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生態與修辭:符號意義論(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28361
- 條形碼:9787566828361 ; 978-7-5668-283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生態與修辭:符號意義論(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符號學這一“意義形式之學”,關注人在以自我為主體的世界如何以模塑為基礎,建立起與其他生命體共構的符號意義世界。本書屬于基礎研究范疇,對文化的意義生產機制和藝術的美感、修辭模式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符號意義學的基本問題,觀察作為符號活動主體的人如何通過符號的映現、再現和傳播,建構出富有文化和藝術色彩的文本自然世界,呈現對生命意義的想象與表達,可為生態符號學、生物藝術等學科的融合發展鋪墊理論基礎。
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生態與修辭:符號意義論(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 內容簡介
《生態與修辭:符號意義論》一書共分符號的指示性、文化的標出性及符號修辭論、生態藝術論四章,以基本的符號意義機制為起點,論及符號的指示性,并對文化的“標出性”概念做了系統的分析討論,進而在深層次上探尋文化符號與生物符號的互動關系,從跨學科的角度將二者融通而論,揭示了二者的符號意義,并將分屬自然與文化的兩個議題在符號學的視閾中得以統一。
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生態與修辭:符號意義論(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 目錄
緒論
**章 符號的指示性
**節 論先驗意識的指示性框架及作為第二性的指示性
第二節 指示性范疇論
第二章 文化“標出性”
**節 標出性分層
第二節 標出性變動
第三節 文化標出性與格雷馬斯方陣
第四節 標出性的對話主義本體
第三章 生態藝術論
**節 試論藝術與“前藝術”:生物符號連續論
第二節 從符號學論藝術之生理基礎
第三節 苔蘚作為象征:一個美學傳統的生成
第四章 符號修辭論
**節 論隱喻一轉喻的雙重機制:符號學透視
第二節 轉喻作為自然修辭的基本符號機制
第三節 動物表演的修辭與模式
參考文獻
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生態與修辭:符號意義論(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 作者簡介
彭佳,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符號學、藝術批評。在《哲學與文化》《中國比較文學》等A&HCI、CSSCI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出版專著1部、譯著3部。 湯黎,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副研究員,文學博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省級項目2項,獨立或以首作者身份發表論文310余篇,其中CSSCI刊物11篇,出版專著1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