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傷病1000個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100個為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54939
- 條形碼:9787513254939 ; 978-7-5132-5493-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脊柱傷病1000個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100個為什么 內容簡介
脊柱病是常見病、多發病,WHO列為危害人類健康十大疾病之一,十分需要普及中醫脊柱運動力學理論指導的預防和早期發現病情的知識,對建設健康中國有重大現實意義。16個分冊,每冊10萬字(含圖),32開,黑白印刷,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脊柱相關的知識。此為其中一個分冊,脊柱保健練功100個為什么。
脊柱傷病1000個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100個為什么 目錄
一、脊柱保健練功
1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如此熱門? // 003
2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對于脊柱病的防治地位如此之高? // 003
3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重視筋骨并重? // 005
4 為什么中醫整脊學中的練功理論可以作為三大治療原則之一? // 006
5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可以提升人體腎氣? // 007
6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符合傳統中醫“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 008
7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理論五花八門、各家各言? // 009
8 為什么在中國古代能創造出眾多脊柱保健練功方法? // 010
9 為什么脊椎保健練功不是患者優先考慮治療脊椎病的方法? // 012
10 為什么脊椎保健練功頻率與療效不相關? // 012
11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的目的之一是恢復脊柱正常曲度? // 014
12 為什么適度的脊柱保健練功不會使原本肌肉勞損加重? // 015
13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需要持續進行? // 016
14 為什么有時進行功能鍛煉后癥狀無明顯改善反而加重? // 017
15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好不要在空腹狀態下進行? // 018
16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在無藥物對癥處理下也能達到止痛的效果? // 019
17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不推薦坐位鍛煉? // 020
18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還能緩解心率失常、頭痛眩暈、胃痛腹瀉、血壓異常等情況?
19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需要同時重視人體骨盆及髖關節結構? // 022
20 為什么中醫整脊治療須從整體角度出發,辨證施治? // 023
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
21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法有十八式? // 027
22 為什么脊柱疾病患者需要以“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為規范進行鍛煉? // 027
23 為什么認為“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是動靜結合的療法? // 029
24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可以有效松解肌肉緊張? // 030
25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二式“抱頭側頸式”適合習慣單向轉身的教師、接待人員等? // 031
26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三式“抱頭屈伸式”適合長期低頭及半低頭工作者? // 033
27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四式“側頸雙肩松肩胛式”時,會出現上肢麻痹感? // 034
28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七式“抱肩轉胸式”可以糾正胸椎關節錯縫? // 035
29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八式“抱背轉胸式”適合白領、司機等長期久坐人群? // 036
30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式“挺胸后伸式”和第十一式“頂天立地式”時要發出“呵”和“呼”聲? // 037
31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五式“點頭哈腰式”可以鍛煉腰椎伸肌群,維持脊柱的支撐? // 039
32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五式“點頭哈腰式”時,雙膝不能屈曲?
33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二式“剪步轉盆式”適用于久坐人群? // 041
34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二式“剪步轉盆式”和第十四式“前弓后箭式”鍛煉大腿內收肌群可以維系腰椎穩定? // 042
35 為什么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五式“金雞獨立式”可以鍛煉骶髂韌帶?
36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第十六式“過伸腰肢式”分為3式進行鍛煉?
37 為什么肥胖人群進行“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保健練功療效不佳? // 045
38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需要結合脊柱影像學檢查針對性鍛煉? // 046
39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都是在患者站立位或者臥位時進行? // 048
40 為什么“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不適用于脊柱病急性患者? // 049
三、常見保健練功內在機制
41 為什么做拱橋式練功只適用于頸腰椎曲變小或消失者? // 053
42 為什么增強腹壓會有助于腰椎疾病癥狀改善? // 054
43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增加腹肌肌容積可以維持腰椎穩定? // 055
44 為什么推薦老年人倒步行走鍛煉? // 056
45 為什么飛燕式練功不適宜頸腰椎曲加大者,只適宜消失或反弓者? // 057
46 為什么瑜伽鍛煉可以作為腰椎間盤突出的一種康復治療手段? // 058
47 為什么瑜伽鍛煉講究調整姿勢、統一精神、調和呼吸? // 059
48 為什么瑜伽鍛煉可以調整脊柱曲度,減輕局部疼痛,塑造優美形體? // 060
49 為什么易筋經鍛煉能刺激人體夾脊穴達到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疏經通絡的目的?
