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影像中國70年·安徽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2106515
- 條形碼:9787212106515 ; 978-7-212-1065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像中國70年·安徽卷 內容簡介
本書生動而又深刻地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記錄全省人民在奔往小康道路上的歷史瞬間。作者主要從“大民生”的角度切入, 選取與民生相關的生活、生產、社會、文化、教育、科技、環境等領域的圖文資料, 既反映了70年來安徽發生的重大或標志性事件與變化, 又體現普通百姓生活的變化發展細節, 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影像中國70年·安徽卷 目錄
出版前言/001
導言——奮力書寫江淮大地70年華彩篇章
壹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安徽(1949-1978)
一、安徽全境解放
二、渡江功臣馬毛姐
三、砍樹挖寶贈國家
四、“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五、“農民土地還了家”
六、皖北皖南行署合并,省會花落合肥
七、農業“三改”:拉開農業改革序幕
八、創辦新國企,積極推進工業化
九、“三大改造”為進入社會主義奠基
十、安徽**個氣象臺建立
十一、王家壩閘:千里淮河**閘
十二、省城合肥一批重點文化建筑建成
十三、108家沿海工廠遷皖
十四、一曲黃梅遍九州
十五、璀璨明珠:大別山五大水庫群
十六、人間奇跡:大別山區的淠史杭灌區
十七、“江南一枝花”
十八、兩淮煤礦建設
十九、試點推廣“責任田”
二十、“送瘟神”:消滅血吸蟲病
二十一、“小三線”建設取得成績
二十二、汽車工業的搖籃
二十三、荒山崛起石化城
二十四、治淮進行時:淮北平原挖新河
二十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遷址合肥
二十六、中國**臺微型計算機在合肥誕生
貳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安徽(1978-2012)
一、“要吃米,找萬里”
二、“借地度荒”:冒險的一步棋
三、偉大壯舉:小崗村大包干
四、重圓大學夢
五、電信起步“大鐘樓”
六、中國奧運**金
……
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安徽(2012-2019)
后記
導言——奮力書寫江淮大地70年華彩篇章
壹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安徽(1949-1978)
一、安徽全境解放
二、渡江功臣馬毛姐
三、砍樹挖寶贈國家
四、“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五、“農民土地還了家”
六、皖北皖南行署合并,省會花落合肥
七、農業“三改”:拉開農業改革序幕
八、創辦新國企,積極推進工業化
九、“三大改造”為進入社會主義奠基
十、安徽**個氣象臺建立
十一、王家壩閘:千里淮河**閘
十二、省城合肥一批重點文化建筑建成
十三、108家沿海工廠遷皖
十四、一曲黃梅遍九州
十五、璀璨明珠:大別山五大水庫群
十六、人間奇跡:大別山區的淠史杭灌區
十七、“江南一枝花”
十八、兩淮煤礦建設
十九、試點推廣“責任田”
二十、“送瘟神”:消滅血吸蟲病
二十一、“小三線”建設取得成績
二十二、汽車工業的搖籃
二十三、荒山崛起石化城
二十四、治淮進行時:淮北平原挖新河
二十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遷址合肥
二十六、中國**臺微型計算機在合肥誕生
貳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安徽(1978-2012)
一、“要吃米,找萬里”
二、“借地度荒”:冒險的一步棋
三、偉大壯舉:小崗村大包干
四、重圓大學夢
五、電信起步“大鐘樓”
六、中國奧運**金
……
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安徽(2012-2019)
后記
展開全部
影像中國70年·安徽卷 作者簡介
邢軍 主編,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當代安徽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編或參編《安徽農村改革創新親歷記》《安徽文化年鑒》《安徽省開發區年鑒》《農村稅費改革實踐與探索》《改革開放的“安徽樣本”》《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安徽卷)》等學術著作40余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術界》《江淮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余篇。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