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清:他們的清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53086
- 條形碼:9787507553086 ; 978-7-5075-530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清:他們的清朝 本書特色
清朝——中國*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曾一統天下、勵精圖治、走向“盛世”;然而當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來,在西方列強的沖擊下,已然腐朽的封建帝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不堪一擊。回首往事,人們不免向歷史“靈魂發問”:清朝為何能將中國的封建制度推向*,又為何會錯失與世界接軌的契機?問題的答案映射在一個個歷史人物身上。從帝王、宗室到權臣、士大夫,從洋務派、經世派到保守派、維新派,身份、立場不同的歷史人物,在時代的洪流中粉墨登場,或被歷史潮流所塑造,或在關鍵的節點轉動了歷史,悄然展現著清朝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中隱而不露的方方面面。
《問清:他們的清朝》屬于華文出版社“華文通史”系列叢書。本書選取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乾隆、孫嘉淦、和珅、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康有為、慈禧太后這十一位影響了清朝歷史進程、能夠展現清朝時代風貌的歷史人物,力求能夠全面反映清朝歷史的多樣性。
問清:他們的清朝 內容簡介
清朝——中國*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曾一統天下、勵精圖治、走向“盛世”;然而當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來,在西方列強的沖擊下,已然腐朽的封建帝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不堪一擊。回首往事,人們不免向歷史“靈魂發問”:清朝為何能將中國的封建制度推向巔峰,又為何會錯失與世界接軌的契機?問題的答案映射在一個個歷史人物身上。從帝王、宗室到權臣、士大夫,從洋務派、經世派到保守派、維新派,身份、立場不同的歷史人物,在時代的洪流中粉墨登場,或被歷史潮流所塑造,或在關鍵的節點轉動了歷史,悄然展現著清朝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中隱而不露的方方面面。
《問清:他們的清朝》屬于華文出版社“華文通史”系列叢書。本書選取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乾隆、孫嘉淦、和珅、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康有為、慈禧太后這十一位影響了清朝歷史進程、能夠展現清朝時代風貌的歷史人物,力求能夠全面反映清朝歷史的多樣性。
問清:他們的清朝 目錄
努爾哈赤:大清宏業的奠基者
一、攘外先安內: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 / 003統一女真各部 / 004
取信明朝,乘勢而為 / 007
結好蒙古 / 009二、八旗制度的創立與汗權至上的政權體制 / 011建立牛錄組織 / 013
八旗制度的創立與八王共治格局的形成 / 014三、滿族共同體的漸趨形成:從“七大恨” 看努爾哈赤政權的性質 / 021
1.“七大恨” 的發布 / 021滿族共同體的形成 / 022四、金戈鐵馬:努爾哈赤對明朝的戰爭 / 024攻取遼沈 / 025
寧遠激戰 / 027皇太極:大清王朝的構建者
一、皇太極即汗位與強化集權的政治變革 / 033謀得汗位 / 033
權力斗爭 / 035
攻伐朝鮮和蒙古察哈爾部 / 037二、皇太極稱帝與大清的國家制度設計 / 040封爵制度與官僚制度的建立 / 040
編設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 / 044
接受多元文化 / 046三、改變與明朝作戰的策略 / 050入關擄掠 / 051
松錦之戰 / 053多爾袞:創制規模,奠基大清
一、走上大清的權力巔峰 / 059多爾袞地位的上升 / 059
功勛卓著,備受信任 / 061
性格堅毅,沉穩睿智 / 063二、整肅政治 / 065殺宗室穩定政局 / 065
斥政敵,加號“皇父攝政王” / 066
分化兩黃旗大臣 / 067三、定鼎中原 / 069制定合理的戰略與政策 / 070
天賜良機 / 071
明朝為什么迅速崩潰? / 074
為什么清朝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入主中原? / 077四、百年后的平反 / 081死后被追論 / 081
乾隆帝為何為多爾袞平反? / 082乾隆皇帝:站在歷史發展十字路口的一代君主
