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4017
- 條形碼:9787226054017 ; 978-7-226-0540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冊) 本書特色
同系列購買鏈接:《港臺敦煌學文庫》1-69卷
★ 32開平裝,繁體橫排,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 《港臺敦煌學文庫》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絲綢之路文化主題創意關鍵技術研究、蘭州大學“985工程”敦煌學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資助、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費重點資助項目
★ 論文內容豐富,包括文學、語言文字、民族、宗教、石窟保護、科技、藝術、考古、文獻、歷史、地理及敦煌學研究論著等
★ 具有較高的學術資料價值,對于推動敦煌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港臺百年敦煌研究文庫》,由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臺灣南華大學文學系兼敦煌研究中心主任鄭阿財主編,收錄了從1949年至2010年臺灣地區發表于學術期刊的所有敦煌學研究論文,論文作者皆為臺灣敦煌學及相關專業的學者和科研人員,包括鄭阿財、鄭柏彰、鄭朝通、鄭慈宏、蕭君玲、鄭仕一、蕭登福、賴鵬舉、龍宇純、戴瑞坤、謝玉玲、謝明君、謝海平、朱文光、謝敏聰、簡宗梧、鄺士元、魏仲佑、羅宗濤、蘇世明、蘇瑩輝、釋大參、潘重規、陳祚龍、談錫永、周法高、左景權等。【1-49卷】于2014年12月出版,收錄港臺地區敦煌學領域的論文共606篇,達1170余萬字;【50-69卷】于2016年12月出版,收錄港臺地區敦煌學領域的論文共280余篇,達476余萬字;剩余【70-100卷】已于2019年12月完成出版,收錄港臺地區敦煌學領域的論文共518篇,達741.5萬字。涉及敦煌文學、語言文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宗教典籍等多方面的內容,基本展現了港臺地區近百年來在敦煌學領域里的重要成果。本次團購為《港臺百年敦煌研究文庫》第70-100卷,共31冊。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冊) 內容簡介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共31冊,繁體橫排,2019年1版1印,重達10公斤,總達741.5萬字,由敦煌學研究專家鄭炳林、臺灣學者鄭阿財主編。本系列是港臺地區有關敦煌學研究的論文集成,收錄潘重規、蘇瑩輝、簡宗梧、鄺士元、龍宇純等諸多學者撰寫的508篇文章,涉及敦煌文學、語言文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宗教典籍等多方面的內容,附有數百幅珍貴黑白插圖,基本展現了港臺地區近百年來在敦煌學領域里的重要成果,更為讀者了解敦煌學、研究敦煌學提供重要參考。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冊) 節選
港臺敦煌學文庫(70-100冊) 作者簡介
鄭炳林,陜西黃陵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敦煌學、歷史地理研究,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二百余篇,出版專著二十余部,主編叢書二十余種。現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中國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
鄭阿財,1951年生,臺灣臺北人。1974年畢業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1976年于同校獲碩士學位,1982年獲博士學位。1978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國文化大學、中興大學,現任臺灣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20世紀70年代起親炙著名敦煌學家潘重規先生。主要有《敦煌孝道文學研究》(博士論文)、《敦煌寫卷<新集文詞九經抄>研究》、《敦煌文獻與文學》及《敦煌蒙書析論》等有關敦煌文學、佛教、文獻的論文近百篇。與朱鳳玉合編有《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并負責《敦煌學》專刊的編輯。朱鳳玉,1955年生,安徽泗縣人。1977年畢業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1979年于同校獲碩士學位,1984年獲博士學位。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國文化大學、靜宜大學、嘉義師范學院,現任臺灣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20世紀70年代起親炙著名敦煌學家潘重規先生,研習《紅樓夢》及敦煌學。主要著作有《紅樓夢脂硯齋評語新探》(碩士論文)、《王梵志詩研究》(博士論文)、《敦煌寫本碎金系字書研究》等書,并撰有《敦煌通俗讀物<新集研父教>研究》等有關敦煌文學、蒙書、字書的論文數十篇。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