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與社會譯叢班吉的管號樂隊:一位民族音樂學家的迷人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1350
- 條形碼:9787544781350 ; 978-7-5447-8135-0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與社會譯叢班吉的管號樂隊:一位民族音樂學家的迷人之旅 本書特色
民族音樂學代表人物西瑪??阿羅姆講述自己在中非共和國的傳奇經歷,以及研究非洲部落音樂的歷程。
藝術與社會譯叢班吉的管號樂隊:一位民族音樂學家的迷人之旅 內容簡介
1963年,以色列外交部打電話給時為交響樂團號手的西瑪?阿羅姆,請他以合作的方式去中非共和國組建一支樂隊。以此為契機,西瑪?阿羅姆發現中非的民樂,尤其是俾格米人的音樂極其特別,他被深深地震動了:“我總覺得他們的音樂從歲月深處走來,但同時,打動了我的內心很深處。然而,我無法辨認它們,我從來沒有聽到過類似的音樂。它們令人神魂顛倒。這些音樂家是如何做到的?我接近為它們癡狂了。”為了找到答案,西瑪?阿羅姆在中非共和國開始了漫長的采樣和研究之旅。他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民族音樂學者,并在中非建立了一座民俗傳統和藝術博物館。從俾格米人居住的森林,到音樂節盛行的歐洲,本書為我們講述了這段改變西瑪?阿羅姆一生的奇妙旅程。
藝術與社會譯叢班吉的管號樂隊:一位民族音樂學家的迷人之旅 目錄
獨立日慶典
總統的會見
合唱團
波岡達博物館
馬瑟莫克伯,樂弓演奏者
初識俾格米人
“密伯人”
圈形圖表
用手打節拍
語言學的工具
俾格米人有他們專門的語言嗎?
考察調研中的種種曲折
超越分析范疇
用頭戴式耳機聽錄
簡單又簡單地
“大約瑟夫”的錯誤
各種吹號
郊村的一個鍵盤合成器
裹腰布的故事
冰鎬和母牛
回去阿卡人那里
另一個世界
了解更多內容
藝術與社會譯叢班吉的管號樂隊:一位民族音樂學家的迷人之旅 節選
出發去非洲 1963 年 11 月一個寧靜的午后,在耶路撒冷,一個在以色列廣播電臺管弦樂隊吹號的樂手家里的電話響了。“您要是想去非洲,請馬上去聯系外交部的國際合作司。盡快前來吧。” 辦公室里,接待我的那位女士向我解釋:“中非共和國的總統戴維·達科 先生在赴以色列進行官方訪問的時候,聽了海法地區的年輕人演奏管號樂之后很是感動,并且表示說:‘這就是我想要的!給我派個專家,讓他在我們的國家培養出一支青年管號樂隊。’您是吹號手,也說法語,因此我們想到了您。我們建議您前往一年的時間,來組建他想要的樂隊。” “什么時候呢?” “即刻動身。您不用擔心,我們會安排好一切。” 那正是非洲國家逐步獨立,以色列在工業技術、軍事和文化方面積極展開合作政策的時期。部里的工作人員這么安慰我道: “您不會一個人的,我們可不會把您就這么空降在叢林當中。在那兒您能找到大約五十名以色列專家,還有他們的家人。” 我要求給我幾天時間考慮一下。在三十三歲的年齡,同既有的人生道路作個了斷的想法其實很符合我的心意。我想:“說到底,為什么不呢?一年能讓我有所改變,畢竟管樂隊的曲目是時常會有重復的,我也能了解到一個我或許永遠都無從知曉的世界,哪怕我現在是跟著管弦樂隊在各地巡回演出。” 說真的,組建管號樂隊的計劃壓根兒激不起我的熱情,但是,想到能到這個比起法國和比荷盧聯盟國家都要大的國度去經歷一番,卻讓我躍躍欲試起來,那里應當能找到些意料之外的音樂,我想它們會很迷人。 我對整個非洲以及非洲音樂幾乎一無所知,但我所能預想到的著實吸引著我。