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游牧社會史與蒙古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4151776
- 條形碼:9787204151776 ; 978-7-204-15177-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游牧社會史與蒙古史研究 內容簡介
《游牧社會史與蒙古史研究》是一本譯文集,收入漢譯國外蒙古學者撰寫的有關游牧社會史和蒙古史論文14篇 。這批論文短則幾千字,長則數萬字,分別由蘇聯、蒙古、波蘭著名蒙古學者撰寫。論文作者集中論述了游牧社會史領域若干重要問題,如:有關游牧社會的發展規律問題,有關游牧社會的經濟史問題;從各個側面論述了蒙古史領域的若干有關問題,如:有關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過程問題,有關蒙古人在征服諸國期間與西藏的關系問題,有關土爾扈特人東歸經過問題,有關蒙古史的亞美尼亞文史料記載和俄文檔案材料問題,有關中世紀后期蒙古史籍的結構特點以及某些史籍的版本流傳問題,有關蒙古國學者對蒙古中世紀史和近現代史的研究情況及其觀點問題,等等。其中,蘇聯著名蒙古學家鮑?雅?符拉基米爾佐夫的重要論文《“五部喀爾喀”(Tabun otog Xa?χa)在哪里?》系國內首次完整譯出。
游牧社會史與蒙古史研究 目錄
中世紀時代游牧社會的發展規律
[蘇聯]斯·阿·普列特尼奧娃
游牧民族的社會經濟史若干問題
[蘇聯]伊·雅·茲拉特金
·蒙古史研究
統一蒙古國的建立與成吉思汗
[蒙古]沙·桑達格
蒙古人對西藏的征討
[波蘭]斯·羅·庫切拉
1771年的“土爾扈特人東歸
[蘇聯]希·包·齊木德道爾吉耶夫
“五部喀爾喀”(Tabun otog XaIXa)在哪里?
[蘇聯]鮑·雅·符拉基米爾佐夫
論有關蒙古人的亞美尼亞文史料
[蘇聯]阿·加·加爾斯特揚
關于固始汗的俄文檔案資料
[蘇聯]加·伊·斯列薩爾丘克
西方中央亞考察隊對蒙古地區的考察研究
[蘇聯]馬·伊·戈爾曼
·蒙古史料研究
十七世紀蒙古編年史的結構(論文提要)
[蘇聯]尼·帕·沙斯吉娜
《察罕·圖克》的幾種傳抄本
[蘇聯]普·巴·巴拉登扎波夫
《察罕·圖克》的德文譯本與注釋
[蘇聯]尼·策·蒙庫耶夫
·蒙古國的蒙古史研究
蒙古人民共和國學者論蒙古中世紀史
[蘇聯]加·謝·戈羅霍娃
參考書目
譯者后記
游牧社會史與蒙古史研究 節選
《游牧社會史與蒙古史研究》:
應當承認,蘇聯史學研究對于作為物質生產特殊形式的游牧經濟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組織問題,缺乏應有的重視。很難見到一本論述某一游牧民族的著作不去談論一部分游牧民是富有的,而另一部分游牧民是貧窮的;富有的游牧民經濟是大型的,而貧窮的游牧民經濟是小型的;富有的剝削貧窮的,而貧窮的依附于富有的,等等。與此同時,研究家們通常會忽視以下問題:游牧業生產的大型經濟是如何組織的,游牧民生產周期的特點是什么,生產周期中的再生產和積累是怎樣進行的,大型經濟是如何保證其勞動力的,等等。不把這些問題澄清,有關游牧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問題,有關整個游牧民族的歷史問題,都會由于物質財富的社會生產這一主要問題因果關系不明,而無法得以明確。
階級社會條件下牧業經濟發展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蒙古史為例進行分析。由于蒙古史文獻史料比較豐富,故馬克思主義研究家早已指明蒙古游牧社會中社會結構的□主要特征及其演變的主要階段。
學術界當前面臨的任務是揭示封建主義條件下大型游牧業經濟的活動方式。這里我們應當指出,弗·伊·列寧在考察農奴制改革之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情況時,為自己提出了如下任務:“為了大體上考察地主經濟這種社會經濟制度并描繪出這一制度在農奴制改革后時期的演變性質”,其中包括“……考察現代化的地主經濟制度,就必須以農奴制時期占統治地位的地主經濟結構作為起點”。我們通過列寧的這一觀點,可以學到解決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時應采取的可靠方法學原理。下面,我們對蒙古史文獻史料作一番考察。蒙古史文獻史料證明,蒙古封建主確實擁有過數千畜群,經營過大型牧業經濟。試舉拉施特丁敘述成吉思汗的七世祖母莫孥倫的故事為例說明之。拉施特丁寫道:“每隔幾天,她就讓人把畜群趕來。她的馬匹牲畜多得不計其數。不過,只要她從坐著的山頂看到山腳下大河邊布滿了牲畜蹄子印,她就會說:t都夠數了。”’對我們來說,這則故事的重要之處在于,擁有大量畜群的富有游牧戶確實存在,而且,這在蒙古絕非□□□□。這類情況在近代也有過。蒙古人民共和國檔案館保存著一批18-20世紀蒙古世俗封建主和宗教封建主經濟狀況的資料。蒙古人民共和國學者們,特別是沙·納楚克道爾吉、策·那順巴勒吉日等人,曾對這批材料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策·那順巴勒吉日刊布過宗教首領博克多格根從1773-1924年間擁有的牲畜頭數的變化情況。1773年,博克多格根有牲畜91253頭;到1864年時,增加到118506頭。據納羅班欽寺喇嘛德洛瓦呼圖克圖講,革命前僅他一人就有馬2000匹、羊7000只、駱駝300峰、牛200頭。伊·米·邁斯基采用和發表過許多1918年蒙古的統計調查材料,其中不乏這類有趣資料。沙·納楚克道爾吉談到過王公道爾吉策凌的經濟狀況,說他擁有15000多頭牲畜;談到過王公扎木楚霍爾洛的經濟狀況,說他擁有11071頭牲畜;還談到過其他一些大王公的情況。1936年,蒙古人民共和國小呼拉爾委員會發表過大喇嘛喇嘛格根的材料,說他在1921年革命前擁有9000峰駱駝、12000匹馬、15000只羊,等等。上面引證的材料足以證明,在蒙古境內至少2000年間一直存在牲畜頭數達萬頭甚至十萬頭以上的大型游牧經濟這一事實。這是確鑿無疑的。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