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43758
- 條形碼:9787312043758 ; 978-7-312-0437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 本書特色
涉及傳統社會生活中的飲食、服飾、居住、禮俗、節慶、娛樂等諸多方面,這些生活事象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智慧。叢書在尊重歷史事實,保證科學性、學術性的前提下,通過生動的文字和優美的漫畫,描述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的精彩花絮與歷史進程中的優秀文化,深入挖掘和闡發其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以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叢書為安徽省文化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項目、安徽省“十二五”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叢書的出版是深入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 ◎叢書的創作尊重歷史事實,注重科學性、學術性,加入對人類行為與時代變革、社會生活與禮儀風俗關系的探討。 ◎敘述生動,文字優美,配有大量原創插圖。
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中國傳統節日中影響較大的8個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姐、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講述了每個節日悠久的歷史、相關的優美傳說、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等內容。
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 目錄
【目錄】
總序
一、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節的由來及其演變
春節的習俗及其文化
春節詩詞賞析
二、元宵:火樹銀花不夜天
元宵節的由來及其演變
元宵節的習俗及其文化
元宵節詩詞賞析
三、清明:寒食東風御柳斜
清明節的由來及其演變
清明節的習俗及其文化
清明節詩詞賞析
四、端午:玉粽襲香千舸競
端午節的名稱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詩詞賞析
五、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七夕節的由來與變遷
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
乞巧節詩詞賞析
六、中秋:八月十五夜玩月
中秋節的由來與演變
中秋節的習俗文化
中秋節詩詞賞析
七、重陽:九九佳節又重陽
重陽節的前世今生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詩詞賞析
八、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節溯源
冬至節的習俗演變
冬至節詩詞賞析
參考文獻
后記
節日風尚:文化的記憶 作者簡介
莊華峰,安徽歙縣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安徽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教學名師,安徽省優秀專家,安徽省高等學校書法家協會主席,精品視頻公開課“安徽文化與古代中國”主講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入圍人選。長期從事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國社會史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項目,出版《中國婚姻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中華文明史》《中國社會生活史》等10多部著作,并在《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民族研究》等重要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著作《中國社會生活史》獲安徽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王彥章,吉林榆樹人,浙江大學歷史學博士,副教授,現為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安徽省歷史學類專業合作委員會專家庫成員。主要從事清代政治制度史、中國民俗文化等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清代獎賞制度研究》《世說清語:清朝生活圖志》《民俗傳統與現代生活》《<>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