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建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3129
- 條形碼:9787520363129 ; 978-7-5203-631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建制 內容簡介
本書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置于中國教育學百年發展的宏觀背景下,通過歷史的梳理和邏輯的分析,從理論研究平臺構建、隊伍發展、教材建設。學生培養、學術交流等六個方面系統梳理了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制的整體脈絡,注重對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發展的經驗總結和問題反思,力求做到觀點和事實的互證,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本書可以彌補對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史方面系統研究的不足,進一步豐富中國教育學史研究的內容,為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好的鏡鑒。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建制 目錄
一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回顧
二 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問題解析
三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省思
第二章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平臺建設
一 系科的設置與發展
二 學位點的創辦與建設
三 專業學會的發展與壯大
第三章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隊伍建設
一 20世紀上半葉我國教學法專家群體
二 改革開放以來課程與教學論前輩學者
三 課程與教學論團隊建設的實踐探索
第四章 課程與教學論的教材建設
一 課程與教學論教材建設的孕育期
二 課程與教學論教材建設的首次興盛期
三 課程與教學論教材建設的曲折發展期
四 課程與教學論教材建設的重新起步期
五 課程與教學論教材建設的多元發展期
六 課程與教學論教材建設的未來思考
第五章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研究生的培養
一 研究生培養的起步
二 研究生教育的擴張
三 研究生教育的調整
四 研究生培養的問題
五 研究生論文的誤區
第六章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術交流
一 學術的泛政治化
二 學術交流的興起
三 學術交流的擴大
四 學術交流的繁榮
五 學術交流的反思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歷史建制 作者簡介
吉標,現為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臺灣中正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理論工作者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教學論學術委員會理事。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出版著作與教材5部,在《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研究成果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教學成果獎4項。 孫寬寧,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兼任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出版著作與教材5部,在《教育研究》《教育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研究成果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多項。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