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經絡腧穴原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24109
- 條形碼:9787513224109 ; 978-7-5132-241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絡腧穴原始 內容簡介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針灸、推拿、藥物外治等學科的理論基礎,而且對中醫臨床各科理論體系的建立,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書作者潛心研究《內經》《難經》《傷寒》經典理論,詳參各個時期的針灸著作,著成此書。該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其中總論講述了經絡的概念、源流、組成、基本功能、臨床應用和腧穴的分類、配伍與處方。各論則詳細論述了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的循行及穴位主治,引經據典,并立針灸處方,加以自己臨床多年來的經驗,經典與臨床相結合,是一部理論與臨床并重的著作。
經絡腧穴原始 目錄
總論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的源流
(一)先秦及兩漢時期
(二)魏晉及隋唐時期
(三)宋元及明清時期
三、經絡的組成
(一)經脈
(二)絡脈
(三)經筋和皮部
四、經絡的基本功能
(一)通表里,貫上下,源于整體觀念
(二)行氣血,營陰陽,在于溉濡臟腑
(三)溢奇邪,通營衛,成于辨證論治
(四)審調氣,明經隧,基于形神統一
(五)參天地,應日月,法于天人相應
五、經絡的臨床應用
(一)闡述病理變化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
(三)指導臨床治療
六、腧穴的分類與功能
(一)腧穴的分類
(二)腧穴的命名
(三)腧穴的作用
(四)特定穴的作用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七、腧穴的配伍與處方
(一)配伍準則
(二)配穴處方方法
各論
一、十二經脈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二、奇經八脈
(一)督脈
(二)任脈
(三)沖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陽蹺脈
(六)陰維脈、陽維脈
三、十二經別
(一)足太陽與足少陰經別(一合)
(二)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別(二合)
(三)足陽明與足太陰經別(三合)
(四)手太陽與手少陰經別(四合)
(五)手少陽與手厥陰經別(五合)
(六)手陽明與手太陰經別(六合)
四、十五絡脈
(一)手太陰絡脈
(二)手少陰絡脈
(三)手厥陰絡脈
(四)手太陽絡脈
(五)手陽明絡脈
(六)手少陽絡脈
(七)足太陽絡脈
(八)足少陽絡脈
(九)足陽明絡脈
(十)足太陰絡脈
(十一)足少陰絡脈
(十二)足厥陰絡脈
(十三)任脈絡脈
(十四)督脈絡脈
(十五)脾之大絡
附:胃之大絡
五、十二經筋
(一)足太陽經筋
(二)足少陽經筋
(三)足陽明經筋
(四)足太陰經筋
(五)足少陰經筋
(六)足厥陰經筋
(七)手太陽經筋
(八)手少陽經筋
(九)手陽明經筋
(十)手太陰經筋
(十一)手厥陰經筋
(十二)手少陰經筋
六、十二皮部
展開全部
經絡腧穴原始 作者簡介
柳少逸,山東棲霞人,長期從事中醫臨床及教學工作,深入探討中醫學文化和科學的內涵,臨床經驗豐富,尤擅長治療心腦病、腫瘤、糖尿病、腎病、泌尿系結石、婦科囊腫及肌瘤、腦外傷后遺癥、風濕性疾病、周圍血管病、神志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小兒舞蹈病及小兒腦積水等疑難頑癥,又熟諳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精研藥物外治法,熔內治外治于一爐。目前,已經出版醫學著作十余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