腎精的作用是什么?
116什么叫腎主水?腎主水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17什么叫腎主納氣?
腎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
118腎與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的關系是什么?
119什么叫腎在體合骨?
120什么叫腎其華在發?
121什么叫腎開竅于耳?
122什么叫腎開竅于前后二陰?
123什么叫腎在液為唾?
124什么叫腎在志為恐(驚)?
膀胱的生理功能
125膀胱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腎與膀胱的關系
126腎與膀胱在生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127腎與膀胱在病理上的關系是怎樣的?
(六)心包與三焦系統
128心包與三焦系統是怎樣構成的?
129什么是心包?它有什么功能?
130三焦究竟是指什么?
131六腑之一的三焦有什么生理功能?
132上焦、中焦、下焦分別是指人體的哪些部位?
二、臟腑的關系
(一)臟與臟的關系
133心與肝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34心與脾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35心與肺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36心與腎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37肝與脾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38肝與肺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39肝與腎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40脾與肺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41脾與腎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142肺與腎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二)腑與腑的關系
143腑與腑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二節氣血津液
144什么是氣血津液?
145精氣血津液與臟腑的關系是什么?
一、氣
146什么是氣?
(一)氣的來源
147氣是怎樣生成的?
(二)氣的功能
148氣的功能是什么?
149什么是氣的推動功能?
150什么是氣的防御功能?
151什么是氣的固攝功能?
152什么是氣的氣化功能?
153什么是氣的溫煦功能?
(三)氣機
154什么叫氣機?其變化的形式有哪些?
155什么叫氣機調暢?
156什么叫氣機紊亂?
(四)人體中較重要的幾種氣
元氣
157什么是元氣?
158元氣的功能是什么?
宗氣
159什么是宗氣?
160宗氣的功能是什么?
衛氣
161什么是衛氣?
162衛氣的功能是什么?
營氣
163什么是營氣?
164營氣的功能是什么?
二、血
165什么是血?
(一)血的生成
166血是怎樣生成的?
(二)血的功能
167血的功能是什么?
(三)血的運行
168血是怎樣運行的?它的運行與哪些臟腑有關?
三、津液
169什么是津液?
170津和液的區別是什么?
(一)津液的功能
171津液的功能是什么?
(二)津液的代謝
172津液是怎樣生成的?
173津液是怎樣輸布和排泄的?
四、氣血津液的相互關系
174氣與血的關系是怎樣的?
175“氣為血之帥”的含義是什么?
176“血為氣之母”的含義是什么?
177氣與津的關系是怎樣的?
178血與津液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三節經絡
179什么是經絡?
一、經絡組成
180經絡是怎樣組成的?
(一)經脈
181什么是經脈?
正經(十二經脈)
182正經是指哪些?正經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83十二經脈是怎樣命名的?
184十二經脈是怎樣走向、交接的?
185十二經脈是怎樣形成表里關系的?
186十二經脈分布規律是怎樣的?
187十二經脈流注次序是怎樣的?
奇經
188奇經有哪些?
189正經與奇經的區別是什么?
190奇經八脈有哪些生理功能?
191什么叫十四經脈?十四經脈的經絡循行圖是怎樣的?
經別
192什么是經別?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二)絡脈
193什么是絡脈?
(三)經絡的連屬部分
194經脈的連屬部分有哪些?
195什么是經筋?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96什么是皮部?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二、經絡的生理功能
197經絡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三、經絡的臨床應用
198經絡理論在中醫學中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第四章認識疾病
**節病因
199什么是病因?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200中醫探求病因的方法是什么?
一、外感病因
201什么是外感病因?
(一)六淫
202什么是六淫?六淫與六氣有什么關系?
203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是什么?
風邪
204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205“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的含義是什么?在臨床上能得到
印證嗎?
206風為百病之長的含義是什么?在臨床上能得到印證嗎?
207風善行而數變的含義是什么?哪些臨床表現可印證?
208風性主動的含義是什么?哪些臨床表現可印證?
寒邪
209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210寒傷陽氣的表現有哪些?
211寒主收引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212寒性凝滯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暑邪
213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214“暑為陽邪,暑性炎熱”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215“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
證它?
濕邪
216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217“濕為陰邪,易傷陽氣”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218“濕邪有形,易阻氣機”的含義是什么?
