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Loft回憶.夢.思考(Loft)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3632
- 條形碼:9787532783632 ; 978-7-5327-8363-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Loft回憶.夢.思考(Loft)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精神分析大師榮格自傳 - 一段關于無意識的人生故事
Loft回憶.夢.思考(Loft) 內容簡介
1957年春天,榮格已經81歲了。他接受了邀請,來講述他自己的一生。他不停地修改這一本書,直到他1961年6月6日去世前不久。榮格說:我的一生是一個無意識充分發揮的故事……這種罕有旅程的誠摯傳記,記錄他終生無止盡的困惑、疑慮與不快樂,完成了一本深具思想史意義的獨特自傳。
Loft回憶.夢.思考(Loft) 目錄
引言
序幕
1 童年
2 中學時代
3 大學時代
4 精神病學實踐
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6 直面無意識
7 著述
8 塔樓
9 旅行
北非
美洲:普韋布洛印第安人
肯尼亞和烏干達
印度
拉韋納和羅馬
10 視象
11 論死后的生活
12 晚期思想
回顧
附錄一 弗洛伊德寫給榮格的信
附錄二 從美洲寫給埃瑪??榮格的信
附錄三 從北非寫給埃瑪??榮格的信
附錄四 衛禮賢
附錄五 向死者的七次布道
詞匯表
榮格文集
Loft回憶.夢.思考(Loft) 節選
引言 我的一生,是個無意識自我實現的故事。無意識里每一種東西都尋求向外呈現,人格自身也渴望從其無意識狀態中進化出來,并把自身經驗為一個整體。我沒法用科學語言來追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一成長過程,因為我無法把自己經驗為一個科學問題。 從內在的視角看,我們自己是什么;在永恒的狀態下,我們人類是什么——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能通過神話來表達。比起科學,神話更加個人化,對人生的表現更加準確。科學使用的概念是平均化的,太過泛泛,無法公正描繪個人生活的主觀豐富性。 如今,在八十三歲高齡,我承擔的任務,就是來講述我個人的“神話”。我只能直接陳述,“把故事講出來”。這些故事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唯一的問題是,我講的是不是“我的”寓言、“我的”真相。 寫一本自傳如此困難,是因為我們沒有能用來判斷自己的標準或客觀基礎。的確找不出什么合適的比較基礎。我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與眾不同,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樣子。人類無法拿自己和其他任何生物來比較,人不像猴子、不像奶牛,也不像樹木。我是一個人,但這又意味著什么呢?我和其他事物一樣,只是無限神性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片,但我無法拿自己和動物、植物甚或石頭作比較。只有虛構的存在才擁有比人更廣泛的光譜。如此一來,人怎么能對他自己形成一種確定的看法呢? 我們是一個心理過程,這個過程并不在我們自己的掌控之中;或者說,我們只能直接掌控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無法對自己或是我們的生活作出任何終極判斷。如果可以,我們早就無所不知了——但這*多只是一種假象。畢竟,我們從來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怎么發生的。生命的故事開始于某個地方,某個碰巧被我們記住的瞬間。但即便在那一刻,事情已經非常復雜了。我們也不知道生命會變成什么樣子。于是乎,這個故事沒有開頭,它的結局也只有一些模糊的暗示。 人生是一次含糊的實驗,它只在數字上才成為一種驚人的現象。對個人來說,它如此稍縱即逝、捉襟見肘,有些東西居然能夠存在其中并且得到發展,不得不說是個奇跡。很久以前,當我還是一個醫學院學生時,這個事實讓我印象深刻。對當時的我來說,自己居然沒有早夭,真是個奇跡。 對我來說,生命總像一株長著根莖的植物。真正的生命力是不可見的,藏在根莖當中。地面上能看到的部分,只有一個夏天的壽命。然后它就枯萎——仿佛曇花一現的幻影。當我們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永無止境的成長和衰亡時,不免有種一切皆是徒勞的感覺。但我總覺得,在這永恒的涌動之下,有種東西存活并延續著。我們眼見鮮花盛放、好景不長,但根莖一直在那兒。 *終,我畢生唯一值得講述的,就是當那個不朽的世界沖進這個轉瞬即逝的世界時發生的事。這就是為什么我會描述自己的內在體驗,包括夢和幻覺。是這些構成了我科學研究的原初物質。它們是那熊熊燃燒的巖漿,要加工的石頭由此凝結而成。 和這些內在事件相比,其他所有記憶——旅行、人物、周遭的一切——顯得黯然失色。許多人參與過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還寫了下來;如果讀者想要了解這些,可以去找他們、聽他們講。我生命中外部事件的記憶,大部分不是模糊褪色就是消失不見。但我和“另一種”現實的相遇,和無意識的較量,深深鐫刻在記憶中,永難磨滅。在那個國度,寶藏總是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其他一切都不再重要。 同樣,只有當一個人的名字從一開始就寫在我命運的卷軸里,他才會成為我記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他的相遇也才會成為一份回憶。 內在經驗也會在我所遭遇的外部事件上留下印記,并在年輕時代或后來的時光里呈現出重要性。我很早就明白,如果生活中的問題和復雜性沒有得到內心的回答,它們的意義就會極其有限。外在環境不能代替內在經驗,所以我的生活從外部來看出奇貧乏。它們對我來說空洞而虛幻,我也沒多少可說的。我只能在內在事件的光亮中理解自己。這些內在事件彌補了生活的單一性,也是我這本自傳要講的內容。
Loft回憶.夢.思考(Loft)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 Jung),1875年出生于瑞士北部的康斯坦斯湖畔,1961年逝世。他是瑞士著名的精神病醫生、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畢生致力于人類靈魂及其深處奧秘的探索,對研究人類的無意識心理做出了巨大貢獻。榮格的人格理論包括三個層次:意識或自我、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原型和作為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為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他對哲學和文學研究也有深刻的影響。代表作品包括《無意識心理學》《尋求靈魂的現代人》《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回憶、夢、思考》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