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通貨膨脹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0116899
- 條形碼:9787210116899 ; 978-7-210-11689-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宋通貨膨脹史 本書特色
《兩宋通貨膨脹史》是*部系統研究宋代通貨膨脹史的斷代性專題研究論著。全書根據宋代通貨膨脹的生發與緩解狀況,將兩宋歷史分為八個時期,分別闡述了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通貨膨脹的表現程度、政府遏止通貨膨脹之措施及效果問題,并對每一時期通貨膨脹的發生原因及其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分析與總結,不僅系統展現出兩宋三百余年歷史中通貨膨脹發生的具體情形和階段性特征,而且深刻揭示出于兩宋通貨膨脹發生的社會根源。
兩宋通貨膨脹史 內容簡介
一部填補了中國經濟史和宋史研究空白的專題斷代史。
系統研究了宋代通貨膨脹史的斷代性專題研究論著。
全景展現兩宋三百余年歷史中通貨膨脹發生的具體情形和階段性特征。
深刻揭示出兩宋時期通貨膨脹發生的社會根源。
兩宋通貨膨脹史 目錄
上冊
緒 論1
**節 兩宋通貨膨脹史研究的理論體系1
第二節 兩宋通貨膨脹史的分期6
第三節 兩宋通貨膨脹史發展的基本規律11
第四節 兩宋通貨膨脹史研究的現狀與困難16
**章 北宋前期對通貨膨脹的防止及其效果(960—1022年)24
**節 北宋初期貨幣流通的混亂及通脹預期24
一、銅錢奇缺26
二、劣幣泛濫33
三、鐵錢貶值35
四、交子失信38
五、通脹預期40
第二節 宋廷為防止通貨膨脹而整頓幣制42
一、增加銅錢產量42
二、統一鑄造法幣46
三、確定錢陌制度49
四、規范錢幣質量51
五、嚴禁私鑄劣幣56
第三節 宋廷為防止通貨膨脹而采取的其他經濟措施59
一、大力發展生產和繁榮經濟60
二、緊縮財政開支和增加積累71
三、減免人民賦役和救災扶貧80
四、禁止商業投機和調控物價86
第四節 宋廷防止通貨膨脹的積極效果93
一、國家富裕94
二、物價平穩108
三、社會安定116
第二章 北宋中期由過度消費而引發的通貨膨脹(1022—1067年)121
**節 “三冗”消費與天災人禍造成財政危機121
一、“三冗”消費122
二、天災人禍146
三、財政危機169
第二節 推行通貨膨脹政策及其不良后果181
一、推行通貨膨脹政策的具體舉措182
二、推行通貨膨脹政策的不良后果198
第三節 與遏止通貨膨脹相關的改革終于失敗219
一、保守勢力無心改革220
二、慶歷新政及其失敗238
三、國勢貧弱已成定局254
第三章 北宋后期通貨膨脹的被遏止與反彈(1067—1100年)265
**節 宋神宗熙豐變法遏止了通貨膨脹265
一、頒布熙寧新法提供了理財良策266
二、革新貨幣制度穩定了金融秩序289
三、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財政狀況改善303
四、通貨膨脹已被遏止339
第二節 宋哲宗“元祐更化”使通貨膨脹重新抬頭349
一、熙豐變法的失敗與“元祐更化”的實施349
二、“元祐更化”后的經濟衰退與財政困境367
三、通貨膨脹重新抬頭389
第三節 宋哲宗“紹述新政”未能克服通貨膨脹398
一、宋哲宗親政后的“紹述新政”398
二、“紹述新政”未能改善國家財政412
三、“紹述新政”不能遏止通貨膨脹433
第四章 北宋末期因政治腐敗導致惡性通貨膨脹(1100—1127年)446
**節 引發惡性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447
一、黨爭加劇與政治腐敗447
二、冗費浩大與財政危機461
三、剝削苛重與經濟衰退482
第二節 推行通貨膨脹政策及其嚴重惡果500
一、推行通貨膨脹政策的具體措施500
二、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嚴重惡果513
第三節 治理通貨膨脹的失敗及其原因353
一、無法緊縮貨幣536
二、未能發展生產549
三、難使政治清明563
下冊
第五章 南宋前期紙幣流通由膨脹漸趨平穩(1127—1162年)577
**節 宋高宗前期國家處于危險局面578
一、金兵南侵578
二、經濟衰退589
三、財政困難611
第二節 宋高宗前期的通貨膨脹及其惡果628
一、銅錢稀少及其原因628
二、濫發紙幣及其弊端635
三、物價高漲及其危害645
第三節 宋高宗中后期國家形勢由危轉安655
一、“紹興和議”后的時局656
二、社會經濟緩慢發展663
三、國家財政有所改善685
第四節 宋高宗中后期紙幣幣值漸趨穩定695
一、調整貨幣政策695
二、物價大幅下降705
第六章 南宋中期貨幣流通大致平穩(1163—1194年)713
**節 國內局勢相對安定713
一、宋金和戰與長期對峙714
二、政治腐敗與皇室內斗719
三、賦役繁重與農民起義726
第二節 社會經濟繼續發展736
一、振興農業與發展經濟736
