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學研究(第10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86229
- 條形碼:9787305086229 ; 978-7-305-0862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學研究(第10卷) 內容簡介
本卷主要立足于藝術學理論的基礎性和綜合性研究,并強調在深入個案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特別注重涉及藝術原理、藝術歷史、藝術美學、藝術批評、藝術教育等不同方面的理論創新。本卷共分三個部分,具體內容包括第四屆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選輯、藝術史與藝術史學、藝術學書評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藝術學研究(第10卷) 目錄
編輯手記
藝術史研究方法論
程雅娟:中西方藝術史研究方法比較論
施锜:中國古代博物學研究的評述與分析——兼論宋元畫史中的博物學文化
周尚琴:自律論和語境論之間:符號學對藝術哲學的意義
陳書煥:羅斯金“看”法國革命:“如畫的”歷史表達
藝術史研究
劉芊:戰國至東漢時期的蔓性植物紋飾研究
楊東建:《羌湖縣學記》書年獻疑與駁正
朱光耀、孔祥震:由御制詩看乾隆朝君臣的繪畫交流——以翰林畫家鄒一桂為例
許雋超:余集致黃易七札考釋
黃克:陸維釗書學中的人格精神審美及當代啟示
白蕉研究專題
王浩州:白蕉學書研究
鄭長安:民國帖學書法重鎮——白蕉的書學思想研究——兼論其對當代帖學發展的啟示
第四屆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選刊
付陽華:洞中的棋局——明遺民畫家張風《石室仙機圖》解
彭圣芳:明代造物中的“崇古”與“追新”意識
何振紀:明人對中國漆藝衰退的反應——從高濂《燕閑清賞箋》的記錄說起
杜游:明清文人的工藝理想與匠人的設計覺醒
蔡春旭:明中葉別號圖的社會需求、訂制活動與觀看方式
劉 薇:重論雅俗:晚明南教坊的曲唱變化及曲史內涵
藝術史研究方法論
程雅娟:中西方藝術史研究方法比較論
施锜:中國古代博物學研究的評述與分析——兼論宋元畫史中的博物學文化
周尚琴:自律論和語境論之間:符號學對藝術哲學的意義
陳書煥:羅斯金“看”法國革命:“如畫的”歷史表達
藝術史研究
劉芊:戰國至東漢時期的蔓性植物紋飾研究
楊東建:《羌湖縣學記》書年獻疑與駁正
朱光耀、孔祥震:由御制詩看乾隆朝君臣的繪畫交流——以翰林畫家鄒一桂為例
許雋超:余集致黃易七札考釋
黃克:陸維釗書學中的人格精神審美及當代啟示
白蕉研究專題
王浩州:白蕉學書研究
鄭長安:民國帖學書法重鎮——白蕉的書學思想研究——兼論其對當代帖學發展的啟示
第四屆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選刊
付陽華:洞中的棋局——明遺民畫家張風《石室仙機圖》解
彭圣芳:明代造物中的“崇古”與“追新”意識
何振紀:明人對中國漆藝衰退的反應——從高濂《燕閑清賞箋》的記錄說起
杜游:明清文人的工藝理想與匠人的設計覺醒
蔡春旭:明中葉別號圖的社會需求、訂制活動與觀看方式
劉 薇:重論雅俗:晚明南教坊的曲唱變化及曲史內涵
展開全部
藝術學研究(第10卷) 作者簡介
黃惇,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滄浪書社成員等。作品入選第一至第五屆全國展、全國第一至第四屆中青展,獲全國篆刻征稿評比一等獎,后為歷屆中青展和篆刻展評委,作品被收入《現代印章選集》、《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選等》,著有《歷代書法名作賞析》、《中國古代印論史》等,著作曾獲中國書法理論蘭亭獎。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