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著名刑法學家西田典之先生的經典代表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44700
- 條形碼:9787519744700 ; 978-7-5197-447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著名刑法學家西田典之先生的經典代表作) 本書特色
《日本刑法各論》是日本著名刑法學家西田典之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與《日本刑法總論》為上下篇,在日本法學界廣具影響力,先生身故之后,由其弟子橋爪隆教授進行續訂。各論雖是就各個具體罪名的論述,但呈現了各個犯罪類型的解釋所共通的統一的原理與思想,作為總論重要部分的共犯論、錯誤論、違法論的相關內容也在各論中得到了相應展開。各論體系簡單明了,不囿于《日本刑法典》的體例結構,而是將各類犯罪分為“針對個人法益的犯罪”“針對社會法益的犯罪”“針對國家法益的犯罪”三大部分,展開翔實的論證與研究。
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著名刑法學家西田典之先生的經典代表作) 內容簡介
《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針對新法令的制定以及法律的修正,對本書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增補了近年來重要的判例,同時根據全新學術研究現狀,對相關表述也作出了修改,使得本書表述更為精準,內容更為完善。《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雖講述日本刑法學理論與制度,但中國刑法學受日本影響頗深,故而本書對于中國刑法學的繁榮與發展亦具有借鑒意義。
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著名刑法學家西田典之先生的經典代表作) 目錄
**編緒論
一、刑法各論的內容
二、刑法各論的對象
三、研究的順序
第二編針對個人法益的犯罪
**章針對生命的犯罪
**節概述
一、生命的過程
二、刑法的保護
第二節殺人罪
一、概述
二、普通殺人罪
三、殺害尊親屬罪的刪除
四、參與自殺罪、同意殺人罪
五、參與自殺罪與殺人罪的區別
第三節墮胎罪
一、概述
二、墮胎罪的類型
三、墮胎的概念
四、胎兒性致死傷
第四節遺棄罪
一、概述
二、對象
三、遺棄的概念
四、普通遺棄罪
五、保護責任者遺棄罪
六、遺棄致死傷罪
第二章針對身體的犯罪
**節概述
第二節暴行罪
一、概述
二、暴力的含義
第三節傷害罪
一、傷害的含義
二、傷害概念的相對性
三、暴力與傷害的關系
四、傷害致死罪
五、現場助勢罪
六、同時傷害的特例
第四節危險駕駛致死傷罪
一、概述
二、結果加重犯
三、行為
四、新的危險駕駛致死傷罪
五、駕駛過失致死傷逃避發現酒精等影響罪
六、與他罪之間的關系
第五節準備兇器集合罪、準備兇器聚集罪
一、概述
二、保護法益、罪質
三、保護法益的歸結
四、準備兇器集合罪(第1款)的成立要件
五、準備兇器聚集罪(第2款)的成立要件
第六節過失致傷罪、過失致死罪
一、概述
二、重過失致死傷罪
三、業務過失致死傷罪
四、駕駛過失致死傷罪
第三章針對自由的犯罪
**節概述
第二節脅迫罪、強要罪
一、概述
二、脅迫罪
三、強要罪
四、人質強要罪
第三節逮捕罪、監禁罪
一、保護法益
二、逮捕罪、監禁罪
三、逮捕、監禁致死傷罪
第四節掠取、誘拐罪
一、概述
二、拐取未成年人罪
三、營利目的等拐取罪
四、勒索贖金目的拐取罪
五、移送至所在國國外目的拐取罪
六、買賣人身罪
七、移送被拐取者等至所在國國外罪
八、接受被拐取者等罪
九、因解放而減輕刑罰等
十、親告罪
第五節針對性的自由的犯罪
一、概述
二、強制猥褻罪
三、強制性交等罪
四、準強制猥褻罪、準強制性交等罪