二、財政收支大致平衡736
第三節 貨幣制度有所調整751
一、繼續實行銅禁錢禁767
二、沿邊地區改用鐵錢774
三、分區流通不同紙幣781
第四節 通貨膨脹得到防止794
一、貨幣較少貶值794
二、物價基本穩定815
第七章 南宋后期通貨膨脹的再現(1195—1224年)830
**節 政治腐敗喪了國家元氣830
一、“慶元黨禁”的內耗831
二、“開禧北伐”的失敗841
三、“嘉定更化”的害政851
第二節 經濟衰退造成財政危機858
一、賦役苛重激起民變859
二、天災戰禍殘害生靈872
三、社會經濟再趨衰退878
四、國家財政重現危機884
第三節 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900
一、銅錢不足900
二、鐵錢太多906
三、濫發紙幣909
四、貨幣貶值914
五、物價上漲922
第四節 “稱提之術”失敗及其原因933
一、“稱提之術”的失敗934
二、“稱提之術”失敗的原因953
第八章 南宋晚期紙幣的惡性膨脹(1225—1279年)965
**節 南宋晚期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形勢966
一、政治腐敗966
二、蒙古入侵972
三、經濟衰退976
第二節 國家財政入不敷出988
一、財政收入減少989
二、財政支出浩大995
三、財政入不敷出1001
第三節 紙幣的惡性膨脹及其消極后果1005
一、銅錢和鐵錢稀少1006
二、紙幣的惡性膨脹1011
三、濫發紙幣的危害1017
第四節 紙幣“稱提”政策及其失敗1032
一、紙幣“稱提”政策1033
二、紙幣“稱提”政策的失敗1037
三、紙幣“稱提”政策失敗的根本原因1044
結論1048
附:本書引用文獻目錄1055
展開全部
兩宋通貨膨脹史 作者簡介
俞暉,男,1968年出生,浙江紹興人。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江西社會科學》雜志社副主編。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側重宋史和中國古代經濟史)及學術刊物編審工作。主要論著有《文天祥研究》、《江西經濟史》(宋元部分)、《江西科技史》(宋元部分)、《贛文化通志》(傳統手工業部分)、《論北宋末期的私錢》、《論元代的通貨膨脹》、《周行已整治通貨膨脹方案述評》、《北宋前期對通貨膨脹的防止及其效果》、《北宋中期由過度消費引發的通貨膨脹》、《論北宋末期的惡性通貨膨脹》、《南宋晚期紙幣的惡性膨脹》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通貨膨脹研究”,2018年4月20日結項,鑒定等級:良好。多次獲得 “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7年被評為“江西省優秀期刊工作者”。
俞暉,男,1968年出生,浙江紹興人。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江西社會科學》雜志社副主編。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側重宋史和中國古代經濟史)及學術刊物編審工作。主要論著有《文天祥研究》、《江西經濟史》(宋元部分)、《江西科技史》(宋元部分)、《贛文化通志》(傳統手工業部分)、《論北宋末期的私錢》、《論元代的通貨膨脹》、《周行已整治通貨膨脹方案述評》、《北宋前期對通貨膨脹的防止及其效果》、《北宋中期由過度消費引發的通貨膨脹》、《論北宋末期的惡性通貨膨脹》、《南宋晚期紙幣的惡性膨脹》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通貨膨脹研究”,2018年4月20日結項,鑒定等級:良好。多次獲得 “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7年被評為“江西省優秀期刊工作者”。
俞兆鵬,男,1936年生,浙江紹興人。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現為南昌大學歷史系教授、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長期從事中國史的教學與研究。曾為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十三門課程,被評為“江西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已出版史學著作十多部、論文150篇,約500萬字。主要著作有《黃巢起義史》、《謝枋得年譜》、《謝疊山大傳》、《文天祥研究》、《中國貨幣金融史論著索引(1900—1993)》、《中國偽書大觀》(主編)、《求真集》、《探索集》、《史林雜俎》、《南昌杏花樓》等。此外,又受中央文史研究館之聘主編《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江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