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歐亞備要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論集(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3537
- 條形碼:9787100173537 ; 978-7-100-1735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亞備要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論集(增訂本)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作者關于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的論文集。原收錄21篇論文,此次增訂時又加了4篇。內容分兩部分,*部分為新疆地區,共15篇論文,主要探討絲綢之路開辟之前的新疆早期文化的類型、分布、淵源和總體發展格局,特別是對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對騎馬民族的東進過程、塞人文化的確認、塔里木盆地文化與境外文化的關系等問題做了專題研究,對中外文明比較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和若干理論問題進行了討論。第二部分為甘青地區,共10篇論文,主要分析了該地區青銅時代九種文化遺存的時空分布、結構體系和經濟形態等問題,特別著重考察了青銅時代文化發展與環境變化的關系,提出了由于環境變化而導致文化和經濟形態發生一系列相應變化的認識。本書許多觀點對于推動中國西部考古學文化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環境考古研究、邊疆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本書可供西域史、邊疆史地、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學、民族學、環境變遷等方面的研究者和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閱讀和參考。
歐亞備要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論集(增訂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作者關于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的論文集。原收錄21篇論文,此次增訂時又加了4篇。內容分兩部分,部分為新疆地區,共15篇論文,主要探討絲綢之路開辟之前的新疆早期文化的類型、分布、淵源和總體發展格局,特別是對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對騎馬民族的東進過程、塞人文化的確認、塔里木盆地文化與境外文化的關系等問題做了專題研究,對中外文明比較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和若干理論問題進行了討論。第二部分為甘青地區,共10篇論文,主要分析了該地區青銅時代九種文化遺存的時空分布、結構體系和經濟形態等問題,特別著重考察了青銅時代文化發展與環境變化的關系,提出了由于環境變化而導致文化和經濟形態發生一系列相應變化的認識。本書許多觀點對于推動中國西部考古學文化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環境考古研究、邊疆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本書可供西域史、邊疆史地、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學、民族學、環境變遷等方面的研究者和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閱讀和參考。
歐亞備要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論集(增訂本) 目錄
歐亞備要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論集(增訂本) 作者簡介
水濤,男,1960年生,甘肅蘭州人。1978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后又在北京大學考古系讀碩士和博士,1994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長期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職,現為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博導。主要從事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早期中西交流考古,以及長江流域青銅時代考古研究。已發表各種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3部。 叢書簡介: 《歐亞備要》叢書所謂“歐亞”指內陸歐亞(Central Eurasia)。這是一個地理范疇,大致包括東北亞、北亞、中亞和東中歐。這一廣袤地區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動,內陸歐亞各部(包括其周邊)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聯系。因此,內陸歐亞常常被研究者視作一個整體。 由于內陸歐亞研究難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礙往往多于其他學科。本套叢書選擇若干較優秀、尤急需者,請作者修訂重印。這些原來分屬各傳統領域的著作(專著、資料、譯作等)在“歐亞”的名義下匯聚在一起,有利于讀者和研究者視野的開拓。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