五、集團強奸罪的廢止
六、監護人猥褻罪、監護人性交等罪
七、親告罪規定的刪除
八、強制猥褻致死傷罪、強制性交等致死傷罪
第六節侵入住宅罪
一、保護法益
二、對象
三、侵入住宅罪
四、不退出罪
第四章針對秘密、名譽的犯罪
**節針對秘密的犯罪
一、概述
二、開拆書信罪
三、泄露秘密罪
第二節針對名譽的犯罪
一、概述
二、毀損名譽罪
三、事實的證明
四、真實性的誤信
五、通過網絡毀損名譽
六、侮辱罪
第五章針對信用以及業務的犯罪
**節概述
第二節毀損信用罪、妨害業務罪
一、毀損信用罪
二、妨害業務罪
三、損壞電子計算機等妨害業務罪
四、《關于禁止不正當鏈接等行為的法律》
第六章針對財產的犯罪
**節財產罪概述
一、刑法對于財產的保護
二、財產犯的分類
第二節盜竊罪
一、概述
二、盜竊罪
三、侵奪不動產罪
四、有關親屬間犯罪的特例
第三節搶劫罪
一、搶劫罪
二、事后搶劫罪
三、昏醉搶劫罪
四、搶劫致死傷罪
五、搶劫強制性交等罪、搶劫強制性交等致死罪
第四節詐騙罪
一、概述
二、詐騙罪
三、使用電子計算機詐騙罪
四、準詐騙罪
第五節恐嚇罪
一、對象
二、恐嚇
三、處分行為
四、權利行使與恐嚇
五、與他罪之間的關系
第六節侵占罪
一、概述
二、普通侵占罪(侵占委托物罪)
三、業務侵占罪
四、侵占遺失物等罪(侵占脫離占有物罪)
第七節背信罪
一、概述
二、背信罪
第八節有關盜贓等的犯罪(贓物罪)
一、概述
二、贓物罪(贓物參與罪)
三、有關親屬間犯罪的特例
第九節毀棄、隱匿罪
一、概述
二、毀棄公用文書罪
三、毀棄私用文書罪
四、損壞建筑物罪、損壞建筑物致死傷罪
五、損壞器物罪
六、損壞境界罪
七、隱匿書信罪
第三編針對社會法益的犯罪
**章公共危險罪
**節概述
第二節騷亂罪
一、概述
二、騷亂罪
三、多眾不解散罪
第三節放火罪、失火罪
一、概述
二、向現住建筑物等放火罪
三、向非現住建筑物等放火罪
四、向建筑物等以外之物放火罪
五、延燒罪
六、妨害滅火罪
七、失火罪
八、使易爆物爆裂罪、過失使易爆物爆裂罪
九、泄漏煤氣等罪
第四節決水罪、妨害水利罪
一、概述
二、浸害現住建筑物等罪
三、浸害非現住建筑物等罪
四、妨害防汛罪
五、過失浸害建筑物等罪
六、決水危險罪
七、妨害水利罪
第五節妨害交通的犯罪
一、概述
二、妨害交通罪、妨害交通致死傷罪
三、交通危險罪
四、傾覆火車等罪、傾覆火車等致死罪
五、交通危險致使火車傾覆等罪
六、過失交通危險罪
第六節有關鴉片煙的犯罪
第七節有關飲用水的犯罪
一、概述
二、污染凈水罪
三、污染水道罪
四、將有毒物質混入凈水罪
五、污染凈水等致死傷罪
六、將有毒物質混入水道罪、將有毒物質混入水道致死罪
七、損壞水道罪
第二章針對交易安全的犯罪
**節偽造貨幣的犯罪
一、保護法益
二、偽造貨幣罪
三、使用偽造的貨幣罪
四、偽造外國貨幣罪、使用偽造的外國貨幣罪
五、收受偽造的貨幣罪
六、收受后知情使用罪
七、偽造貨幣準備罪
第二節偽造有價證券的犯罪
一、概述
二、偽造有價證券罪、虛假記載有價證券罪
三、使用偽造的有價證券罪
第三節有關支付用磁卡的電磁記錄的犯罪
一、概述
二、非法制作、提供使用、出讓支付用磁卡罪
三、持有非法電磁記錄磁卡罪
四、準備非法制作支付用磁卡的電磁記錄罪
五、罪數
第四節偽造文書的犯罪
一、概述
二、偽造詔書罪
三、偽造公文書罪
四、制作虛假公文書罪
五、公正證書原件等不實記載罪
六、使用偽造的公文書等罪
七、偽造私文書罪
八、制作虛假診斷書罪
九、使用偽造的私文書等罪
十、非法制作電磁記錄罪、提供非法制作的電磁記錄罪
第五節偽造印章的犯罪
一、概述
二、印章、署名、記號的含義
三、偽造、使用的含義
四、偽造御璽等罪、非法使用御璽等罪
五、偽造公章等罪、非法使用公章等罪
六、偽造公用記號罪、非法使用公用記號罪
七、偽造私章等罪、非法使用私章等罪
第六節有關非法指令電磁記錄的犯罪
一、概述
二、制作非法指令電磁記錄等罪
三、取得非法指令電磁記錄等罪
第三章針對風俗的犯罪
**節有關猥褻以及重婚的犯罪
一、概述
二、猥褻的含義與判斷方法
三、公然猥褻罪
四、散發猥褻物等罪
五、勸誘淫行罪
六、重婚罪
第二節有關賭博以及博彩的犯罪