219濕性黏滯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220“濕性重濁”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221“濕性趨下,易傷陰位”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燥邪
222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223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燥性干澀,易傷津液”?
224為什么燥易傷肺?
火邪
225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226火邪“其性炎上”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臨床表現可以印證它?
227火為什么容易傷津耗氣?傷津耗氣后會產生哪些癥狀?
228為什么“熱極”會“生風”?熱極生風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229為什么火易動血?動血的臨床表現在哪些?
230為什么火易致腫瘍?
(二)癘氣
231什么是癘氣?
232癘氣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什么?
二、內傷病因
233什么是內傷病因?
(一)七情
234什么是七情?七情什么情況下會成為致病因素?
235七情有哪些致病特點?
236七情可傷及哪些臟腑?
237七情對氣機有何影響?
238七情會引起病情加重嗎?
(二)勞逸
239什么是過勞?
240什么叫勞力過度?勞力過度會引起什么后果?
241什么叫勞神過度?勞神過度對人體的影響是什么?
242什么是房勞過度?房勞過度對人體的影響是什么?
243什么是過逸?過逸對人體有害嗎?
(三)飲食
244什么是飲食失宜?
245飲食不潔對人體的影響是什么?
246饑飽失常對人體的影響是什么?
247飲食偏嗜對人體的影響是什么?
三、病理產物性病因
248什么是病理產物性病因?
(一)痰飲
249什么是痰飲?痰和飲的區別是什么?
250什么是“有形之痰飲”和“無形之痰飲”?
251痰飲共同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252痰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253飲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二)血
254什么叫瘀血?
255瘀血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四、其他病因
256常見的外傷有哪幾種?
257創傷、跌打損傷、持重努傷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258凍傷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259燒燙傷的致病特點是什么?
第二節基本病機
260什么叫基本病機?
一、疾病發生病機(發病原理)
261什么叫發病?
262什么叫正氣?什么叫邪氣?它們在發病過程中各起何作用?
二、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的病機
(一)正邪盛衰與疾病的發展、變化
263正邪盛衰與疾病的虛實有什么關系?
264邪正盛衰與疾病的發展階段有什么關系?
(二)陰陽盛衰與疾病的發展變化
265陰陽失調主要有哪幾種病理狀態?
陰陽偏盛
266什么是陰陽偏盛?陰陽偏盛與疾病的寒熱性質有何關系?
陰陽偏衰
267什么是陰陽偏衰?陰陽偏衰與疾病的寒熱性質有何關系?
268什么是陰陽互損?陰陽互損與陰陽兩虛證有何關系?
陰陽格拒
269什么是陰陽格拒?其病機是什么?
270陰陽格拒與疾病的寒熱真假有何關系?
陰陽亡失
271什么是陰陽亡失?
272亡陰和亡陽是怎樣相互影響的?
(三)氣血津液失常與疾病的發展變化
氣的失常
273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氣的失常有哪些?
274什么是氣虛?
275什么是氣機失調?氣機失調主要有哪些?
血的失常
276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血的失常有哪些?
津液失常
277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津液代謝失常有哪些?
278什么是津液虧損?
279什么是津液輸布障礙?其病機是什么?
280什么是津液排泄障礙?其病機是什么?
三、疾病的轉歸病機
281什么叫疾病的轉歸?
282疾病為什么會痊愈?痊愈的病機是什么?
283疾病為什么會引起死亡?死亡的病機是什么?
284疾病為什么會纏綿難愈?
285疾病后遺癥?它與纏綿有什么不同?
第三節四診
286四診是指什么?
一、望診
287何謂望診?望診包括哪些內容?
(一)望神
288得神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289假神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290少神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291失神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二)望面色
292望面色的內容是什么?
293面部的常色是怎樣的?
294什么是面部病色?常見的病色有哪些?
295面部的五色主病是怎樣的?
(三)望形態
296什么是望形體?常見形體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297什么是望姿態?如何從望姿態來對疾病作基本判斷?
(四)望舌
298什么是舌診?
299舌診的原理是什么?
300舌的不同部位是如何對應不同臟腑的?
301什么是舌質?望舌質包括哪些內容?
302什么是舌苔?望舌苔包括哪些內容?
303正常人的舌象是怎樣的?
304常見的舌形有哪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05常見的舌色有哪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06常見的苔形有哪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07常見的苔色有哪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二、聞診
308聞診的內容包括哪些?
