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此時懷抱向誰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75680
- 條形碼:9787532175680 ; 978-7-5321-7568-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此時懷抱向誰開 本書特色
“此時懷抱向誰開”,取自顧隨之詞,作于北平淪陷時期。借為書題,因此集所錄之文,多探求明暗之間的歷史,微婉隱曲的表達,及歷史中人欲言還止的心事。 文史互通,通向何處?其交匯處或許在作為研究對象的人身上。對人——特別是歷史中人的理解,不該被學科、家法所拘囿。本書側重于 1937 至 1945 年間,淪陷下的人事與風景。*輯以人物為中心,探究淪陷下知識階層的倫理境遇與修辭策略;第二輯以空間為單位,考察淪陷北平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氛圍。第三輯為學術書評,不限于自家的專業(yè)背景,意在展現(xiàn)個人的讀書趣味,力圖探索書評作為一種述學文體的多樣性。
此時懷抱向誰開 內容簡介
“此時懷抱向誰開”,取自顧隨之詞,作于北平淪陷時期。借為書題,因此集所錄之文,多探求明暗之間的歷史,微婉隱曲的表達,及歷史中人欲言還止的心事。 文史互通,通向何處?其交匯處或許在作為研究對象的人身上。對人——特別是歷史中人的理解,不該被學科、家法所拘囿。本書側重于 1937 至 1945 年間,淪陷下的人事與風景。*輯以人物為中心,探究淪陷下知識階層的倫理境遇與修辭策略;第二輯以空間為單位,考察淪陷北平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氛圍。第三輯為學術書評,不限于自家的專業(yè)背景,意在展現(xiàn)個人的讀書趣味,力圖探索書評作為一種述學文體的多樣性。
此時懷抱向誰開 目錄
**輯
歷史的轉調與滑音:趙元任在1919
民國學術圈的“里子”:尋找湯爾和日記
“書房一角”:周作人閱讀史初探
周作人與胡適的“方外唱和”
淪陷下的顧隨與周作人
周作人與傅斯年的交惡
再論錢玄同的“晚節(jié)”
第二輯
北平淪陷的瞬間:從“水平軸”的視角
聲音的風景:北平“籠城”前后
淪為“孤島”的教會大學
作為政治史跡的“庚戌橋”
傅增湘與“蓬山話舊”
瞿兌之與掌故學
第三輯
彌散性思想:一種模糊史學
——讀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去道德化”的陷阱
——評卜正民《秩序的淪陷:抗戰(zhàn)初期的江南五城》
被告席的比喻
——讀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記》
“極人情之致而曲盡之”
——讀趙園《家人父子》
“雖復輕采毛發(fā),深極骨髓”
——讀張文江《史記太史公自序講記》
哀時竟止鉤沉史
——讀周策縱《五四運動:現(xiàn)代中國的思想革命》
繡花針與狼牙棒
——讀陳平原《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
“黑暗澗谷”上造塔
——評姜濤《公寓里的塔:一九二〇年代中國的文學與青年》
此時懷抱向誰開 作者簡介
袁一丹,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與思想,近期從事五四新文化運動發(fā)生史、抗戰(zhàn)時期淪陷區(qū)研究。所撰學術隨筆及書評多刊于《讀書》《上海書評》《北京青年報》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