一、概述
二、普通賭博罪
三、常習賭博罪
四、開設賭場罪、聚集賭徒罪
五、博彩罪
第三節有關禮拜場所以及墳墓的犯罪
一、概述
二、不敬禮拜場所罪
三、妨害傳教等罪
四、挖掘墳墓罪
五、損壞尸體等罪
六、挖掘墳墓且損壞尸體等罪
七、密葬非正常死亡者罪
第四編針對國家法益的犯罪
**章針對國家存立的犯罪
**節有關內亂的犯罪
一、概述
二、內亂罪
三、預備內亂罪、陰謀內亂罪
四、幫助內亂罪
第二節有關外患的犯罪
一、概述
二、誘致外患罪
三、援助外患罪
第二章有關國交的犯罪
**節概述
第二節有關國交的犯罪
一、損壞外國國家標志罪
二、預備私戰罪、陰謀私戰罪
三、違反中立命令罪
第三章針對國家職能的犯罪
**節妨害執行公務的犯罪
一、妨害執行公務罪
二、職務強要罪
三、破棄封印等罪
四、妨害強制執行罪
五、妨害強制執行行為罪
六、妨害有關強制執行的出售罪
七、加重破棄封印等罪
八、妨害有關公務性合同的拍賣等罪
九、串通罪
第二節脫逃犯罪
一、概述
二、普通脫逃罪
三、加重脫逃罪
四、奪取被羈押者罪
五、援助脫逃罪
六、看守人員等援助脫逃罪
第三節藏匿犯人以及隱滅證據的犯罪
一、概述
二、藏匿犯人罪
三、隱滅證據罪
四、有關親屬犯罪的特例
五、威逼證人罪
第四節偽證犯罪
一、概述
二、偽證罪
三、坦白的刑罰減免
四、虛假鑒定罪
第五節虛假告訴犯罪
一、概述
二、虛假告訴罪
第六節濫用職權的犯罪
一、概述
二、公務員濫用職權罪
三、特別公務員濫用職權罪
四、特別公務員暴行凌虐罪
五、特別公務員濫用職權等致死傷罪
第七節賄賂犯罪
一、概述
二、普通受賄罪
三、受托受賄罪
四、事前受賄罪
五、向第三者行賄罪
六、加重受賄罪
七、事后受賄罪
八、斡旋受賄罪
九、行賄罪
十、沒收與追繳
十一、《斡旋獲利處罰法》
日本刑法各論(第七版)(著名刑法學家西田典之先生的經典代表作)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西田典之,1969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同年留校擔任法學部助教,1985年晉升為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其后擔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學習院大學教授。當代日本*著名的刑法學家之一,2003年至2006年擔任日本刑法學會理事長。中日刑法學交流的積極推動者與日方代表人物,曾擔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刑法總論》《刑法各論》《新版·共犯與身份》《共犯理論之展開》等。 橋爪隆,1993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正當防衛的基礎》、《刑法總論》(合著)、《刑法各論》(合著)、《刑法事例演習教材》(合著)等。 譯者簡介 王昭武,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監利縣,199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日語系。2001年考入武漢大學法學院,師從劉明祥教授攻讀刑法學;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留學日本同志社大學,師從大谷實教授,先后獲得同志社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云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明祥,1959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門市。1983年畢業于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