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重新認識美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3736
- 條形碼:9787511563736 ; 978-7-5115-637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新認識美國 本書特色
權力游戲與政治算計如何影響美國政治?中美關系何去何從? 權威作者;社會熱點;美國政治1.特朗普入主白宮后,美國政治進入新的演變周期,未來走向何方還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要重新認識美國。 2.《重新認識美國》從內政、外交、經濟、軍事、社會等領域對美國近年的發展變遷進行了剖析,為讀者全面客觀了解當今美國提供了良好視角。 3.中國已成為美國政府的“心頭大患”。美國政府除了對中國進行霸道的經濟制裁外,還企圖將近期的疫情責任“甩鍋”給中國。《重新認識美國》這本書對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演變的敘述分析,富有歷史縱深感,對讀者進一步認清中美關系實質大有裨益,建議每一位讀者都認真閱讀。
重新認識美國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美國自特朗普上臺后, 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領域的“變”與“不變”: 從“政治正確”到重利務實, 從“不可或缺的國家”到“讓美國再次偉大”, 從全球化引領者到保護主義急先鋒, 從維持絕對優勢轉向有限收縮應對大國戰略競爭等。
重新認識美國 目錄
**節 政治僵局:風暴前夜
第二節 特朗普當選:暗流涌動
第三節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第四節 丑聞纏身:“革命者”的至暗時刻
第五節 政治狙擊:權力游戲與政治算計
第六節 特朗普時代
小結 從“美國夢”到“革命”
第二章 外交:重塑還是回歸
**節 外交轉向:平衡的困境
第二節 外交革命:特朗普“翻筋斗”
第三節 朝核外交:福音還是詛咒
第四節 同盟外交:特朗普式交易
第五節 中美外交:回不到從前
小結 霸權兩難:重塑乏力,收縮不甘
第三章 經濟:讓美國再次強大
**節 相對衰落:全球經濟格局之變
第二節 重塑經濟:“破壞性建設”
第三節 權力博弈:自由貿易的未來
小結 歷史沒有必然
第四章 軍事:拒絕衰落
**節 霸權支柱:全球軍事基地網
第二節 量入為出:金融危機后的調整
第三節 重整雄風:特朗普“兩手抓”
小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第五章 社會:“熔爐”的危機
**節 美國瘸了:社會問題一籮筐
第二節 特朗普式偏執:美國社會的鏡像
第三節 美式民粹:危機的表征
小結 涅檠重生?
重新認識美國 節選
《重新認識美國》: **節 政治僵局:風暴前夜 歷史總會埋下伏筆。2016年美國大選結果所預示的美國政治之變,在2008年的大選結果中就埋下了伏筆。那一年,奧巴馬成了首位成功問鼎白宮的非洲裔總統候選人。對于那次大選,當時人們關注的焦點,不是民主黨如何做到了把執掌白宮8年的共和黨人拉下馬,而是“黑人總統”成為現實如何詮釋了“美國夢”。 夢想照進了現實,但并沒有預示未來。后來的歷史表明,美國歷史上首位“非白人”總統的出現,已經在醞釀美國政治的巨變。事實上以“Change”(變革)為競選口號的奧巴馬,人主白宮后一直在延續后冷戰時代的美國戰略,對其前任內政外交戰略的“矯正”,總體來說只能算政策上的微調。換句話說,奧巴馬是美國*后一位“后冷戰時代總統”。他執政的8年,美國政治就處在“風暴前夜”。 從美國政治角度看,奧巴馬政策上的是非功過已經不重要,更值得關注的動向在于,他兩屆任期內美國政府功能失調、政治極化趨勢達到了歷史上罕見的程度。美國著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稱其為“政治衰敗”,在《衰敗的美利堅——政治制度失靈的根源》中對此做了精辟的分析。①而且,美國出現膚色上“另類”的奧巴馬總統,與“內核”上另類的特朗普人主白宮,很難說沒有聯系。 “美國夢"絕唱 “以前當我的孩子們問我說:我們是不是真的可能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我總是告訴他們,是的,當然可以,但是其實我的心里并不是真的這樣想。現在我看到有著黑色皮膚的奧巴馬也能夠當選為總統,我在回答孩子們的時候就底氣很足了,因為我確實相信,只要你努力,你能做成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不管你是什么樣的膚色。” 上述這段話,是美國非洲裔選民特雷弗·克魯克斯對2008年美國大選奧巴馬勝選的感慨。這樣的感慨,在2008年11月4日那個夜晚(選舉結果大勢已定)之后,甚至成了美國的一種“社會情緒”。