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語言學常識十五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095324
- 條形碼:9787301095324 ; 978-7-301-09532-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語言學常識十五講 本書特色
《語言學常識十五講》作為一本覆蓋面較寬的基礎性和常識性教材,主要內容當然不可能全都是作者自己的東西,也不可能都是新的東西,而肯定需要匯集已有的研究成果,參考必要的文獻資料,作者所能做的工作無非是適當取舍和恰當表述。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語言學常識十五講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是所有的本專科大學生,以及所有具有高中以上水平的廣大社會讀者。因此,內容相對比較淺顯,專題做了適當的選擇,表述力求通俗易懂,盡量不使用或不直接使用專業術語和符號。另一方面,《語言學常識十五講》也包括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比較前沿的信息,雖然"淺出"但保持了"深入",所以也可以作為大學語言學專業學生的入門讀物和基礎知識手冊。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語言學常識十五講 目錄
**講 人類的特性——語言
1.1 認識人類的語言
1.2 語言的各種表現形式
1.3 語言符號和語言結構
第二講 研究語言的科學——語言學
2.1 語言學的任務
2.2 語言研究的古代傳統
2.3 語言研究的現代思潮
第三講 語言的物質載體——語音
3.1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載體
3.2 語音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3.3 “元輔音分析”和“聲韻調分析”
3.4 “音位”和“音素(音位變體)”
3.5 “語流音變”和“韻律節奏”
第四講 語言的書寫符號——文字
4.1 文字是語言的書寫符號
4.2 文字符號的形式和文字的類型
4.3 文字的起源和演變
4.4 古往今來話漢字
第五講 語言的建筑材料——語匯
5.1 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
5.2 詞語的“類聚關系”
5.3 詞語構造的“魔方”
第六講 語言的結構規則——語法
6.1 語法是組詞造句的規則
6.2 語法和語法研究的“萬花筒”
6.3 “形式”和“意義”:這一面和那一面
6.4 “聚合”和“組合”:豎著看和橫著看
第七講 語言的表達內容——語義
7.1 語義是語言形式表達的內容
7.2 詞義構成的各個要素
7.3 根據詞義的異同給詞語歸類
7.4 句子的意義和句子的語義分析
第八講 語言的運用特點——語用
8.1 語言的運用與語用學
8.2 語境與語句意義和話語結構
8.3 會話準則和會話含義
8.4 言語行為和語用法的語法化
第九講 語言的發展和變化
9.1 語言的產生和發展
9.2 語言的分化和統一
9.3 語言的接觸和影響
第十講 語言的規劃和規范
10.1 語言規劃和規范的主要內容
10.2 文字的創制與改革
10.3 全社會都要關心語言文字問題
第十一講 語言的獲得和學習
11.1 人是怎么“掌握”語言的
11.2 “語言獲得”的過程和原因
11.3 “語言學習”中的外語學習和母語學習
第十二講 語言與思維活動
12.1 人是靠語言來“想”問題的
12.2 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爭論
12.3 語言在人的認知活動中的作用
第十三講 語言與文學創作
13.1 語言和文學密不可分
13.2 文學寫作中的詞句錘煉
13.3 文學寫作中的修辭手法
13.4 文學寫作中的語言形式
第十四講 語言與民族文化
14.1 語言就是一種文化
14.2 從語言現象民族文化
14.3 從民族文化詮釋語言特點
第十五講 語言與科學技術
15.1 語言學與其他科學技術的聯系
15.2 生命科學與人的語言能力研究
15.3 信息科學與語言信息處理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語言學常識十五講 作者簡介
沈陽,男,著名漢語語言學家。1995年生,1993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代漢語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生成語法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等著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研究成果曾獲王力語言學獎、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