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國股市行情復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3630
- 條形碼:9787521813630 ; 978-7-5218-136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國股市行情復盤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回顧了1948~2018年美國股市的行情表現特征,分析了行情發生時的歷史背景與經濟基本面情況,并對行情背后的驅動力進行了探討。回顧歷史的目的是為了展望未來,擁有超過200年歷史的美國股票市場,歷經風雨、潮起潮落,穿越了許多的經濟周期,無疑是*好的歷史教科書。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包括《華爾街日報》《巴倫周刊》等大量的一手資料,對1948~2018每一年的美股行情都進行了復盤回顧,告訴讀者那一年發生了什么事情,股市為什么會漲為什么會跌。本書內容由兩部分構成,*部分縱向以時間為維度,分年份對美國股市行情發展的歷程進行了回顧。第二部分橫向以板塊為維度,對9個行業板塊的基本面和超額收益表現進行了探討。
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國股市行情復盤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回顧了1948~2018年美國股市的行情表現特征,分析了行情發生時的歷史背景與經濟基本面情況,并對行情背后的驅動力進行了探討。回顧歷史的目的是為了展望未來,擁有超過200年歷史的美國股票市場,歷經風雨、潮起潮落,穿越了許多的經濟周期,無疑是*好的歷史教科書。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包括《華爾街日報》《巴倫周刊》等大量的一手資料,對1948~2018每一年的美股行情都進行了復盤回顧,告訴讀者那一年發生了什么事情,股市為什么會漲為什么會跌。本書內容由兩部分構成,*部分縱向以時間為維度,分年份對美國股市行情發展的歷程進行了回顧。第二部分橫向以板塊為維度,對9個行業板塊的基本面和超額收益表現進行了探討。
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國股市行情復盤 目錄
目錄
**章1948~1957年:新的開始
**節 大事回顧:“冷戰”與新的經濟秩序
一、1948年:“馬歇爾計劃”
二、1949年:公平施政
三、1950年:戰時動員
四、1951年:美聯儲獨立
五、1952年:總統違憲
六、1953年:經濟衰退
七、1954年:超越巔峰
八、1955年:總統病了
九、1956年:蘇伊士運河風波
十、195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次全球衰退
第二節 經濟形勢:豐裕社會
一、經濟周期: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重建
二、經濟結構:制造業的“黃金年代”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重工業時代
一、戰爭經濟與軍工板塊行情
二、石油公司大放異彩
三、高速公路與郊野地產
四、周期股的風光無限
五、消費股普遍不行
第二章1958~1968年:黃金歲月
**節 大事回顧:黃金與美元
一、1958年:貨幣放水、經濟復蘇
二、1959年:尼基塔·赫魯曉夫訪美
三、1960年:**次美元危機
四、1961年:美國*年輕的總統
五、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六、1963年:約翰·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
七、1964年:向貧困宣戰
八、1965年:法國要搬走黃金
九、1966年:信用緊縮
十、1967年:英鎊危機
十一、1968年:黃金危機與雙軌制
第二節 經濟形勢:“偉大社會”的夢想
一、經濟周期:美元危機頻發
二、經濟結構:制造業從傳統到高端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次科技股“泡沫”
一、“電子熱”
二、消費電子浪潮
三、“嬰兒潮”下的消費熱
四、紡織業的復興時代
五、政策保護下的美國航空業
六、并購聯合體企業集團
第三章1969~1981年:原地踏步
**節 大事回顧:內憂外患、風波不息
一、1969年:滯脹警鐘
二、1970年:美聯儲新主席
三、1971年:新經濟政策
四、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訪華、訪蘇
五、1973年:**次石油危機
六、1974年: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
七、1975年:經濟曙光 強勢上漲
八、1976年:合眾國200周年
九、1977年:美元危機再現
十、1978年:美聯儲接受“雙重使命”
十一、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
十二、1980年:瘋狂的黃金
十三、1981年:里根經濟學
第二節 經濟形勢:通脹魔咒
一、經濟周期:揮之不去的高通脹
二、經濟結構:去工業化之路慢慢開啟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通脹下的行業百態
一、*優秀的石油股
二、消費股不抗通脹
三、可選消費明顯跑輸大盤
四、科技股的小票行情
五、“漂亮50”行情
六、后“漂亮50”時代風格大逆轉
第四章1982~1987年:新的歷史高度
**節 大事回顧:大轉折
一、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
二、1983年:“星球大戰計劃”
三、1984年:財政赤字困局
四、1985年:《廣場協議》
五、1986年:“石油過剩”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第二節 經濟形勢:供給學派的勝利
一、經濟周期:里根經濟學
二、經濟結構:從工業到服務業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大消費時代
一、美股的“改革牛”
二、股市與匯率的關系
三、消費股進入“黃金時期”
四、彼得·林奇的汽車股
五、利率敏感的公用事業
六、轉型中的科技股板塊
第五章1988~1994年:蓄勢待發
**節 大事回顧:石油與戰爭
一、1988年:扭轉美元逆境
二、1989年:垃圾債券信用危機
三、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機
四、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
五、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
六、1993年:克林頓經濟振興計劃
七、1994年:債市大崩盤
第二節 經濟形勢:新的發展階段
一、經濟周期:危機與復蘇
二、經濟結構:向服務業轉型基本完成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新舊轉換
一、沃倫·巴菲特的可口可樂公司與必需消費
二、走勢分化的可選消費
三、地產大周期時代開啟
四、第二次生物科技“泡沫”
五、科技股從電子走向計算機時代
六、“儲貸協會危機”中的銀行股
第六章1995~2000年:從繁榮到“泡沫”
**節 大事回顧:非理性繁榮
一、1995年:經濟“軟著陸”
二、1996年:格林斯潘的警告
三、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
四、1998年:長期資本公司倒塌
五、1999年:“千年蟲”(the Millennium bug)恐懼與貪婪
六、2000年:納斯達克“泡沫”破滅
第二節 經濟形勢:新經濟的繁榮
一、經濟周期:高增長、低通脹