某種程度上說,那時美國人對大選結果的討論,不是以民主黨戰勝共和黨為主題,而是以“美國夢’'成為現實為核心。 “美國之音”網站的那篇文章寫道:“奧巴馬作為**位具有非洲裔血統的總統即將人主白宮,這對無數的美國人,特別是非洲裔美國人及其他少數族裔產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美國少數族裔為‘美國夢’又一次活生生地重現而歡呼雀躍。”這篇文章援引學者的話說:“奧巴馬的當選有可能在美國社會引發所謂的‘奧巴馬效應’,也就是說,這可能會彌合白人和其他少數族裔之間長期存在的一些裂痕。” “一切皆有可能”,是奧巴馬在2008年勝選演說中傳遞出的強烈信息。他演說的**句是:“如果有人懷疑美國是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懷疑美國奠基者的夢想在我們這個時代依然燃燒,懷疑我們民主的力量,那么今晚這些疑問都有了答案。”他說:“無論年齡,無論貧富,無論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無論黑人、白人,無論拉美裔、亞裔、印第安人,無論同性戀、異性戀,無論殘障人、健全人,所有的人,他們向全世界喊出了同一個聲音:我們并不隸屬‘紅州’與‘藍州’的對立陣營,我們屬于美利堅合眾國,現在如此,永遠如此!” 與當時堪稱激昂的社會情緒不同,作為創造了美國歷史的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沒有把自己的勝選描述為個人“美國夢”的實現。他的勝選演說中甚至都沒有出現“:Dream”(夢想)這個詞匯,突出的是美國民主的優越、美國政治的進化,強調的是美國人“創造歷史”的希望。“歷史之輪如今已在我們手中,我們又一次將歷史之輪轉向更美好的未來。…‘漫漫征程,今宵終于來臨。特殊的一天,特殊的一次大選,特殊的決定性時刻,美國迎來了變革。”③ “變革”(Change,)是奧巴馬2008年大選的競選口號。那一年的大選結果,很多分析人士都將其視為對小布什8年總統的任期的全民公投。兩場代價高昂的對外戰爭、一場后果深重的金融危機,足以讓整個美國社會產生變革的強烈訴求。那次大選的投票率(58.23%)),創下了1968年(60.84%)之后的新高。在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對決中,奧巴馬無論在普選得票率(52.75%對45.90%)還是選舉人團得票率(69.26%對30.74%)上,都證明了自己壓倒性的優勢。不僅如此,民主黨人還掌控了參眾兩院,在州長選舉中也確保了過半優勢。 這樣的選舉結果,即便是較為冷靜和嚴肅的學者們,也不會不思考其與“奧巴馬效應”之間的聯系。美國弗吉尼亞大選教授布蘭德利·沃麥克,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巴拉克·奧巴馬不僅是**位當選美國總統的非洲裔美國人,而且他還是父親是外國人的**位美國總統。他的當選不僅驗證了任何美國公民不論財產和種族都可以達到權力巔峰的“美國夢”,而且應驗了許多美國移民所做的“美國夢”,即他們及其孩子也可以被囊括進新的政治共同體。 在沃麥克看來,奧巴馬的勝選“對美國政治來說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他還以總結的口吻寫道:“總而言之,奧巴馬的當選意味著美國多元文化主義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不管奧巴馬作為總統的成績如何,美國人將對一個非白人處于權力巔峰而習以為常。”當時,持有沃麥克這樣看法的人還有不少,即便不一定擊絕對多數。 沒人會否認2008年奧巴馬勝選的歷史意義,未來任何歷史學家,都不會不提及奧巴馬作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的歷史。不過,奧巴馬2008年勝選歷史意義的“重大”之處,卻不在于沃麥克所預言的那些。美國的歷史并沒有像沃麥克所說的那樣發展,他關于美國“更加擁抱多元文化”以及“對一個非白人處于權力巔峰而習以為常”的結論,顯然下得太早了。 ……
重新認識美國 作者簡介
南風窗傳媒智庫, 南風窗傳媒智庫成立于2015年9月,定位于現代化治理研究的新型傳媒智庫,致力于建設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傳媒智庫。智庫研究團隊成員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院校,擁有良好的學術背景和出色的研究能力。 雷志華, 南風窗資深主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政治碩士研究生,擅長解讀大國外交、研究東亞局勢。 謝奕秋, 南風窗常務副主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學學士,擅長國際時政和歷史題材。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