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7991
- 條形碼:9787511737991 ; 978-7-5117-3799-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研究宋代社會保障與經濟,涉及災害救助程序、賑災資金來源、老人救助、流民救助、官員優恤、軍人優撫等主題的研究,是一本專業性很強的研究著作,對相關學者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宋代社會保障的災害賑濟、貧民救助、倉儲救助、官員優恤、軍人優撫、醫療救治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深入分析, 可以使我們對宋代社會保障具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對宋代經濟社會發展、政治文化運行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目錄
目錄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論宋代災害救助程序
論宋代政府賑災的資金來源
民間力量與宋代社會救助
宋代的濟貧與助困
宋代幼兒生養與救助述論
論宋代老人的救助政策
宋代乞丐囚徒救助論略
宋代流民救助述論
常平倉與宋代災荒救助
宋代官員優恤述論
論宋代軍人的優撫保障政策及影響
宋代地方醫療機構與疾疫救治
簡論宋代的林業發展與保護
論宋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的舉措
附錄一
呂嘉問與市易法
附錄二
宋代豫東地區的經濟狀況淺析
附錄三
董煟《救荒活民書》的價值與歷史地位評議
后記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節選
序言 作者研究宋史尤其是宋代社會史有十余年,在宋代社會救助、社會保障等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這些均有目共睹,也得到了學界的認可。宋代是中國近代社會的開端,近代著名思想家嚴復認為:“中國所以成于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且不論,而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因此,研究宋代社會史的意義,不言自明。然而從事宋代社會史的研究并非易事,難就難在社會史所研究的對象多為社會民眾、社會生活、社會現象等,這方面的史料極其分散,宛如一盤散沙,網羅極為不易,如無傅斯年先生“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精神,從文集、筆記、小說中去搜尋史料,沒有披沙淘金的毅力,實難看清宋代社會的全貌,從而做出中肯而令人信服的結論。裒集之功,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了論著品質的高低。近看洪邁的《夷堅志》,《優伶箴戲》是其中的一篇,篇中說到宋徽宗時的社會救助。扮演僧的優伶贊美道:“老而孤獨貧困,必淪溝壑。今所在立孤老院,養之終身。國家之于老也如此。”又說:“不幸而有病,家貧不能拯療,于是有安濟坊,使之存處。差醫付藥,責以十全之效。其于病也如此。”又說:“死者人所不免,唯窮民無所歸,則擇空隙地為漏澤園。無以斂,則與之棺,使得葬埋。春秋享祀,恩及泉壤。其于死也如此。”似乎徽宗時百姓的生活十分幸福了。但是,*后扮演僧的優伶猶豫了會說:“只是百姓一般受無量苦。”徽宗聽后,“為惻然長思,弗以為罪”。這說明當時的社會福利政策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樣板工程、面子工程可能做得不錯,但受眾并不多,下層社會的廣大群眾并未受到實惠。如果我們能多接觸史料,就能全面地估量當時的社會政策、社會福利事業。《夷堅志》數百卷,每卷十幾例故事,如《優伶箴戲》這樣與社會救助、社會保障有關聯、有深度的史料,并不多。但如不看此書,對研究而言,則不能不有所遺憾。作者集十余年之功而結集成書,可喜可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希望作者能在不久的將來,有更精進的著作問世,以滿足我們的期待。 南京大學李昌憲 2013年8月28日
安邦之道: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郭文佳,河南新安人,博士,現為商丘師范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宋史研究,被評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古代史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兼任中國范仲淹研究會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理事、河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5項。在《中國農史》《學術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6部,獲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河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等7項。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