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高科技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巔峰“泡沫”
一、互聯網與科技股“泡沫”
二、第三次生物科技“泡沫”
三、周期股表現一塌糊涂
四、消費股表現都一般
五、金融創新與資產證券化
第七章2001~2008年:苦苦掙扎
**節 大事回顧:“泡沫”與危機
一、2001年:“9·11事件”與“安然事件”
二、2002年:會計造假層出不窮
三、2003年:伊拉克戰爭
四、2004年:“互聯網泡沫”后首次加息
五、2005年:八次加息?!
六、2006年:終于降息了!
七、2007年:“次貸危機”波及全球
八、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
第二節 經濟形勢:成也地產,敗亦地產
一、經濟周期:從“危機”到“危機”
二、經濟結構:金融地產獨大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差的10年
一、市場信心和估值的修復
二、周期股的第二次春天
三、必需消費品的避險屬性
四、可選消費板塊大分化
五、科技股永遠有牛股
六、出人意料的公用事業股
七、“次貸危機”前后的金融股
第八章2009~2018年:10年慢牛
**節 大事回顧:后危機時代
一、2009年:強力刺激、絕地反擊
二、2010年:金融監管改革里程碑
三、2011年:歐美債務危機蔓延
四、2012年:第三輪與第四輪量化寬松啟動
五、2013年:“千禧年”來*大漲幅
六、2014年:美聯儲**位女掌門
七、2015年:聯儲近10年來首次加息
八、2016年:英國脫歐與唐納德·特朗普當選
九、2017年:史上*大規模減稅計劃
十、2018年:*長牛市有調整
第二節 經濟形勢:量化寬松與長期停滯
一、經濟周期:走出深度衰退
二、經濟結構:美國的再工業化之路
三、上市公司盈利與估值變化回顧
第三節 行情特征:科技巨頭
一、盈利驅動的科技股行情
二、第4次生物科技浪潮
三、可選消費與亞馬遜公司
四、必需消費的絕對與相對收益
五、老驥伏櫪的鐵路股和軍工股
六、回購出來的美股牛市
第九章 美股必需消費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必需消費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必需消費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必需消費板塊基本面演化
二、必需消費板塊估值演化
第三節 必需消費板塊行情回顧
一、必需消費板塊行情的四個階段
二、行情背后的驅動邏輯探討
第十章 美股可選消費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可選消費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可選消費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可選消費板塊基本面演化
二、可選消費板塊估值演化
第三節 可選消費板塊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一、可選消費板塊行情的五個階段
二、行情背后的驅動邏輯探討
第十一章 美股金融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金融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金融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金融板塊基本面演化
二、金融板塊估值演化
第三節 金融股板塊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一、金融板塊行情的七個階段
二、行情背后的驅動邏輯探討
第十二章 美股信息科技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信息科技行業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信息科技行業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信息科技行業基本面演化
二、信息科技行業估值演化
第三節 信息科技行業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一、信息科技行業行情的六個階段
二、行情背后的驅動邏輯探討
第十三章 美股周期股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周期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周期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原材料行業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二、能源行業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第三節 周期板塊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一、原材料行業行情的六個階段
二、能源行業行情的六個階段
三、行情背后的驅動邏輯探討
第十四章 美股公用事業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公用事業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公用事業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公用事業板塊基本面演化
二、公用事業板塊估值演化
第三節 公用事業板塊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一、公用事業板塊行情的六個階段
二、行情背后的驅動邏輯探討
第十五章 美股工業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工業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工業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工業板塊基本面演化
二、工業板塊估值演化
第三節 工業板塊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第十六章 美股醫療保健板塊行情與基本面回顧
**節 醫療保健板塊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醫療保健板塊基本面與估值演化
一、醫療保健板塊基本面演化
二、醫療保健板塊估值演化
第三節 醫療保健板塊行情歷史走勢回顧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國股市行情復盤 作者簡介
燕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中國注冊會計師,現任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與戰迪合著有《追尋價值之路:2000~2017年中國股市行情復盤》。戰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碩士,曾任國信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許茹純,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現任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朱成成,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現任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