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三聯生活周刊·中讀·文叢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7364
- 條形碼:9787108067364 ; 978-7-108-0673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聯生活周刊·中讀·文叢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 本書特色
《現場》是一部具有藝術史視野的訪談錄,涵蓋了大衛·霍克尼、小野洋子、徐冰、蔡國強、曾梵志、隋建國、張曉剛、費爾南多·博特羅、森山大道、安東尼·葛姆雷等在內的27位世界一流的藝術家。120張來自多家藝術機構、博物館和藝術家工作室提供的精選圖片,組成了一席當代藝術的盛宴。它要回答的不是藝術是什么,而是藝術何為。好的藝術作品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問題:關于藝術的,關于人性的,關于世界的。這本書亦然。
三聯生活周刊·中讀·文叢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 內容簡介
《現場》是一部具有藝術史視野的訪談錄,涵蓋了大衛?霍克尼、小野洋子、徐冰、蔡國強、曾樊志、隋建國、張曉剛、費爾南多?博特羅、森山大道、安東尼?葛姆雷等在內的27位世界品質的藝術家。120張來自多家藝術機構、博物館和藝術家工作室提供的精選圖片,組成了一席當代藝術的盛宴。它要回答的不是藝術是什么,而是藝術何為。 好的藝術作品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問題:關于藝術的,關于人性的,關于世界的。這本書亦然。
三聯生活周刊·中讀·文叢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 目錄
三聯生活周刊·中讀·文叢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 相關資料
當代藝術是什么?其歷史太短、又正在發生中;誰說了都不算。每一個藝術家與過去的大師、與別人、與過去的自己都不同,都是此刻的個案,創造著不曾有過的東西。也許可以說任何無法歸類的人為造物都可以歸為當代藝術。本書通過綜述部分將每位藝術家獨有的部分提示出來,再通過對話把“本人”帶到讀者面前。一篇篇讀下來,受訪者之間也構成了討論的關系。此書呈現了當代藝術現場生態,也為將來想探究這個“不明領域”的人存留了現場證據。
一一徐冰(藝術家)
藝術家如此生動的形象居然是被曾焱如此樸素的語言雕刻而成。曾焱從容、明確、簡潔而客觀的敘事和提問,奇妙地展示了藝術家獨特、矛盾、復雜和深邃的創作經驗和精神狀況。一部妙趣橫生讓你停不下來,但同時又經常讓你停下來讓你反復地咀嚼的書。
——汪民安(批評理論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曾焱以她的沉靜和耐心,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復雜的當代藝術現場。她描繪喧囂,但更關心孤獨;她注視著舞臺上發生的事,但更想知道舞臺的背后是什么樣;她打量著聚光燈下的人,但更想看清沒有被光線照亮的陰影里有什么。她書寫“現場”,同時也在書寫那些缺席于“現場”的事物。
一一張悅然(作家)
“不俯,不仰,思考,提問”一 曾焱用她的平實真誠和對細節的關注切入了一個又一個貌似各異的“現場”,又以她的理性和反思和我們一道“旁觀”了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為我們留下了豐富而生動的寶貴文獻。
——張曉剛(藝術家)
這本書曾焱的文筆好,圖文并茂,讓大家輕松而直接地了解了這些混出頭的藝術家們的真實面貌。
一一劉小東(藝術家)
曾焱的這本訪談錄,用藝術家的出生時間做書的排序,天生帶著時間的歷史性。書中隱約藏在藝術家思緒中的歷史更加古遠,似乎都在與今天保持距離,提著問題。
一一馬巖松(建筑師)
三聯生活周刊·中讀·文叢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 作者簡介
曾焱:畢業于武漢大學、巴黎第八大學,2003年進入《三聯生活周刊》工作,曾任文化記者、主筆、資深主筆,現為《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出版過作品集《妖嬈世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