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走近南極動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36151
- 條形碼:9787567136151 ; 978-7-5671-361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近南極動物 本書特色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生活在南極地區的主要動物及其生活習性,將知識的趣味性、科學性、互動性貫穿始終,不僅滿足孩子們對知識的需求,更能夠通過AR(增強現實)的互動,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熱愛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此外,孩子們還可以帶著這本書,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真實感受南極動物標本,以此可以更好地培養兒童和青少年探究自然的科學興趣。
走近南極動物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生活在南極地區的主要動物及其生活習性,將知識的趣味性、科學性、互動性貫穿始終,不僅滿足孩子們對知識的需求,更能夠通過AR(增強現實)的互動,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熱愛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此外,孩子們還可以帶著這本書,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真實感受南極動物標本,以此可以更好地培養兒童和青少年探究自然的科學興趣。
走近南極動物 目錄
走近南極動物 作者簡介
【主編/總策劃簡介】
馮羽,女,1982年2月生,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教育碩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科學與技術教育專業。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會員,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會員。
曾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上海市新聞出版專項資金資助等。主持或參與過十多項省部級課題,此外,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國家級、省部級期刊發表論文近二十篇。曾作為第一執筆人完成了上海科技館“十三五”(2016-2020)文化建設規劃。主編出版融合AR技術原創兒童科普讀物《走近北極動物》、《走近非洲動物》和《AR4D早教涂色本》(動物世界、海洋世界、卡通動漫、交通工具)。
【主編/科學顧問簡介】【主編/總策劃簡介】
馮羽,女,1982年2月生,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教育碩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科學與技術教育專業。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會員,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會員。
曾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上海市新聞出版專項資金資助等。主持或參與過十多項省部級課題,此外,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國家級、省部級期刊發表論文近二十篇。曾作為第一執筆人完成了上海科技館“十三五”(2016-2020)文化建設規劃。主編出版融合AR技術原創兒童科普讀物《走近北極動物》、《走近非洲動物》和《AR4D早教涂色本》(動物世界、海洋世界、卡通動漫、交通工具)。
【主編/科學顧問簡介】
何鑫,男,1985年1月生,上海自然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生態學博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專業。野性中國自然影像學校畢業學員,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動物學會會員,上海野鳥會會員,上海廣播電臺系列科普欄目嘉賓。
研究方向是動物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野外經驗豐富,曾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喜愛大自然,也是古生物發燒友,野外足跡遍世界各地,曾多次帶隊前往肯尼亞、南非、加拉帕戈斯等地,并受邀進行過兩百余場科普講座,撰寫過數百篇的科普作品,熱衷于科學普及和環境教育活動。
【科學顧問簡介】
張勁碩,男,1979年1月生,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哺乳動物分類學、保護生物學,曾在英國自然博物館、布里斯托爾大學作訪問學者;現主要從事科學普及和傳播、科學教育工作。2018年榮獲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授予的“十大科普自媒體”;2019年榮獲第八屆阿拉善SEE生態獎。目前已在國內外學術雜志發表文章三十余篇,發表科普文章四百余篇,參編學術和科普書籍十五部,翻譯或審校各類科普讀物二百余冊。近年來,擔任中央電視臺“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等多個節目的直播嘉賓;擔任中央電視臺2018年元旦首播的“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節目的現場嘉賓,普及動物學知識,宣傳保護野生動物。
【科學顧問簡介】
程翊欣,女,1987年7月生,上海動物園科普宣傳科工程師,生態學碩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生態學專業,中國林學會會員、上海野鳥會會員。擁有豐富的野外調查經驗,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并長期為相關科普雜志和書籍審稿,撰寫過眾多科普文章,獲梁希科普獎和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曾前往南非、馬來西亞等國內外多地進行自然觀察和環境教育活動。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