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7222
- 條形碼:9787547517222 ; 978-7-5475-172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而衰,中唐士人受到巨大沖擊與刺激,不得不展開深切的內省,努力尋求自身價值與處境的重新定位,“如何為士”成為其群體內部的反思課題,本書即以此為考察脈絡,做出了頗為精到的討論。
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內容簡介
《為師之道》旨在探討中唐時期士大夫的自省風氣。身處困境的唐代士人,習從選士制內部道德環節的失落,理解當代士風變化。他們認為士風惡化,“非受性如此”,而是“制法守度使之然”。本書循著唐人觀點,以“政治體系下的行動者”為主軸,將唐代士人的認識、選擇與行動置于宏觀的政治體系下,進行制度與政治史的考察,以期掌握士人群體的動向。此次增訂版增加了三篇附錄,分別為《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于許倬云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于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
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目錄
簡體版序
許序
序論 士人、鄉里與國家——古代中國國家形態下士人性質的思考
**章 無鄉里之選——唐代士人處境的制度與結構分析
第二章 酌古之要,適今之宜——杜佑與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第三章 孤寒與子弟——制度與政治結構層次的探討
第四章 重構“為士之道”——柳宗元士人論的考察
第五章 “士人入仕”的再詮釋——柳宗元《封建論》的一個側面
第六章 “為政之道”的探求——從中唐士人的“慚愧”意識談起
第七章 結論——漂泊的士人
附錄一 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于許倬云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
附錄二 “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于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
附錄三 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
征引書目
作者后記
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 作者簡介
王德權,歷史學博士,臺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長于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社會史的研究。曾發表《決杖于朝堂——隋唐皇帝與官僚群體互動的一幕》《隋唐之際“守法”爭議的一試論》《漢唐間州郡治所的選擇——以河北政區為例》等多篇論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