一、乾隆帝即位后的轉變 / 087即位之初的鐵腕 / 088
平反舊獄 / 089
乾隆十三年的政治風波 / 090二、為何一定要平定準噶爾? / 094蒙古準噶爾部的挑戰 / 095
平定西北,故土新歸 / 098三、乾隆為什么要頻頻發動文字獄? / 101康熙皇帝的先禮而后兵 / 101
雍正帝對文獄的精心設計 / 102
乾隆時期專制皇權對學林之肆虐 / 103四、乾隆帝關上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了嗎? / 109清代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 / 109
該不該拒絕英國使團? / 112五、乾隆時代到底是“盛世” 還是“衰世”? / 114盛、衰之爭論 / 114
對“盛”“衰” 的語境分析 / 115孫嘉淦:當經世派官僚遭遇文獄高壓
一、風骨大臣孫嘉淦與《三習一弊疏》 / 119
1.《三習一弊疏》 / 119
2.“風骨大臣” 的煉成 / 124乾隆初期的班底重臣 / 126二、“理學官僚” 孫嘉淦的經世致用 / 128位列封疆,經世濟民 / 128
身處18 世紀經世學派群體中 / 130三、在“偽稿案” 旋渦中 / 133偽稿案的爆發 / 134
身處政治暴風眼中 / 136四、在文獄風暴的邊緣 / 139清帝之勤奮好學 / 139
清代皇帝與士大夫在爭什么? / 141和珅:滿族權臣巨貪的一種形態
一、平步青云:一個滿族沒落貴族少年的逆襲 / 146勤奮善學的咸安宮學生 / 146
和珅的官場“逆襲” / 148二、和珅的宦海榮耀 / 149立于不敗 / 150
和珅何以受寵于乾隆? / 152
作為滿族精英的和珅 / 155三、嘉慶帝為何一定要速殺和珅 / 160關于和珅之罪 / 160
和珅動了誰的奶酪? / 164四、作為一個符號的和珅 / 167清朝在和珅之后的政治調整 / 167
成為一個符號 / 169林則徐:時代轉折中的經世精英
一、經世思想的形成與實踐 / 175初涉官場,奠定經世思想 / 175
經世濟民,成為經世改革的中堅者 / 179二、禁煙抗英:從鴉片到“夷務” / 186嚴禁鴉片 / 186
如何回顧鴉片戰爭? / 189三、風雨飄搖的晚年 / 194流放新疆期間的作為 / 194
后人評說 / 197曾國藩:儒家士大夫在近代變革中的再塑造
一、辦湘軍,安清朝江山 / 203書生籌軍 / 2042.“剿發” 劊子手 / 212
3.“平捻” 留憾 / 217
二、興洋務,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 / 219力行“洋務” 經世 / 219
重視新式人才培養 / 222三、道德文章,為世所尚 / 224湖湘學人重經世 / 224
身陷天津教案困局 / 228李鴻章:中國近代化的開創者
一、儒生而戎馬 / 234中進士前程似錦 / 234
赴國難投筆從戎 / 237
獨當一面克天國 / 239
平捻軍奠基“中興” / 242二、李鴻章與中國近代化的開局 / 244培養洋務人才,收其效于將來 / 245
修戰守之具,辦民用工業,為近代工業之祖 / 246
籌備北洋水師,甲午付之東流 / 250三、與外交相伴的半生 / 253“痞子腔” 與訂約 / 253
以夷制夷終成空 / 255
聯俄以自重,自“重” 國輕 / 256康有為:“傳統與現代之間” 的改革者
一、“ 經世” 思想的養成 / 262早年好學 / 262
講求“通經致用” / 264二、 維新變法前的準備工作 / 266尋求變法之道 / 266
走向政治前臺 / 268三、“百日維新” 中的康有為 / 271變法維新政策的制定 / 271
變法背后的政治斗爭 / 273
變法的意義 / 275四、戊戌前后的人際網絡 / 276結識帝黨—與翁同龢之關系 / 277
同床異夢—與光緒帝之關系 / 278
師徒際遇—與梁啟超之關系 / 281
從“友” 到“敵”—與張之洞之關系 / 283五、貫穿“尊王攘夷” 思想的“保皇” 行動 / 285從維新轉向保皇黨的內在邏輯 / 285
不成熟的政治家 / 287慈禧太后:女主當國與晚清變革
一、身世之謎,女主出生地疑點重重 / 291出生地謎團 / 291
山西情結 / 292二、執掌大清權力,如日中天 / 294辛酉政變,掌舵“大清號” 舊輪 / 294
戊戌變法背后的權力挑戰 / 296三、清末新政,*后無力的修補 / 299推行新政 / 300
預備立憲 / 301
復雜的心態 / 304四、崇奢靡、重權力、要面子,慈禧的為政敗筆 / 306不合時宜的六旬盛典 / 306
狼狽西狩與光鮮回鑾 / 307五、脫離政治,慈禧何許人也? / 310素養頗高之女子 / 310
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 312
展開全部
問清:他們的清朝 作者簡介
劉文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主要研究清代政治史、社會史。著有《清代驛傳及其與疆域形成關系之研究》、《盛世背后:乾隆時代的偽稿案研究》、《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合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