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追尋歷史的印跡:楊天石解讀海外秘檔(2020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096502
- 條形碼:9787229096502 ; 978-7-229-0965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尋歷史的印跡:楊天石解讀海外秘檔(2020版) 本書特色
☆解讀海外珍藏原始資料,廓清中國近現代史上隱而不顯的歷史迷霧這部著作,是一本好書,也可以說,是一本奇書。 作者楊天石,是蜚聲中外的歷史學家。他不但博聞強記,而且目光敏銳,有淘沙揀金的本領。別人沒注意的,他注意了;別人看不出所以然的,他看出了。他能宏觀,也能微觀。經他的整理和解釋,許多史事和人物,都跳出紙面了。 楊先生的這本書,有力地說明,到海外收集中國近代史料,會有收獲,而且在某些專題的研究上,是必要的。楊先生在自序里說:“近代中國和古代中國的不同點之一就是中國真正成了世界的中國,和世界的聯系空前地增加了、復雜化了。可以說,近代中國社會發生的各種變化無不與世界聲息相關,互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國近代史,就必須認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種有關中國的史料,包括中國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檔案。前些年,史學界曾經討論過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從何處突破,我以為,認真收集、研究海內外的各種有關史料,應是造成突破的條件之一。”這是有識者的高見。 收集史料,是種本領;分析史料,是另一種本領。有的學者擅于前者,有的擅于后者。楊先生兼而有之,所以他筆下快速,敘述有條,分析精辟。他的著述很多,本書是他治史歷程中的又一重大收獲,真正做到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它使讀者驚訝而又歡喜,感觸而又興奮。
追尋歷史的印跡:楊天石解讀海外秘檔(2020版)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后康、梁師徒二人在思想上為何分道揚鑣?日本人支持清末的革命黨人的真實動機是什么?袁世凱死后,北洋政府多次拉攏孫中山為何被拒?陳立夫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起了怎樣的促進作用?蔣介石對孔祥熙陰晴不定的態度暗藏了哪些玄機?宋子文為何“庇護”張學良,二人之間有怎樣的深情厚誼?傅斯年為何執意要推倒“皇親國戚”財政部長孔祥熙?《塘沽協定》簽訂后中日為何又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善后談判?……近代中國和世界的聯系少見加強,也更加復雜化了。可以說,近代中國社會發生的各種變化無不與世界聲息相關,互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國近代史,就必須認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種有關中國的史料,包括中國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檔案。楊天石先生十余年間數次往返于海峽兩岸、美國、日本等地,遍尋散落在諸如哥倫比亞大學東方圖書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外交史料館等海外知地圖書館、檔案館中的原始資料,對所獲材料進行整理、考證、解釋,見前人所未見,言前人所未言,以大量手材料互相參證,使中國近現代歷目前一些重要人和事背后的歷史隱秘浮出水面。
追尋歷史的印跡:楊天石解讀海外秘檔(2020版) 目錄
追尋歷史的印跡:楊天石解讀海外秘檔(2020版) 作者簡介
楊天石 江蘇人。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作者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近代史、民國史、國民黨史,合著有《中國通史》第12冊、《中華民國史》第一卷、第六卷等,個人著作有《揭開民國史的真相》《楊天石近代史文存》《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海外訪史錄》《從帝制走向共和》《帝制的終結》《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還原13個歷史真相》《當代中華詩詞名家精品集·楊天石卷》等。 作品《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獲中國2008年“十大圖書獎”、香港2008年“十大圖書獎”,第二輯獲南方讀書節“最受讀者關注的歷史著作獎”;其近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還原13個歷史真相》獲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亞洲周刊》“十大圖書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