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系統觀念與哲學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3716
- 條形碼:9787520363716 ; 978-7-5203-637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系統觀念與哲學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華夏的系統哲學體系及學術同行的批評,由張志林編撰。全書包含三部分,分別是張華夏的靶子論文“系統觀念與哲學探索”,十幾位靠前學術同行對該論文的批評與討論,以及張華夏本人的答復。張華夏的靶子論文從系統哲學的本體論基礎出發,分析了構成系統的實體、關系和過程,重點探討了支配系統運作的機制和規律,并由此建構出以本體論、價值論和科學解釋三個核心主題為中心的體系性論述。本書可以看成是張華夏體系哲學的綱領性和總括性著作。
系統觀念與哲學探索 目錄
系統進路與哲學主題
靶子論文
引進系統觀念的本體論、價值論與科學解釋
序
**章 本體論的研究何以可能
第二章 基本系統觀點
第三章 實體、關系與過程
第四章 物類與自然律
第五章 因果決定性機制
第六章 隨機性與蓋然作用機制
第七章 目的性和意向性機制
第八章 廣義價值與狹義價值
第九章 主觀價值和客觀價值
第十章 多元價值論與道德行為的解釋
第十一章 科學解釋問題的總結
評論
“世界的'系統'構造”及其缺憾——從科學哲學的觀點看
張華夏實體本體論評析
評張華夏的“系統主義的世界圖景”
論系統科學哲學的若干問題——評張華夏先生的系統哲學觀點
關于系統本體論、辯證法及價值論之我見
論作為“物理學之后”的形而上學
哲學本體論研究的三點意見或建議
拋棄構成論,走向生成論
評張華夏的倫理學四項基本原則
對張華夏倫理體系的批評與改進——兼論公德與私德
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的融合——對張華夏的“社會福利、主客觀價值論”的一點思考
科學解釋的語用學轉向
漫談量子力學的詮釋問題——與張華夏先生商榷
評張華夏的哲學追求與哲學進路
張華夏研究哲學的五大情結
回應
對批評論文的答辯
附錄
別開生面的學術會議——全國本體論、價值論與科學解釋學術研討會綜述
后記
系統觀念與哲學探索 作者簡介
張志林,1957年生于重慶。求學過程經歷了由物理化學向分析哲學的轉型。先后在四所大學任教,曾為牛津大學訪問學者并任林納克學院研究員,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哲學、語言哲學、科學哲學、形而上學。已出版《因果觀念與休謨問題》、《科學合理性》、《反本質主義與知識問題》(合著)等學術專著,主編叢書4套、論文集3本、譯文集2本。曾多次獲得學術獎項。 張華夏,1932年生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內著名科學哲學家,主要研究科學哲學、復雜系統哲學和道德哲學。早年先后就讀于中山大學經濟學系和復旦大學哲學系。1955-1975年在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任教,1977-1996年在中山大學哲學系任教,1996年退休后任華南師范大學和山西大學客座教授。出版《物質系統論》《實在與過程》《技術解釋研究》《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科學的結構》等專著十六部;《自然科學的哲學》等譯著三部,發表論文約一百五十余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