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崇文國學普及文庫 :浮生六記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0356972
- 條形碼:9787540356972 ; 978-7-5403-569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崇文國學普及文庫 :浮生六記 本書特色
中國現(xiàn)代作家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在《英漢對照本序》中,他盛贊《浮生六記》中的蕓娘“是中國文學上一個□可愛的女人”“'閨中記樂'是古今中外文學中□溫柔□細膩的記載”;俞平伯在《校點重印(浮生六記)序》中,則驚嘆它“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這些評價并非過譽之詞。 有趣的是,《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fù),既非秀才舉子,也非操文為業(yè)的人,他雖出身于“衣冠之家”,從師讀過幾年書,但不久即習幕經(jīng)商,后又賣畫為生,浪跡天涯,充其量,只是一個文學愛好者而已。他寫《浮生六記》是為了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恐怕連做夢也沒想到它會傳之后世,經(jīng)久不衰吧!“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較少讀經(jīng)史子集,反而形成他下筆時率真自然、不拘格套,“無酸語、贅語、道學語”(俞平伯)的優(yōu)勢,更何況他所展示的生活閱歷是如此豐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又是如此細膩。 李白有詩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東坡有詩云:“事如春夢了無痕。”人們這種對生命易逝、往事如煙的感慨,大約總得到了一定年紀,有了相當?shù)娜松啔v之后才發(fā)得出。沈復(fù)寫《浮生六記》時有46歲.已經(jīng)進入人生的秋天,他必定感到自己往昔的生活中有許多有價值、不能忘懷的東西,這才產(chǎn)生了不可遏止的創(chuàng)作沖動。《浮生六記》可以說是一篇題材范圍較廣泛的自傳,在這里,作者以生動的文筆回憶了他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他的婚姻愛情生活、家庭變故、生活中的閑情逸趣、山水游記等),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念、性格氣質(zhì)、美學趣味等,這種詳盡而生動的自敘傳,在古代是極其罕見的。 《浮生六記》的藝術(shù)魅力之一在于它真實地展示了作者的家庭生活,曲折委婉地寫出了夫妻之間的恩愛之情,刻畫了蕓娘這個蘊含著新的時代氣息的美好的婦女形象以及她不能見容于傳統(tǒng)宗法大家庭所必然遭受的悲劇命運。 在傳統(tǒng)社會父母包辦的婚姻中,少有愛情的位置,沈三白和蕓娘的婚姻卻很幸運地先有愛情作為基礎(chǔ),他們兩家是姑舅表親,三白從小便立志“非淑姊不娶”,蕓娘在未出嫁之前的一次親朋聚會中藏粥專待未婚夫的事被眾人傳為笑柄,兩人婚前便情深如此,這就不難想見他們婚后的“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了。你看,新婚后三白的父親召他到學館讀書,告別蕓娘,他“恍同林鳥失群,天地異色”,先生放他回家,他“喜同成人得赦”,回到家中,與蕓娘見面,“握手未通片語,而兩人魂魄恍恍然化煙成霧,覺耳中惺然一響,不知更有此身矣”。作者對愛情的描寫,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蕓四歲喪父,家境貧寒,她靠著刺繡養(yǎng)活寡母幼弟,并供弟弟讀書,從小就是自食其力、當家做主的人。她天性聰慧、勤奮好學,“刺繡之暇,漸通吟詠”,顯然,在這樣的家境中,她所受到的傳統(tǒng)觀念的壓抑和桎梏是較少的。及至婚后,丈夫的摯愛又使她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的舒展,使她對生活充滿了興趣。三白不僅不用男尊女卑那一套傳統(tǒng)的夫權(quán)思想去壓制她,相反地,總是支持她,鼓勵她去沖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
崇文國學普及文庫 :浮生六記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現(xiàn)代作家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在《英漢對照本序》中,他盛贊《浮生六記》中的蕓娘“是中國文學上一個可愛的女人”“‘閨中記樂’是古今中外文學中溫柔細膩的記載”;俞平伯在《校點重印(浮生六記)序》中,則驚嘆它“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這些評價并非過譽之詞。有趣的是,《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fù),既非秀才舉子,也非操文為業(yè)的人,他雖出身于“衣冠之家”,從師讀過幾年書,但不久即習幕經(jīng)商,后又賣畫為生,浪跡天涯,充其量,只是一個文學愛好者而已。他寫《浮生六記》是為了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恐怕連做夢也沒想到它會傳之后世,經(jīng)久不衰吧!“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較少讀經(jīng)史子集,反而形成他下筆時率真自然、不拘格套,“無酸語、贅語、道學語”(俞平伯)的優(yōu)勢,更何況他所展示的生活閱歷是如此豐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又是如此細膩。
崇文國學普及文庫 :浮生六記 目錄
卷二 閑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游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yǎng)生記道
崇文國學普及文庫 :浮生六記 作者簡介
沈復(fù)(1763年-1832年),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杰出的文學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轉(zhuǎn)于全國各地。后到蘇州從事酒業(y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jīng)
- >
煙與鏡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