(一)聽聲音
309什么是聽聲音?
310常見的病變聲音有哪些?
311發聲異常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312語言異常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313什么是哮、喘?其臨床意義是什么?哮與喘的區別是什么?
314什么是咳嗽?咳與嗽有何區別?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15什么是嘔吐?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二)嗅氣味
316如何通過嗅病體氣味來診斷疾病?
317如何通過嗅排出物氣味來診斷疾病?
三、問診
318什么是問診?問診包括哪些內容?
(一)問一般情況、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生活史、家族史
319問一般情況的內容有哪些?
320什么是主訴?
321問既往史、個人生活史、家族史包括哪些內容?
322什么是現病史?現病史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二)問現在癥狀
問寒熱
323什么是問寒熱?問寒熱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324寒熱有哪些類型?
325什么是惡寒發熱?有什么臨床意義?
326什么是但寒不熱?有何臨床意義?
327什么是但熱不寒?有什么臨床意義?
328什么是寒熱往來?有什么臨床意義?
問汗
329什么是自汗?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30什么是盜汗?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31常見的局部汗出有哪些?各有何臨床意義?
問痛
332不同性質的疼痛有何臨床意義?
333頭痛有何臨床意義?
334胸痛有何臨床意義?
335脅痛有何臨床意義?
336腰痛有何臨床意義?
337腹痛有何臨床意義?
問睡眠
338睡眠異常有哪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問二便
339正常人的大便是怎樣的?大便異常有哪幾種情形?
340什么是便秘?便秘臨床意義是什么?
341什么是泄瀉?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342幾種常見的便質異常有何臨床意義?
343幾種常見的便感異常有何臨床意義?
344正常人的小便是怎樣的?小便異常有哪幾種情形?
345尿量異常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346排尿次數異常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347排尿感覺異常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問飲食與口味
348食欲與食量的變化對診斷疾病有什么意義?
349問口渴和飲水對診斷疾病有什么意義?
350常見的口味異常有哪些?有什么臨床意義?
問婦女經帶
351婦女正常月經是怎樣的?月經異常有哪幾種情形?
352經期異常包括哪些情況?其主要臨床意義是什么?
353經量異常包括哪些情況?其主要臨床意義是什么?
354什么是痛經?其主要臨床意義是什么?
355什么是生理性白帶?什么是病理性白帶?
356婦女白帶異常主要有哪些表現?有什么臨床意義?
四、切診
357切診包括哪些內容?
358中醫為什么要切脈?
359切脈的部位是哪里?
360診脈為什么獨診寸口?
361寸口三部如何分候臟腑?
362診脈時對時間、體位、指法等有何要求?
363正常人的脈象是怎樣的?
364六綱脈是指哪六種脈象?它們有什么臨床意義?
365洪脈、細脈、滑脈、澀脈、弦脈、緊脈、促脈、結脈和代脈的臨床
意義是什么?
366促脈、結脈和代脈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第四節辨證
367常用的辨證方法有哪些?
一、八綱辨證
368什么叫八綱辨證?
369八綱辨證有什么臨床意義?
(一)表里辨證
370什么是表里辨證?
371什么叫表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72什么叫里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73如何鑒別表證和里證?
(二)寒熱辨證
374什么是寒熱辨證?
375什么叫寒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76什么叫熱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77如何鑒別寒證和熱證?
(三)虛實辨證
378什么是虛實辨證?
379什么叫虛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0什么叫實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1如何鑒別虛證和實證?
(四)陰陽辨證
382什么是陰陽辨證?
383什么叫陰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4什么叫陽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5什么叫陽虛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6什么叫陰虛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7什么叫亡陰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88什么叫亡陽證?它的一般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二、氣血津液辨證
(一)氣病辨證
389什么叫氣血津液辨證?
390什么是氣虛證?氣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1什么叫氣滯證?氣滯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2什么是氣逆證?氣逆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二)血病辨證
393什么是血虛證?血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4什么叫血瘀證?血瘀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5什么是血熱證?它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6什么是血寒證?血寒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三)津液病辨證
397什么是津液不足證?津液不足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8什么是痰證?痰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399什么是飲證?本證的常見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00什么是水停證?水停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哪些?
三、臟腑辨證
401什么叫臟腑辨證?
(一)心與小腸病辨證
402心氣虛證與心陽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二者怎樣鑒別?