50 為什么易筋經功法對于脊柱保健要求動作舒展連貫,重視伸筋拔骨? // 062
51 為什么練習易筋經的*后三式(打躬式、臥虎撲食式及掉尾式)可以達到脊柱保健的效果? // 064
52 為什么太極拳的纏絲動作及放長身肢運動能放松脊柱? // 065
53 為什么太極拳運動能使脊柱活動更加靈活? // 066
54 為什么太極拳運動能促進氣血運行、背部的經絡通暢,延緩椎間盤、椎間韌帶退化,減輕肌肉勞損等情況? // 068
55 為什么太極拳運動對于脊柱保健講究“立身中正,虛靈頂勁”? // 069
56 為什么太極拳運動對于脊柱保健講究“含胸拔背,豎腰立頂”? // 070
57 為什么太極拳運動對于脊柱保健講究“松胯斂臀,尾閭下沉”? // 071
58 為什么中醫整脊治療根據脊柱圓運動規律進行脊柱保健練功? // 073
59 為什么中醫整脊治療根據脊柱圓筒樞紐學說進行脊柱保健練功? // 074
60 為什么中醫整脊治療根據脊柱輪廓平行四維平衡理論進行脊柱保健練功? // 075
四、脊柱疾病的保健練功
61 為什么脊柱疾病的治療需要配合進行功能鍛煉? // 079
62 為什么脊柱手術治療后仍然需要進行功能鍛煉? // 080
63 為什么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發作期不宜進行功能鍛煉,推薦以臥床休息為主?
64 為什么脊髓型頸椎病不推薦進行頸部脊柱保健練功? // 083
65 為什么頸椎病不能單純進行頸部鍛煉? // 084
66 為什么胸椎側彎的患者需要配合進行腰椎的功能鍛煉? // 086
67 為什么腰椎病不能單純進行腰部鍛煉? // 088
68 為什么在進行牽引、按摩等治療后,仍需要進行功能鍛煉? // 089
69 為什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以通過脊椎保健練功來防治? // 091
70 為什么骨折、骨質疏松的患者也能進行脊椎保健練功? // 092
71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能鍛煉椎旁肌群可以改善腰椎曲度? // 094
72 為什么脊柱保健鍛煉能減輕局部增生產生的炎性反應? // 095
73 為什么脊柱保健鍛煉能糾正腰椎小關節紊亂? // 097
74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能治療和預防急性腰扭傷及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 // 098
75 為什么脊椎保健練功對頸型頸椎病有顯著的療效? // 100
76 為什么腰椎椎管狹窄患者腰椎后伸鍛煉時癥狀加重? // 102
77 為什么可以通過脊柱保健練功糾正骶髂關節錯縫緩解下腰痛? // 104
78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可以改善骶髂韌帶松弛繼發的脊柱側彎? // 105
79 為什么通過脊柱保健練功可以改善腰椎退行性變患者的股骨小轉子處壓痛? // 107
80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可以糾正腰椎小關節錯位? // 108
五、脊柱亞健康人群與保健練功
81 為什么脊柱亞健康人群提倡早期進行脊柱保健練功? // 113
82 為什么要注意頸椎保暖? // 115
83 為什么不建議睡高枕? // 116
84 為什么會有“落枕”? // 118
85 為什么長期低頭容易誘發頸椎疾患? // 120
86 為什么放風箏、打羽毛球等可以預防頸椎病發生? // 121
87 為什么推薦睡硬板床? // 123
88 為什么不能蹺二郎腿? // 125
89 為什么不建議長期側臥? // 127
90 為什么不建議彎腰搬抬重物? // 128
91 為什么建議平臥時屈髖屈膝? // 130
92 為什么不建議持續坐位超過1小時? // 132
93 為什么脊柱退行性變人群選擇練習太極拳? // 134
94 為什么現代社會頸腰椎疾病呈低齡化趨勢? // 136
95 為什么頸腰腿痛容易反復發作? // 138
96 為什么坐位時需保持上身挺直? // 139
97 為什么建議多種方式增強腰背肌容量? // 141
98 為什么建議脊柱亞健康人群減肥? // 142
99 為什么建議脊柱亞健康人群補鈣,以預防鈣質流失而導致骨質疏松? // 144
100 為什么建議脊柱亞健康人群戒煙? // 147
展開全部
脊柱傷病1000個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100個為什么 節選
1.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如此熱門?
答:脊柱的健康關乎全身,它是人體的中柱,擔負著承重的作用,還參與人體的運動和平衡,更重要的是對于脊髓神經有保護作用。脊柱相關病癥不僅能引起大家所熟知的頸肩、腰腿痛,還涉及循環、呼吸、消化、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系統的多種病癥。
正是脊柱健康如此重要,脊柱問題如此困擾著大多數人,所以進行脊柱保健刻不容緩。也是因為這樣,各式各樣的脊柱保健練功鍛煉應運而生,其中韋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由于其簡便易學,無須器材,不受場地、服裝、器材、時空等限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主鍛煉脊柱等,使得許多人開始選擇脊柱保健練功。因此,通過練功鍛煉的方式進行脊柱保健應該說是當下*多人的選擇。
2.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對于脊柱病的防治地位如此之高?
