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史學的思辨與明清的時代探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7185
- 條形碼:9787547517185 ; 978-7-5475-171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學的思辨與明清的時代探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博聞自選文叢·史學”第二種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陳支平教授從教以來重要學術成果之結集。 ☆全書分為四大板塊,以專題形式為探尋明清歷史 ☆書中征引材料豐富多元,剖析深入,語言平實,可讀性強
史學的思辨與明清的時代探尋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中國歷史的縱向思考、明清社會經濟史的細部考察、追尋“海絲之路”的足跡、徜徉在閩臺區域山海之間。內容包括: 跨越時空論“封建” ; 史學理論探索與命題話語權的建構等。
史學的思辨與明清的時代探尋 目錄
目錄
中國歷史的縱向思考
跨越時空論“封建”
史學理論探索與命題話語權的建構
20世紀中國歷史學的三大情結
《孝經》釋義及其變遷
唐宋變革與明清實踐
——以朱子學、理學為例
朱熹的社倉設計及其流變
想象與現實的背離
——明清國家體制異論
中國商人歷史研究中的制度與文化:一個新的路徑
明清社會經濟史的細部考察
明代前期福建戶籍的民間重構
明代福建的戶籍失控與民間私例
從易氏家族文書看明代福建的“投獻”與族產糾紛
清初更名田立法考實
明末遼餉與清代九厘銀沿革考實
從契約文書看清代泉州黃宗漢家族的工商業興衰
清代泉州晉江沿海商人的鄉族特征
追尋“海絲之路”的足跡
從世界發展史的視野重新認識明代歷史
從文化傳播史的角度看明代的歷史地位
重新審視清代與世界史的關系
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模式的歷史反思
關于“海絲”研究的若干問題
明代“番舶”征稅考實
明代市舶司與提督市舶太監
明代嘉萬年間閩粵士大夫的寨堡防倭防盜倡議
——以霍韜、林偕春為例
徜徉在閩臺區域山海之間
歷史與文化的歧義:區域研究中的一個思考
區域研究的兩難抉擇
民間文獻與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的反思
中國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逆向思考
閩臺文化的歷史構成及其基本特征
后記
史學的思辨與明清的時代探尋 作者簡介
陳支平,1952年生。1977年入廈門大學歷史系學習,1982年獲碩士學位,1987年獲博士學位,F任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明史學會會長,長年從事明清斷代史與區域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工作。著有《清代賦役制度演變新探》《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福建宗教史》《福建族譜》《福建六大民系》等。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