403心陰虛證與心血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二者怎樣鑒別?
404痰火擾心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05心脈痹阻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06痰蒙心竅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07痰火擾心和痰迷心竅的臨床表現有何異同?
408心火上炎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09小腸實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0心火上炎證與小腸實熱證的臨床表現有何異同?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411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2肺陰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3寒痰阻肺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4痰熱壅肺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5怎樣鑒別寒痰阻肺證與痰熱壅肺證?
416風寒犯肺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7風熱犯肺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18怎樣鑒別風寒犯肺證和風熱犯肺證?
419燥邪犯肺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0大腸濕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1大腸津虧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三)脾與胃病辨證
422脾失健運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3中氣下陷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4脾不統血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5脾氣虛三證(脾失健運、中氣下陷和脾不統血證)怎樣鑒別?
426脾陽虛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7胃陰虛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8濕熱蘊脾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29寒濕困脾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0濕熱蘊脾和寒濕困脾二證如何鑒別?
431胃寒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2胃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3食滯胃脘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四)肝與膽病辨證
434肝血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5肝陰虛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6肝血虛證與肝陰虛證的臨床表現如何鑒別?
437肝氣郁結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8肝火上炎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39肝陽上亢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0肝陽化風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1熱極生風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2血虛生風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3陰虛動風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4肝風四證(肝陽化風、熱極生風、血虛生風和陰虛生風證)的臨床
表現怎樣鑒別?
445肝膽濕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五)腎與膀胱病辨證
446腎陰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7腎陽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48腎精不足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腎陽虛、腎陰虛和腎精不足三證的臨床
表現如何鑒別?
449心陰虛、肝陰虛、肺陰虛和腎陰虛四證臨床表現如何鑒別?
450腎氣不固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51腎不納氣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52腎虛水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53膀胱濕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四、六經辨證
454什么叫六經病辨證?
455六經辨證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456六經病是如何傳變的?
(一)太陽病辨證
457什么叫太陽病?
458太陽中風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59太陽傷寒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60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的臨床表現怎樣鑒別?
(二)陽明病辨證
461什么叫陽明病?
462陽明經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63陽明腑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三)少陽病辨證
464什么叫少陽病?
465少陽病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四)太陰病辨證
466什么叫太陰病?
467太陰病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五)少陰病辨證
468什么叫少陰病?
469少陰寒化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70少陰熱化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六)厥陰病辨證
471什么叫厥陰病?
472厥陰病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五、衛氣營血辨證
473什么叫衛氣營血辨證?
(一)衛分辨證
474什么叫衛分證?
475衛分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二)氣分辨證
476什么叫氣分證?
477熱邪壅肺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78里熱熾盛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79熱結胃腸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三)營分辨證
480什么叫營分證?
481熱傷營陰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82熱入心包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四)血分辨證
483什么叫血分證?
484血熱出血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85血熱動風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86血熱傷陰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六、三焦辨證
487什么是三焦辨證?
488上焦濕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89中焦濕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490下焦濕熱證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第五章預防和治療原則
**節預防原則
491什么叫預防?預防原則有哪些?
一、未病先防
492什么是未病先防?其主要措施是什么?
493增強人體正氣的方法有哪些?
494防止邪氣侵害的方法有哪些?
二、既病防變
495既病防變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第二節治則
496什么叫治則?治則主要有哪些?
一、扶正祛邪
497什么是扶正?其適應證是什么?
498什么是祛邪?其適應證是什么?
499扶正與祛邪并用的適應證是什么?
二、治病求本
500什么叫標?什么叫本?
501什么是治病求本?
(一)標本緩急
502急則治標的適應證是什么?
503緩則治本的適應證是什么?
504標本同治的適應證是什么?
(二)正治與反治
正治
505什么叫正治?它的適應證是什么?
506什么是寒者熱之?
507什么是熱者寒之?
508什么是虛者補之?
509什么是實者瀉之?
反治
510什么叫反治?它的適應證是什么?
511什么叫寒因寒用?
512什么叫熱因熱用?
513什么叫通因通用?
514什么叫塞因塞用?
三、治病異同
515什么叫同病異治?
516什么叫異病同治?
四、調整陰陽
517什么是調整陰陽?
518什么是補其不足?
519什么是損其有余?
五、三因制宜
520什么是三因制宜?
521何謂因人制宜?
522何謂因時制宜?
523何謂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