還是在很多年前,當時能拿到手的少數幾張非 洲音樂的唱片就讓我聽得直發懵。加之我在耶路撒冷觀看凱塔·福德巴帶領的幾內亞芭蕾舞劇團表演時,也深為那種生命沖力、為這些人身上勃發出的強能而覺得贊嘆。在別的音樂中,我從未感受過這些。 我于是同意前往,也即刻開始查找一些相關信息資料。外交部向我保證說,當地的官方人員會負責落實樂器的事。同樣也需要買到些樂譜,而且要組建管樂隊的話,我還必須得解決各種技術層面的問題。幸而我認識一些在樂隊培養方面比我更為精通的朋友;我詢問了他們,搜集了能找到的各方面資料,之后不久我就離開以色列去了非洲大陸。行程需要在巴黎中轉。考慮到在當地買樂譜會比較困難,我就在那兒先買好了樂譜。 我已經計劃好要去幾個村莊錄下些音樂,這只是出于好奇。為此我就去買了一個便攜式磁帶錄音機和兩個照相機——一個是拍黑白照用的,另一個拍彩色照——這能為錄下的音樂配上圖片。以色列幾個專研音樂的朋友強烈建議我去見一見安德烈·夏弗奈爾,他是巴黎人類博物館民間音樂研究部的創辦者和主任。這位與德彪西、拉威爾相識,也同斯特拉文斯基是好友的大人物很讓我覺得有些敬畏不安。況且他的夫人還是以研究口傳文學著稱的非洲文化民種學專家德妮茲·波爾姆女士。這位成就卓著的學者對于一個沒有就讀過大學、又對非洲音樂一無所知的人會怎么看待呢? 我面前是一位六十來歲、上了年紀的先生,他十分殷勤地接待了我,尤其耐心地聽我說明了來意。我告訴他我就要出發去班吉,跟他解釋了與此次旅程相關的一些情況,同時強調說,這也許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去欣賞和錄下一些還未曾被人了解過的音樂。我所擔心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想知道我怎樣才能從聽到的音樂當中,辨識出它是不是真正原生和傳統的——某一段音樂是否為一代代口頭傳下——還是受到過外來音樂的侵染。安德烈·夏弗奈爾答了一句讓我永遠難忘的話:“您是音樂家,您去看吧。” 他的回答讓我有那么一會兒覺得十分迷惘,但這話卻印在了我的記憶中。很多年里,尤其是我逗留非洲的*初那段日子,在一個村落里我心想著 “這是什么?我聽到的這段總也有些奇怪”的時候,夏弗納爾的聲音就會響起在我的耳邊:“您是音樂家,您去看吧”。這也就是說:“相信您的直覺。” 他又發話道:“等等,您是要去班吉,我們博物館里正好有一位民種學家在那兒工作過很長時間。”他打電話給黑非洲部門:“艾瑞克,您能上來一會兒嗎?”一個高個子的男人進來了——那是艾瑞克 ·德·丹皮埃。他問我想要去中非的哪個地區工作。這問題讓我有些窘迫,因為當時我并不知道會去哪兒……他繼續道:“我是在恩查卡拉人那兒工作的,他們生活在南方,所以要 是有一天您想去那里的話……不管怎么說,我一年都會去那兒兩次。我在班吉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在非洲一個平民區經營一家藥店。找一天去那兒吧,替我向她問個好。”
藝術與社會譯叢班吉的管號樂隊:一位民族音樂學家的迷人之旅 作者簡介
西瑪??阿羅姆(Simha Arom),樂隊號手、音樂家、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名譽研究院長。他曾榮獲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銀質獎章,并四次榮獲夏爾-克羅學院大獎,其中包括共和國總統獎。2008年,獲得民族音樂學小泉文夫獎(東京)和Fyssen基金會國際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