答:近二十年內,人類社會飛速進入信息社會,脊柱的運動模式短時間內發生了本質變化,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使得很多人長期處于彎腰屈背的姿勢,形成了與原始社會生活截然不同的運動模式(圖1),在這種狀況下,椎間盤退變加速,肌肉韌帶勞損,頸椎、腰椎問題成為臨床主要骨科疾病。
脊柱保健練功便是針對這類疾病趨勢產生的,練功鍛煉旨在訓練特定的肌肉組織來改善慢性肌肉勞損的情況,并且訓練特定的肌肉群可以借助肌肉的力量來調節脊柱退行性的改變。目前,大多數的脊柱疾病是由慢性勞損導致,通過短期藥物、物理治療等短期效果明確,但是長期工作生活等不良姿勢會導致脊柱問題反復出現,因此通過脊柱保健練功來防治疾病除了可以減少藥品、物理治療器械的支出成本外,還有著簡單易學、不受時空限制的巨大優勢。
正是上述的優點,越來越多的人群喜歡進行脊柱保健練功,同時孕育了許多脊柱保健操,也使得脊柱保健練功地位節節攀升。
3. 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重視筋骨并重?
答:脊柱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傷筋及骨”。中醫所講的筋,范圍比較廣。“筋”一般則指肌肉、韌帶等軟組織,這些組織附著在骨骼上,起著保護骨骼以及運動骨骼的作用。在中醫整脊學中甚至還有起維系脊柱生理曲度的作用。
骨則是老百姓較為熟悉的內容,其主要功用是支持人體,保護內臟免受外力損傷。筋束骨,骨張筋,筋與骨的關系殊為密切。脊柱支持由四周的肌肉維系,大多數的脊柱疾病是由慢性勞損導致,肌肉勞損容易引發肌肉疼痛、力量不足等,疾病繼續進展容易因為肌肉力量不足以及肌肉力量不對稱導致脊柱前后左右維系失衡,從而出現病變。所以脊柱保健練功一是強調功能活動,二是重視筋骨并重(圖2),筋柔才能骨正,骨正才能筋柔。
正是因為筋骨兩者的重要關系,所以脊柱保健練功需要同時重視二者關系,兩者并重,所以才能真正地達到預防治療脊柱疾病的作用。
4. 為什么中醫整脊學中的練功理論可以作為三大治療原則之一?
答:練功是通過特定的方法如氣功、導引、武術等以鍛煉身體、防治疾病、抗衰延壽的一種方法。《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圖3)這套練功理論,具有繼承、創新、不斷發展中醫理論的重要意義。
中醫整脊學具有三大治療原則,分別是理筋、調曲、練功。理筋為首要療法,調曲,即以調整和恢復椎曲為主要目的,而練功是維持療效和康復的重要方法。調曲后練功是鞏固療效的重要措施,通過練功,使“筋出槽,骨錯縫”的現象得到糾正和維持,同時樹立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識,糾正不良姿勢習慣,維持脊柱正常結構,建立脊柱正常的平衡狀態。疾病的治療只是暫時的,癥狀好轉不代表根本問題的解決,進行長期練功是獲得正常結構的措施。因此,練功可以作為中醫整脊學治療原則之一。
脊柱傷病1000個為什么脊柱保健練功100個為什么 作者簡介
總主編:
韋以宗,男,全國中醫骨傷名師,中醫整脊學科創始人,第二屆國醫大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提名候選人。北京光明骨傷醫院和北京以宗整脊醫學研究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研究員,兼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兼中醫整脊標準審定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脊柱健康專業委員會會長兼脊柱健康標準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原骨傷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亞健康分會創會副主任委員,整脊分會創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院韋以宗名醫工作室主任導師、美國紐約衛生職業大學和廣西、長春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天津中西醫結合骨科研究所和上海中醫藥大學脊柱病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職。曾榮獲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全國優秀中醫院院長及國內外學術團體“中國整脊之父”等榮譽。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12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8篇,編著、主編著作21本,其中點校校釋古籍文獻22本,合計為4本,共計1573萬余字,其中二次再版5本,譯成外文的3本,在國際發行。曾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項、省部級學術著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
分冊主編:
陳文治,男,漢族,1962年出生,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碩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骨科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脊柱健康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整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發表學術論文20篇,參編著作10部。參加國家、廳局、省部級課題12項,主持課題5項,曾獲廳級科技三等獎3項。
吳樹旭,男,35歲,漢族,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現就職于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骨科,主治醫師。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脊柱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青年委員。發表論文10篇,參編著作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