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自由基/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49529
- 條形碼:9787229149529 ; 978-7-229-14952-9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自由基/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 本書特色
21世紀,量子物理掀起對人類禁忌的挑戰 自由基,不穩定的游離分子科學因“自由基”的存在而迸發活力 生物學上的自由基,化學上稱“游離基”,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熱等外界條件下,共價鍵發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基團。 書寫時,我們通常在原子符號或原子團符號旁加上“·”表示未成對的電子,如氫自由基(H·)、氯自由基(Cl·)、甲基自由基(CH3·)。作者借用了氟氯烴的例子——強輻射能電離出氯原子,與臭氧中的氧原子結合為一氧化二氯,一種高度危險的自由基分子——論證自由基同樣是真正科學家的**素質。 作者提出,歷史上的偉大科學通常起源于夢境、藥物刺激、上帝啟示,而非我們通常認為的證據疊加。愛因斯坦、密里根等著名科學家就曾提出,“問題數據,主觀定義同樣推動科學進步。” 愛因斯坦雖然提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但他并未對其論證且堅信該公式的正確。證據不能代表一切,無序主義、模糊狀態有時反而能充當催化劑,刺激科學進步。 偉大的科學家,像自由基那樣具有不羈的性情,甚至不懼生死,他們有時甚至會以自己為祭品以實驗科學。作者還記述了科學界的不公平競爭,叛逆科學家如何打破壁壘、沖破高墻,推進科學進步。呼吁科學家要勇于戰斗,不應受政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讓公眾警惕科學可以預見的危險,是科學家的責任和任務。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自由基/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由8個章節組成:章,如何開始,介紹了歷目前偉大科學的發現并非大眾的簡單想象;第2章,分歧者,以有名科學家為例,論證理論被現象證明之前,不能過于相信理論,亦不能過于相信現象;第3章,幻覺大師,提出證據不能代表一切,問題數據、無序主義也是推進科學偉大發現的核動力;第4章,玩火,在生與死的邊緣,科學家有時會將自己作為祭品以追求科學的突破;第5章,褻瀆,“人工輔助生殖”、“日心說宇宙觀”舉證科學就是要打破忌。在追求真理的過程,科學攻擊現狀,且毫不顧及被攻擊對象是上帝還是人;第6章,戰斗,以“染色體的遺傳故事”、“內共生學說的證偽”證明科學在戰斗中發展,倒下催生科學進步;第7章,捍衛寶座,以“錢德拉塞卡、阿爾文和沃弗辛斯基”為例,論述科學界的不公平競爭,科學在面對挑戰者時更有說話權;第8章,在火線,叛逆科學家如何打破壁壘,沖破高墻,推進科學進步。 《自由基》告訴讀者,科學的發展和推進需要打破常規、不按規矩出牌、創意的思想、無畏的勇敢、不屈服于政治壓力。敢想敢做,敢于闖入黑暗,敢于探索未知的邊緣,才是未來科學之路。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自由基/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 目錄
000 □前言
000 □1 如何開始:夢境、藥物和上帝的視角
000 □2 分歧者:規矩就是用來被打破的
000 □3 幻覺大師:證據不能代表一切
000 □4 玩火: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
000 □5 褻瀆:打破禁忌是游戲的一部分
000 □6 戰斗吧:不是冠軍就一無所有
000 □7 捍衛寶座:馬基雅維利會為此驕傲
000 □8 在火線:障礙重重
000 □后記
000 □致謝
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自由基/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 作者簡介
邁克爾·布魯克斯(Michael Brooks),英國量子物理學家,非虛構類暢銷書《搞不懂的13件事》(譯為18種語言)、《自由基》(譯為7種語言)、《不確定的邊緣》(譯為4種語言)作者。他擁有量子物理學博士學位,是《新科學家》雜志的顧問、《新政治家》雜志的專欄作家。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