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7284
- 條形碼:9787547517284 ; 978-7-5475-172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本書基于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事跡而創作的長篇小說,通過一定的演繹、鋪陳、渲染,展現了中華歷代英杰身上意志堅定、堅韌不屈、忠貞無畏的品格。其中既有漢民族的英雄人物,也有少數民族的英杰,對弘揚中華民族的英勇氣概具有一定的意義。
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七位戰功顯赫的歷史人物 (耿恭、陳慶之、張巡、鐵鉉、孟珙、夏允彝、夏完淳) , 經過作者一定的演繹、鋪陳、渲染, 講述了他們的主要人生經歷及其參與或主導的重要戰事的作戰過程。
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 目錄
[i]青春力量熱血長存
——為江峰同志《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序 周漢民
[i]自序
[001]鐵血軍魂耿恭
[061]白袍神將陳慶之
[127]亂世丈夫張巡
[217]國之長城孟珙
[303]錚錚鐵骨鐵鉉
[363]英雄父子夏允彝、夏完淳
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 節選
年前,青年民建會員江峰同志以新作《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相贈,并邀作序。自言十年前讀到東漢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故事,熱血沸騰、血脈僨張。說與友人,卻無人知曉;赝筱笾腥A五千年星漢燦爛,似耿恭一般忠肝義膽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他們雖與歷代王侯將相、大儒名宿共同鑄就了中華脊梁,卻早已湮沒于歷史煙塵。江峰同志遂有意選取其*出彩的人生片段,以真實歷史為藍本,加以文字鋪陳和創作,以再現中華英才凌云志,重繪蕩氣回腸忠義魂。執此一念,不斷努力,耿恭一篇初成。之后,竟一發不可收,先后又整理出南朝梁陳慶之、唐張巡、南宋孟珙、明鐵鉉和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等歷史人物故事。書稿終成,雖殊為不易,卻也初心得慰。 余觀其書中所錄,有家國情懷也有兒女情長,有追求理想也有堅韌擔當,剛烈忠勇令人感佩。黃沙古道埋忠骨,英雄氣概壯山河。江峰同志以鮮衣怒馬的青春,一念所及便埋首故紙堆中,獨力前行,義無反顧,其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青年精神,亦頗有英雄氣概。 魯迅先生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青年是*富創造力,*有生命力的群體。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就是一個國家、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回首近現代百年中國,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正是中國共產黨擎起的理想之旗、信念之炬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前赴后繼、披肝瀝膽,書寫了一部中國近現代的百年奮斗史。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學好“四史”的要義所在。 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波譎云詭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任務艱巨的國內發展,我們更加需要有理想、有擔當的一代青年。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一代有理想、肯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民建會內便有許多這樣的青年。當中共中央總體布局“五位一體”、戰略部署“四個全面”,他們勇立潮頭,敢想敢試;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他們不辭辛苦走進大山到訪邊疆;當明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他們建言獻策力盡綿;當新冠疫情暴發,他們捐款捐物馳援武漢,支援國家*需要的地方。大家響應號召積極防控,眾志成城抗疫情,千方百計復經濟,在忠誠與擔當中書寫了青春的正能量。他們心中有理想,眼中便有光;心中肯擔當,腳下便有力量,便也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份子。 江峰同志傾心研究歷史人物,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雖任重而道遠,然其“功成不必在我”的覺悟和“功力必不唐捐”的行動,亦可謂我民建有理想、肯擔當的優秀青年。 希望江峰同志以此書為起點,繼續挖掘中華歷代英杰,為歷史愛好者奉獻更多的文化大餐,為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奉獻力量。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青春的腳步奮斗不息,青春的力量熱血長存。 是為序。 周漢民 2020年5月12日
忠心鐵血——歷代英杰傳 作者簡介
江峰(筆名江公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員。曾就職于多家世界五百強外資企業,從事信息技術領域工作,現自主創業。資深文字愛好者,有豐富的文學創作經歷,作品題材多樣,意韻深遠。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